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陶哲軒:不只是「最強大腦」

2021-01-13 科學網

 

若要用「帥、年輕、絕頂聰明、華裔、菲爾茨獎」這幾個關鍵詞來解一道謎語,猜出一位國際頂尖數學家,想必不少人能夠脫口而出他的名字——陶哲軒。

陶哲軒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數學史上似乎從來不乏天賦異稟的神童,陶哲軒是那些自幼被「天才」「嘆為觀止」「難以置信」等溢美之詞包圍的數學天才之一。2歲,他開始用積木教比他更大的孩子如何數數;9歲,他開始學習大學數學課程;13歲,他成為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迄今最年輕的金牌獲得者;20歲,他取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4歲,他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31歲,他捧得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

這讓世人眼中的陶哲軒成為又一個數學傳奇。在他獲得菲爾茨獎之後,更是因為其華裔身份而被國內公眾所熟知。然而,對於這位年紀輕輕就頂著耀眼光環的數學家,公眾所關心和熟知的部分似乎也就到此為止了,「聰明」、「極其聰明」成為對他最為庸常的稱讚。

不過,也有人開始追問:「對於數學家來說,聰明到底意味著什麼呢?」還是先聽聽陶哲軒本人是如何看待「聰明」的吧。

「我不認為聰明程度是在數學領域中取得成就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我看見過很多聰明的人從非常有難度而有前景的問題入手,但是他們失去了耐心,最終因無法解決問題而放棄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陶哲軒曾直言,「在數學中極具天賦並不是必需的,但是你需要耐心和成熟。」

有趣的是,外界始終不忘隔三岔五地拿「智商」來提醒人們陶哲軒的與眾不同。2008年,美國《探索》雜誌曾評選出美國20位40歲以下最聰明的科學家,為他們冠以Best Brain(最強大腦)的稱號,陶哲軒毫無懸念位居榜首。

據測試,陶哲軒的智商介於220至230之間,如此高的智商百萬人中才會有一個。

家有「神童」,大部分父母恐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飛速向前、超越常人,但陶哲軒的父母卻因此得到了一次失敗的教訓。

3歲半時,早慧的陶哲軒被父母送進一所私立小學,然而幾個星期後,他就退學了。原因正如研究天才教育的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米那卡·格羅斯(Miraca Gross)在一篇論文中所寫:「陶哲軒的智力明顯超過班上其他孩子,但他不知道怎麼與那些比自己大兩歲的孩子相處,而學校的老師面對這種狀況也束手無策。」

陶哲軒的父母從這次失敗經歷中得到的寶貴教訓是:培養孩子的天分也要和培養其他方面同步,太快太慢都不是好事。於是,他們還是決定讓陶哲軒去上幼兒園。

即便如此,陶哲軒在數學方面的天分還是得到了充分培養,上幼兒園的一年半裡,他在母親指導下完成了幾乎全部小學數學課程。他更喜歡自學,貪婪閱讀了許多數學書。7歲那年,陶哲軒開始自學微積分。9歲半時,他有三分之一時間在離家不遠的弗林德斯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

什麼時候讓他升入大學?很快,這道難題擺在了陶哲軒的父母面前。在研究天才兒童的格羅斯看來,以陶哲軒如此高的智商,完全有能力在12歲前讀完大學課程,打破當時最年輕大學畢業生的紀錄。

但陶哲軒的父母覺得,沒有必要僅僅為了一個所謂的紀錄就讓孩子提前升入大學,而是希望他在科學、哲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於是,陶哲軒火箭般的學業進階之路被有意放慢了腳步。

事實上,升入大學後與自己旗鼓相當的人在一起學習,也讓陶哲軒對數學的認知更加成熟。

「我小時候有一個模糊的想法,以為數學家們做的事情,無非就是某個權威的人給他們一些題目,而他們就將題目做出來。」真正走入數學的世界,他發現「從事數學研究更像是一場馬拉松」,需要意志的力量和精神上的自律。

在陶哲軒的研究生涯裡,他被數學界公認為是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算術數論等接近10個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裡的大師級年輕高手,這些方向都是數學發展中極熱的生長點。此外,他在壓縮感知方面的突破性研究令工程師可以開發出用於核磁共振成像、天文儀器和數位相機領域的更尖端、更有效的成像技術。

2006年,陶哲軒開始寫博客,他將自己科研的方方面面寫下來,將一些自己覺得分量不夠的論文思考結果直接貼出來與同行分享,他總是對其他人的幫助極盡感激之情。

因為博客,這位數學天才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人們看到,陶哲軒最令人羨慕之處,並不僅僅在於他驚人的天賦和出色的成就,而在於他在坐擁這些天才和成就的同時,也能成長為一個享有健康生活的快樂的「普通人」。他是個出色的合作者和溝通者。

與陶哲軒同一年獲得菲爾茨獎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同樣被視作一位卓有成就的數學天才。不過,與陶哲軒不同,佩雷爾曼離群索居,通常不喜與人合作。

隨著陶哲軒的成長經歷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他的粉絲開始以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位天才。一位視陶哲軒為偶像的數學系博士說:「如果僅僅看那些神奇的成就,任何人都難免會有仰視的感覺……其實,真正靜下心來搞科研的能力和早慧的先發優勢有著根本的差別。從一個極其聰明的孩子,一步步成為世界一流的大數學家,這期間的辛苦付出和勤奮努力,才是這位天才走到今天最重要的資歷。」

說起自己為何對數學「一往情深」,陶哲軒通常會先引用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克洛斯的一段名言:「這,就是數學:她提醒你靈魂有不可見的形態;她賦予自己的發現以生命;她喚醒悟性,澄清思維;她照亮了我們內心的思想;她滌盡了我們有生以來的蒙昧與無知……」緊接著,他告訴世人:「我喜歡數學,因為她有趣。」(餘艾柯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4-10-24 第12版 視界)

相關焦點

  • 那些人為什麼能上《最強大腦》?參加完之後那些人又去幹什麼?
    最強大腦距現在開播六季了,每一季都有很多人參加,那這些人憑什麼來參加這個節目?我們都知道能參加這個節目的人就不簡單。可以說是智商很高。這些人大多數來自名校,這些人在考上名校的時候就非常的努力,當然不排除一些智商超高的人。再從這些名校評選能力更強的人去參加《最強大腦》。
  • 最強大腦修行圖,來看看愛因斯坦的最強大腦的構成
    愛因斯坦是如何鍛鍊大腦的?他的大腦修行地圖是什麼?如何才能像愛因斯坦一樣思考?這些問題都是腦科學屆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如果非要給最強大腦下一個定義,我們該用什麼文字來描述和定義它呢?如果單從大腦功能上定義,比如超強的記憶能力,過人的思維能力等,會顯得非常片面和生硬,因為大腦只有與外在環境比如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和世界有所連結才能稱之為完整的個體。如果現代科技可以讓達文西、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等天才科學家復活,他們也不一定能夠在最強大腦挑戰中成功。
  • 全球具有「最強大腦」的八個人,超乎你的想像,讓你驚訝的合不攏嘴
    最強觀察力,被大家稱為「鬼才之眼」,可以從520杯同質同量同水源的水找出指定的一杯水。最強觀察力數學神通」華裔數學家陶哲軒,7歲自學微積分,13歲榮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金牌,31歲,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 誰是最強大腦?
    但是,競爭殘酷,不以學校論出身。看完節目,我並不認同這種篩選最強大腦的方式:以拼圖的速度快慢做依據,做判斷最強的標準,手法玩的最快,就是最強的大腦?拼圖只是一種能力,熟能生巧。有的人喜歡玩拼圖,手法熟練。有的人沒有玩過,第一次上場手生,肯定在熟練玩家面前敗北。將完成拼圖的時間短長,作為判斷兩個人的大腦強度差異。
  • 還記得神童陶哲軒嗎?8歲高考760分,智商超愛因斯坦,如今怎樣?
    在愛因斯坦死後,科學家保存了他的大腦並且進行解剖研究,試圖搞清楚是什麼令他的大腦如此與眾不同。  三歲半的時候,父母將他送入小學學習,但是陶哲軒尚不懂得如何與大他兩歲的其他孩子相處,試讀了幾星期後,父母考慮再三將他接回,繼續在幼兒園學習。  陶哲軒的父母是明智的,嬌嫩的幼苗需要有人保護他,陶哲軒雖然展現出了數學上的天分,但是心智還不成熟,在他就讀幼兒園期間,由母親在家中替他輔導,自學完成了所有小學數學課程。
  • 三位物理學家與陶哲軒證明的驚天定理,原來早在教科書裡?
    BDTC大會官網:https://t.csdnimg.cn/q4TY作者 | 馬超來源 | CSDN博客陶哲軒菲爾茲獎得主,著名華裔數學家,號稱地表最強大腦的擁有者,近日他與三位物理學家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發現了特徵值與特徵向量之間的全新關係
  • 陶哲軒,當今數學界唯一的莫扎特
    這句話如果放在陶哲軒這裡,那就應該被改成:數學家的人生都是相似的,而不同段位的數學家各有各的不同。父親陶象國和母親梁慧蘭均畢業於香港大學,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這樣的家庭應該算得上是高級知識家庭了。1972年,陶爸爸舉家移民到澳大利亞,三年之後,也就是在1975年,陶哲軒出生了,陶哲軒是家裡的老大。在之後的幾年裡,他的兩個弟弟也都出生,並且他們貌似也有不少學數學的天賦。
  • 擁有創造性思維的大腦才是最強大腦
    具有超強記憶力、超強學習力、超強分辨力的大腦,這個確實很強,但這樣的腦子只能說是超強大腦,而不是最強大腦。超強和最強之間不只是差距問題,而是性質問題、級別問題,類似於汽車和飛機的差別。把技能型大腦稱為最強
  • 8歲高考760分,智商230遠超愛因斯坦,45歲天才陶哲軒現狀如何?
    但有一位澳籍華裔的智商卻高達了230,遠超愛因斯坦,這位澳籍華裔便是陶哲軒。 陶哲軒的父親是一位數學家,母親畢業於香港大學。在陶哲軒2歲時,父母就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 於是在母親的幫助之下,還在讀幼兒園的陶哲軒,便學完了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5歲時,陶哲軒便進入小學學習。
  • 魏坤琳表示不再參加最強大腦,自稱只是一個科學家,不懂娛樂圈
    最強大腦》第七季馬上於5月15日開播,這檔大型益智類真人秀綜藝節目也陪伴著大家走過了六季,而這六季以來,節目也在慢慢變了味。不僅節目選手鮑橒揭發黑幕,就連製片人桑潔也被懷疑隨意操縱比賽。「鮑橒轉發暗示、戚薇發博回懟、郭採潔力挺鮑橒」等等話題相信大家不陌生,在這個節目的背後,究竟牽扯著怎樣的利益衝突?而在《最強大腦》中擔任「科學判官」的叨叨魏教授,也在某平臺上表示,自己不會再參與《最強大腦》節目的錄製。這其中的原因,魏坤琳也給出了幾點解釋。
  •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是什麼 最強大腦答案大全
    導 讀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大全是小編為您推薦的龍族幻想相關文章,喜歡的朋友快來看看把!
  • 第七季《最強大腦》變「最強廣告」,選手晉級只靠運氣不靠實力
    低調回歸的《最強大腦第七季》已經播到第五期,在經歷了重大變故後的《最強大腦》改變了很多,除了主持人蔣昌建以及嘉賓陶晶瑩外,其它所有東西都變了,換了新的嘉賓陣容,制定了新的賽制,只是經過了大刀闊斧重改後的《最強大腦》並沒能實現鳳凰涅槃,反而逐漸走向商業與平庸。
  • 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 最強大腦答案匯總
    龍族幻想中最強大腦的答案大家知道嗎?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龍族幻想最強大腦答案,也是最強大腦答案匯總,非常全面的內容,想了解最強大腦的朋友可以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 最強大腦PK王好玩嗎 最強大腦PK王玩法簡介
    最強大腦PK王好玩嗎 最強大腦PK王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06-17 22:42:05手機訂閱
  • 陶哲軒:一個華裔數學天才的傳奇
    然而,研究天才教育的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米那卡·格羅斯(MiracaGross) 在陶哲軒11歲時出版的一篇論文中寫道,陶哲軒的智力明顯超過班上其他孩子,但他不知道怎麼與那些比自己大兩歲的孩子相處,而學校的老師面對這種狀況也束手無策。  幾個星期以後,陶哲軒退學了。陶象國夫婦從這次失敗經歷中吸取的一個寶貴教訓是:培養孩子一定要和孩子的天分同步,太快太慢都不是好事。
  • 最強大腦闖關
    最強大腦闖關這款遊戲可以說是十分地考驗玩家的智商,各種腦筋急轉彎式的關卡絕對能讓每個玩家叫苦不迭,各種新奇的畫面與遊戲機制也一定能滿足很多人的好奇心,如果你認為你智商夠高的話,不如下載遊戲玩一玩來測試一下吧!
  • 最強大腦急轉彎
    遊戲的種類真的是太多了,而且並不是每一個都是超級酷炫的畫面,最強大腦急轉彎就是一個考驗大家腦力的遊戲,說不定遊戲結束還能讓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呢,因為這裡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任何搞怪無釐頭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 最強大腦急轉彎7好玩嗎 最強大腦急轉彎7玩法簡介
    最強大腦急轉彎7好玩嗎 最強大腦急轉彎7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2-01 11:23:27手機訂閱
  • 智商230的陶哲軒,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高智商的孩子有多優秀
    他的名字叫做陶哲軒,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高智商「天才」,也是很多家長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然而,陶哲軒還沒等到三歲就有高智商的表現了。當他一歲時,他的表現就和正常孩子不一樣。正常的孩子可能連看動畫片的耐力都沒有,而陶哲軒卻在《芝麻街》上學習起了英文字母。而他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被父親送到了私立小學。
  • 陶哲軒大神的實分析:《陶哲軒實分析》
    作者介紹陶哲軒 1975年出生,享譽世界的澳籍華裔天才數學家,智商超過220,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12歲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這項紀錄至今無人打破),2006年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2007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士。曾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