從「餓了麼竹蜻蜓、美團袋鼠耳朵」,論符號營銷的魅力

2021-01-16 首席品牌家

從美團袋鼠耳朵、餓了麼竹蜻蜓,再到麥當勞雞腿,外賣小哥頭盔上的小飾品一直是今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不管是美團對耳朵的重新定位,還是餓了麼對竹蜻蜓的重新塑造,都與用戶們實現品牌共鳴,提升了自身曝光,更是帶來了很大的商業價值。

品牌符號,作為形成品牌概念的基礎,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在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發展至今,符號營銷已不單單只是一個具象的符號形象,而是能喚起消費者深層情感、底層記憶,甚至個人情懷的一種營銷形式,它是能將品牌、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產生交互行為以及情感連接的溝通方式,已成為品牌營銷的主流趨勢。

今天,我們就從美團袋鼠耳朵、餓了麼竹蜻蜓開始,說說符號營銷的價值和魅力!

01

美團、餓了麼等大牌扎堆玩IP

紛紛推出趣萌符號

對於像美團、餓了麼這樣的外賣巨頭來說,當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升級是必經之路。

這不,繼啟用王一博為形象代言人,舉行「奇妙幻想夜」活動之後,最近餓了麼又開啟了品牌升級的大動作——一邊快馬加鞭發布線上預熱宣傳片,另一邊加速線下藍騎士換裝布局。

據餓了麼官微消息,餓了麼藍騎士將開啟全面換裝行動,同時根據配送物品的不同而印上不同的字樣,諸如:「買菜了麼」、「訂花了麼」、「冷了麼」等等。

其意圖很明顯,以進一步傳遞出品牌態度:「餓了麼不再只是一個送餐平臺,它想要滿足用戶的更多需求,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生活服務平臺。」

說到「品牌升級」,這讓我想到此前餓了麼竹蜻蜓IP符號的打造。

此前,餓了麼不僅打造哆啦A夢竹蜻蜓IP符號,還對自己的竹蜻蜓進行分級鍛造,為藍騎士打造了榮譽體系,將以淺藍、深藍以及金色的竹蜻蜓作為「勳章」,區分藍騎士的不同「等級」。

淺藍色竹蜻蜓將被授予「新星藍騎士、達人藍騎士、精英藍騎士」;深藍色竹蜻蜓將被授予「王者藍騎士」;金色竹蜻蜓則被授予「正義藍騎士」。

其實,不止餓了麼,其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團也玩過這一「套路」,推出萌趣袋鼠耳朵,還發布了多款周邊產品。當然還有麥當勞,麥當勞配送員的頭盔上也曾出現過雞腿小裝飾,既萌又颯,俘獲了不少人的目光。

最先開始在頭上「動土」的是美團,從2018年開始,在每年的7月17日騎士節上,美團發給外賣騎手的專屬節日禮品就是袋鼠耳朵。據悉,袋鼠耳朵通常是發給優秀騎手,作為嘉獎和肯定。

2020年4月,麥當勞給外送騎士的頭盔加上了雞腿;

5月,餓了麼給外賣小哥頭盔裝上了竹蜻蜓,隨後騎手們頭盔上還出現了小黃鴨、齊天大聖、小惡魔+髒辮等造型。

7月份,廣受網友喜愛的美團頭盔耳朵裝飾上線「周邊」,推出針對普通用戶的袋鼠耳朵發箍Kangaroo Ear Mini,無需頭盔直接戴在頭上。

為什麼這些巨頭品牌們扎堆造符號?符號營銷究竟有什麼魅力?

02

藉助IP符號深度連結用戶

為品牌認知賦能

符號營銷,就是品牌通過對用戶長期的、全面的、獨特的、根深蒂固的符號理念灌輸,使用戶認同其品牌價值觀,並將品牌符號銘刻在受眾心底的行為。對於品牌來說,可謂是一把營銷利器。

在注意力碎片化時代,過多的營銷訴求,往往很難直達用戶,過於糾結內容,往往會造成自嗨式營銷的尷尬。但將傳播放在首位也是錯誤觀念,傳播只是營銷實現目的的手段。常常會看到一些傳播很好卻沒卵用的營銷案例,這裡面就是注重傳播卻忽略內容核心所造成。這種營銷怪現象廣泛存在各個企業裡,營銷符號化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

首先,符號更容易被記憶和閱讀。注意力碎片化時代,相比於複雜的概念,符號的簡單性,既不會被用戶排斥,也更易被記住。

而當品牌符號在被受眾心中形成了某種特定的記憶和印象,這種符號營銷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促進品牌形象的提升,推動品牌認知的深化。

iPhone之所以能夠橫掃中國市場,此起彼伏的果粉為買新款iPhone熬夜排隊、賣腎所營造的「非常搶手」符號,才是國產智慧型手機一直不能逾越的坎。如今華為手機有意營造在歐洲的熱銷,其實利用的就是國人腦子裡「外國人喜歡的都是好東西」這一認知。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好產品之上,相比硬體參數比拼,建立好符號比之更重要。

回到餓了麼和美團話題上,首先來說餓了麼的竹蜻蜓,因為餓了麼的配送服務叫做蜂鳥,使用竹蜻蜓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著其在配送服務上的效率「飛快」,藉助竹蜻蜓向用戶深化了服務優質這一品牌認知。

而關於美團外賣的袋鼠耳朵造型,其實緣由更加清晰,袋鼠耳朵頭盔造型源自美團外賣Logo——1隻袋鼠,由logo衍生而來的造型更具記憶度,更能傳遞品牌價值和內涵。

「成為流行符號的充分條件是,把符號穿在身上」 。作為外賣平臺,外賣員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品牌形象,而騎手作為每天和用戶接觸的群體,良好的素質和外在形象是很必要的,因此為其打造人設定位——無所不能的藍騎士,包裝外在形象——藍蜻蜓頭盔,都是為了刷新品牌在用戶心目中的形象,給用戶留下良好印象,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為品牌認知不斷賦能!

03

吸引注意,攏聚流量

引爆話題熱度

大部分人都是視覺動物,研究表明,我們只能記住聽到內容的10%,閱讀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80%。因此,營銷信息可視化就變得尤為重要,簡單的一個表情,一個符號就可以讓品牌傳播最大化。而一個品牌符號自帶話題屬性,用戶樂意以此進行內容創作。

社交媒體時代,流量為王,而製造話題度則是品牌快速獲取流量的最佳途徑,尤其是在注意力稀缺經濟下,話題就是品牌營銷出圈的一把利刃。

餓了麼選擇竹蜻蜓、美團外賣選擇袋鼠耳朵作為IP,正是期望通過打造有趣好玩的品牌形象形成話題度,引發熱議。

眾所周知,外賣平臺的消費者多為年輕人,《2020外賣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達到4.6萬億,其中外賣產業規模為6535.7億。在外賣的消費者中,年輕群體正式接班成為主力,90後與00後的外賣群體佔比超過60%,且兩個群體貢獻的訂單量佔比達到七成以上,其中90後更是貢獻了接近6成的外賣訂單。

顯然,年輕用戶對於趣味性的東西更樂見其成,往往能夠在一些小驚喜中找到奇妙的共鳴,並且願意在社交平臺上給予較高的評價和傳播意願。

以美團為例,自從美團給外賣員配上一雙「袋鼠耳朵」,突然「萌化」的外賣小哥吸引了大量用戶圍觀,這些五花八門的外賣頭盔裝飾,給網絡上的「迷惑行為大賞」源源不斷地貢獻素材,時不時還登上微博熱搜。所以說,一個成功的符號本身就自帶話題屬性,進行營銷傳播時就會事半功倍。

營銷中有一個術語叫:接觸點。接觸點指產品終端客戶接觸到的產品相關特性。美團外賣所提供的服務最終是由外賣騎手進行交付,是騎手完成了餐館到用戶的這最後一公裡。除了最直觀的外賣食品與APP中的系列操作,騎手的送餐環節是美團與用戶最直接的接觸點,整個服務流程是連貫的。而美團這次正是在產品的最後一公裡發力,在終端為觸達用戶的騎手們配上袋鼠耳朵,進而引發共鳴與討論。

可以說,不管是餓了麼推出的「竹蜻蜓」,還是美團推出的「袋鼠耳朵」,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並在無形中提升了品牌聲量。

在「萬物為媒」的時代,做產品就必須抓住一切與消費者相連接的接觸點,並使之成為兼容性高的優質內容,「數據化生存」已經轉變成了」內容化生存」。

流量增長見頂,存量流失嚴重,製造爆款內容是引流吸粉的重要生存方式,而打造品牌IP符號恰恰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方式。

04

結語

點外賣向來是商家、平臺、外賣小哥三方之間的接力賽,而外賣小哥作為送餐的最後一公裡,直接與消費者對外賣平臺印象綁定,他們以何種姿態、何種態度出現,直接會影響到用戶對這個平臺印象的好壞。

賣萌雖「可恥」,但真的有用。

有了頭盔的萌系加持,品牌就多了一個可以與用戶引發共鳴的接觸點,在打造外賣小哥親民、接地氣的可愛形象時,也於無形中積攢品牌的大眾好感度。

所以,餓了麼竹蜻蜓以及袋鼠耳朵刷屏事件,並非偶然,更是滲透了流行文化中受人喜愛的部分,更深層次的是貼合的人性本真的情感訴求。這也給了廣大品牌深刻的啟示,九九歸一,魔鬼永遠藏在產品細節中。

相關焦點

  • 你長袋鼠耳朵,我插竹蜻蜓,美團外賣、餓了麼從「頭」比拼
    沒過多久,餓了麼曬出外賣小哥頭盔上插滿竹蜻蜓的照片,美團外賣騎手立刻接招,擺出頭上插滿了「長耳朵」的「多肉造型」。有的美團外賣小哥擺出頭戴雉雞翎的齊天大聖造型,餓了麼騎手開始頭戴雙角和髒辮。有網友分析稱,美團外賣的袋鼠耳朵頭盔靈感源自其自身的袋鼠logo,袋鼠本身也代表跑得快還能裝東西,並且已更新了幾個版本,演變成了現在的頭盔掛件,更抽象更萌。而餓了麼的竹蜻蜓靈感來源可能是來自經典動漫角色——機器貓「哆啦A夢」。
  •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頭盔大戰:竹蜻蜓、袋鼠耳朵、髒辮大PK
    竹蜻蜓、袋鼠耳朵、髒辮大PK外賣小哥的「賣萌」、「炫酷」造型引發了廣大網友關注,微博上還建立了「#外賣小哥皮膚大戰#」的話題。,頭上插滿竹蜻蜓。頭盔飾品背後的商業邏輯現在的三言君每天也是靠外賣才能度日,就特地聯繫了幾位餓了麼和美團的外賣小哥。想了解一下他們頭盔上這些耳朵、竹蜻蜓、小黃鴨的來歷。原來,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官方分別給自家騎手免費發了頭盔裝飾。其中,餓了麼發的是竹蜻蜓,美團外賣發的是「袋鼠耳朵」。
  • 「兔耳朵」VS「竹蜻蜓」外賣騎手戴頭盔花式賣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美團外賣小哥的頭上多了一對「兔耳朵」,頓時萌值爆棚,讓人不禁想去捏一捏。網友紛紛將這些可愛的耳朵拍下來上傳到微博、抖音等平臺,掀起全民rua耳朵熱潮。不過很快美團在微博上闢謠稱那不是兔子耳朵,而是袋鼠耳朵,因為美團外賣的吉祥物就是袋鼠。而且這袋鼠耳朵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帶上的,只有這個片區裡接單最多、食客滿意度最高的配送員才能擁有。
  • 美團的耳朵VS餓了麼的蜻蜓,這場頭盔上的IP大戰究竟誰能贏?
    美團小哥的頭盔是這樣的,掀起一場關於耳朵的集體娛樂。餓了麼的頭盔是這樣的,頭頂一隻蜻蜓,莫名有點另類小清新。兩個外賣平臺原本殘酷的江湖廝殺,一下子變得好玩起來,默默的溫情,低調的較量。他們搭建了一個充滿童真的劇場,騎著摩託車的小哥們像京劇裡輪番上場的角色,帶著不同的行頭,開始上演通俗的生活秀。
  • 街頭最靚的仔 116名餓了麼藍騎士被授予金色竹蜻蜓
    近段時間,街頭的外賣小哥成為一道風景,比如餓了麼小哥頭盔上的竹蜻蜓,再比如美團小哥頭盔上的袋鼠耳朵。前兩天,美團袋鼠耳朵的平民版也開始售賣,只要6.9元。7月28日,今天餓了麼授予116名外賣小哥「正義藍騎士」稱號,並被授予金色竹蜻蜓,此前在杭州抬車救人的12名藍騎士也在此之列。據了解,餓了麼以淺藍、深藍以及金色的竹蜻蜓作為「勳章」,區分藍騎士的不同「等級」。淺藍色竹蜻蜓將被授予新星藍騎士、達人藍騎士、精英藍騎士;深藍色竹蜻蜓將被授予王者藍騎士;金色竹蜻蜓則被授予正義藍騎士。
  •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開啟頭盔大戰:較勁造型背後意味著什麼?
    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官方分別給自家騎手免費發了頭盔裝飾,餓了麼發的是竹蜻蜓,美團外賣發的是「袋鼠耳朵」。而網上那些小哥頭盔上其他裝飾,比如小黃鴨、齊天大聖等,都屬於小哥個人行為。當一群「長耳朵」頭盔開會時,這畫風似乎是來到動物園:餓了麼小哥不甘示弱,頭上插滿竹蜻蜓。美團小哥接招:頭上插滿袋鼠耳朵。隨著雙方你來我往鬥的不可開交,外賣小哥皮膚大戰畫風也越來越不一樣:有美團小哥頭盔上裝一隻小黃鴨的;就有餓了麼小哥給自己頭盔上裝一隻帶藍色頭盔的小黃鴨。
  • 薅耳朵粘蜻蜓梳髒辮,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在頭盔上較量什麼?
    近來在路上風馳電掣的外賣小哥們畫風大變,可是越來越「嬌俏可愛」了,先是「長」了一對袋鼠耳朵,又插上一對香脆誘人的大雞腿,給自己安上童年快樂源泉竹蜻蜓……甚至還在大馬路上「決鬥」,莫名喜感。「一戴即萌,猛男必備」的各家外賣頭盔美團的袋鼠耳朵現在已經在街上「橫行霸道」許久了。當兩個大耳朵坐在一起,一起悠悠腿是外賣小哥獨有的快樂。美團小哥粘在頭盔上的名叫Kangaroo Ear(Kangaroo翻譯稱中文就是袋鼠),專為美團外賣小哥定製,支持180度彈力迴旋,可隨心旋轉。
  • 外賣員頭上的竹蜻蜓是為了美觀,還是取悅顧客?其實另有「黑幕」
    最開始是美團,很多的美團外賣員頭頂的袋鼠或者是其他的兔耳朵等吉祥物。後來開始就是餓了嗎,他們則是採用了頗受好評的竹蜻蜓。讓很多人都回憶了哆啦A夢,那麼外賣員頭上的這些吉祥物僅僅是為了取悅用戶嗎?是不讓根據了解這些外面人頭頂上的竹蜻蜓是根據顏色進行分級的,最低級的是淺藍色的竹蜻蜓。他們代表普通的騎手,而最高級的就是金色的竹蜻蜓,代表著作為外賣員為社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竹蜻蜓和袋鼠耳朵終有一「戰」
    根據上述裁定書,本案於2020年5月21日立案,餓了麼在起訴書中稱,經商家反映,被告通過美團平臺正在向商戶推送詆毀餓了麼平臺的信息以及威逼商家不與餓了麼合作、只與美團獨家合作的信息。美團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給餓了麼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餓了麼要求美團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100萬元。與「二選一」關聯的還有一份20位商戶籤署的聯名舉報信。
  • 餓了麼美團:正在經歷一場不對稱戰爭
    雙11背後的外賣不對稱戰爭美團和餓了麼之間的外賣戰爭打了這麼些年,雙方一直是互有來回,也各有得失。當下來看,美團市場份額依然佔優,但餓了麼月活用戶正在悄然趕超。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餓了麼的MAU(月活躍用戶)在10月份已超越美團外賣。
  • 繼兔耳朵之後,竹蜻蜓髒辮上了...
    畫面中的這名餓了麼藍騎士,正匆忙在濱江一小區送餐,藍色頭盔上有七八個裝飾品,不僅有小鴨子、小兔子……形狀的竹蜻蜓,還有一撮炫酷的藍色髒辮,真的是又萌又酷。事實上,在大街小巷,總能看到一些「別具一格」的藍騎士,頭盔也是很有新意。
  • 當你遇見金色竹蜻蜓 你看到的是勳章
    畫面中的這名餓了麼藍騎士,正匆忙在濱江一小區送餐,藍色頭盔上有七八個裝飾品,不僅有小鴨子、小兔子形狀的竹蜻蜓,還有一撮炫酷的藍色髒辮,真的是又萌又酷。  事實上,在大街小巷,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別具一格」的藍騎士。這些造型大多是藍騎士們自己的創意,而「官方認可」的只有哆啦A夢竹蜻蜓。  在內部,竹蜻蜓還有分級,為藍騎士打造了一個榮譽體系。
  • 餓了麼口碑活躍用戶增長近美團3倍,2020年行業競爭局勢將扭轉?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作者:易牟2020年初,兩個網際網路公司受到關注,一個是餓了麼口碑,一個是美團點評。有人稱,美團的日活近7000萬。同時,有媒體報導稱,餓了麼2019年活躍用戶增長率超過50%,遠超美團的18.4%。
  • 你看噢,那個藍騎手TA頭上有竹蜻蜓誒
    餓了麼騎手高燃集結,4位武漢騎手被授勳正義藍騎士、王者藍騎士,還拿到了象徵榮譽的藍色和深藍色竹蜻蜓。與之相伴的,還有「起飛吧,藍騎士」6個字,以及穿著藍衣黃裙的小姐姐舞動著,出現在黃鶴樓、戶部巷等武漢地標。他們是餓了麼漢街站站長郭峰、漢街站騎手樊弘陽、公正路站騎手陳先同、漢街站騎手鄭串江,年齡從20幾歲到50多歲。
  • 餓了麼、美團月活話題背後:近場經濟在博弈
    王如晨/文美團與餓了麼外賣月活數據戰,看似口水,卻隱含著未來一個階段的深度博弈。QuestMobile數據顯示,10月,餓了麼APP月活(MAU)超過美團外賣,也是近兩年來首度超越對手。因為孫權兼著餓了麼董事長,這獨特的人事安排,讓外界對未來阿里系本地生活未來演進充滿想像。隨後不久,餓了麼CEO昆陽(王磊花名)主持了「身邊經濟」發布會,餓了麼從送外賣走向「送萬物」,而且到家到店都有兼容。他同時強調了數位化轉型的信號。幾乎同期,阿里內部人士傳出,還有更具看點的「同城零售」。與貓超有關。儘管後續未以發布會形式體現,幾個月來據說一直在推進。
  • 餓了麼發起鬼才聯動,死亡擱淺套裝送外賣,小島秀夫家的訂單?
    日前,餓了麼繼上次竹蜻蜓藍騎士皮膚後又出新皮膚,餓了麼官方發博直cue《死亡擱淺》並配文。不得不說,餓了麼聯動死亡擱淺,這是小島秀夫下的外賣訂單嗎?當外賣騎手帶上了《死亡擱淺》中布裡吉公司的快遞裝備,身穿機械外骨骼甲,看起來是有點酷,真有《死亡擱淺》快遞小哥那味兒了,不過快遞小哥變成外賣小哥。
  • 餓了麼外賣單王一月收入16000多,美團外賣員能拿多少工資?
    而外賣業務的發展就需要大量的外賣員,像美團跟餓了麼的外賣員都有非常多,這些人都靠送外賣掙錢,還掙錢得並不少。餓了麼外賣員單王一月收入一萬六,美團外賣員能拿多少工資?現在的外賣市場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如今餓了麼是龍頭老大,更是收購了百度外賣,實力強大了下面的外賣員收入也是會更高的。那麼這三家外賣公司哪一家的外賣員收入更加高呢。
  • 打造品牌的超級符號,讓用戶對你的品牌「上癮」!
    就比如黃色的美團、藍色的餓了麼、iPhone的「被咬了一口的蘋果」、「麥當勞的M」、「肯德基的爺爺」...這些都是品牌的超級符號,它們影響、控制著我們的思想和觀念,並驅使我們產生消費
  • 美團、餓了麼也被拉進直播旋渦
    618期間,在各大電商平臺開足馬力大興直播和補貼的時候,美團外賣也上線「直播小程序」聯合商家舉行618活動。而在此前,517淘寶零食節的時候阿里本地生活就憑藉其淘寶直播的豐富經驗,開啟了本地生活直播。在直播繁榮的當下,似乎萬物都可以直播,但是在本地生活領域也被拉進直播旋渦的時候,以往的商家、用戶、平臺又該何去何從呢?
  • 竹蜻蜓
    青青竹蜻蜓遊戲,是一種與飛行有關的玩具,最早出現在晉朝,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竹蜻蜓的形狀是呈「T」字形,橫的一片就好像螺旋槳。取一小竹片,磨光打平,削出一定的角度,正中鑽一小孔,插上一根直的竹棍子,用兩手搓轉竹棍子,猛然鬆手,竹蜻蜓就在半空中旋轉,等到力量減弱時才會慢慢落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