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詩論》
《三國志注 魏書二》中有記載「帝生時,有雲氣青色而圜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其表明君王誕生之日,天象異常,且呈現吉兆之象。而在《漢書·五行志》中,也有記載「成帝和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則是記述了太陽黑子現象。古代記述天象的詩詞有許多,而古人對天象的研究也是如痴如醉。但凡天象異常,必會引起軒然大波,或吉或惡。為了根據天象形勢,達到真正的天時地利,古代君王會安排專業的觀象師。在古代文獻的記載中,我們常常能看見一些君王根據天象安排行事的例子,而這其中也有一個規律,每當天象異常,必然會意味著一位偉人的出現。為什麼古代每次出現異象,就意味著有偉人現世,來看司馬遷怎麼說。
被天象印證的事例
在歷史記載中,項羽和劉邦在後期一直是死對頭,那時候劉邦所帶的兵力遠不如項羽,甚至勢力只佔到項羽的四分之一。一般情況下來講,劉邦是無論如何精明也沒法敵過項羽的,項羽也如此認為,因此對於劉邦的勢力他一直非常輕視。不過,項羽的義父多次向他表達道:「我多次觀氣劉邦,他頭頂多呈現出龍虎形態,並且光彩奪目,此人留不得,你必然要將他除去,才算是抹去了一個勁敵,不然其將會成為你最大的阻礙。」那時候聽聞義父一言的項羽還並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令其沒想到的是,後來劉邦的成功的確印證了義父的猜想。
在鴻門宴上,項羽本已經決定好向劉邦下手,可卻因為情敵使敵人僥倖逃脫了,這令義父範增大怒,甚至不惜用委婉又惡毒的言辭罵義子。最終,項羽被劉邦擊敗,劉成為大漢朝的皇帝,而自己最終含恨離去。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那時候古人就喜愛看天象行事,越是心思縝密的優秀人才越喜歡藉助天象,並且在許多時候,天象給出的引導和啟示都得到印證。這就如同古人總結出的道理:「每當人間有一些事情要發生改變,天上總會有預兆給人們啟示。」
司馬遷對於古代天象的解說
司馬遷生活的年代,人們極度崇尚英雄主義,且相信神明,整體社會狀態欣欣向榮,人們也懂得積極進取。這一時期,是歷史長河種發展較優秀的時期,在某種程度上,這一時期也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正是這一時期,善於觀察和發現的人們開始重視起天象,人們對於天象學的研究,以及對這方面的拓展力度,與先前想必增強許多。漢武帝也曾經表達過:「那些善於聊天道之人,也一定能夠在行事上做出成績,喜愛研究歷史的人,也能將過往的事例運用於今事。」
司馬遷,這位在文化與政治立場上與當時統治者背道而馳的偉人,儘管在一些方面遭到重創,但他對歷史的看法以及研究的記錄,至今對我們仍有很大的影響。司馬遷對於天象方面的論述,也十分值得我們研究和思考。對於觀象行事這一習慣,司馬遷認為,能夠影響歷史走向的,佔主導地位的應該是神,而不是人,人類只是在參與的過程中,起到操作和運行命運軌跡的作用。或許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司馬遷認為,事件的發展來和去都有其定數,上帝布了局,寫好了故事的結局,那麼人類在其中只是承擔演繹的職責罷了。司馬遷的理論讓人臣服,但人們卻不想那麼堅定的臣服,因為他的理念太過於神秘,研究必然要從實際出發。
當今科學家對天象的解答
放到如今,研究歷史或許需要信任歷史,但也要講究現代科學根據。所謂根據天象行事,人們尚且可以如此做,但要懂得天象只是引導,事件真正的主導權在自己手中,所謂自己的人生能走成什麼樣,皆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所以,行事之前,多考慮自己的能力,多努力爭取,儘管歷史可以對如今的我們進行引導,但生於現代,更多的還是要適應現代人的法則。
結語
古代有古代的規矩,譬如那時候的天象研究,較如今真的是強了不止一兩倍。古人無論做什麼都要觀天象,這是那個時代的習俗,而那時候有規律的陰陽五行,四柱八卦,風水,咒術等甚至比現代科技都強大。現代的預測是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而那個時候的天象,得出的多是些大數據都分析不出來的預告。由此看來,也並不是古時候的一切都比如今落後,還是有被人們遺忘掉的,閃閃發光的技能的。
參考資料:《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