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偉人的出現,總伴隨著某種天象的發生?看司馬遷怎麼說

2021-01-17 指點江山

在歷史學家的研究範疇當中,「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根本性的課題。它的作用,不僅僅是記錄歷史中真實發生過的一些事情,還要弄清楚歷史走向背後的真正原因,並且,還要對歷史後來的發展軌跡,做出一定程度的預示。

而在這裡面,有一個被人們尊崇為學問,那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而關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研究人員有很多,但是,這其中名氣最大的還要屬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當中,司馬遷對鴻門宴這件事,可謂是毫不吝嗇其筆墨。

根據記載,當時的項羽擁兵40萬,而劉邦這邊只有區區的10萬人,兵力的懸殊不可謂不大,所以,根據兵力方面的對比,劉邦沒有贏項羽的機會。項羽當時的亞父範增曾一再告誡項羽:「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所以,要儘早除掉劉邦,不然,此人日後必成大患。」

也許是範增當時的預感太超前,項羽最終沒有在鴻門宴上對劉邦下手,而歷史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劉邦最終成為了大漢天子,而項羽最後飲恨烏江。司馬遷將這段歷史史實,與「究天人之際」結合到了一起,仔細讀史記原著的時候,筆者對此深有體會。司馬遷總結道:「由是觀之,未有不先形見而應隨之者也。」意思是:總是先看到上天形現,而後人間隨之出現景象。

研究天人之際則要緊密的結合當時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要深入的研究人們對於「天」的尊崇。曾經在深入研讀《公羊春秋》時候,對於董仲舒關於「天人之應」的諸多討論,有了一些感悟,可以說,他的思想對司馬遷有相當大的影響。

《史記·五帝本紀》說堯「敬順昊天」。張守節《正義》解釋為「敬天」。後世注家對《史記》文字的解說,也可見「敬天常」、「嚴敬天威」等說法。如果,我們能從真正的意義上對秦漢社會的「敬天」理念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們對於生態和自然態度以及珍視。

《韓詩外傳》卷七寫道:「善為政者,循情性之宜,順陰陽之序,通本末之理,合天人之際,如是則天氣奉養而生物豐美矣。」如果,從這個方面談「究天人之際」,我們可以發現:它極度的接近,我們現在談的「環保」。

我們都知道,司馬遷生活的年代,是一個尊崇英雄主義的歷史時期,當時的進取精神以及開放的風格,這些特點十分顯著,這個歷史時期是人類文明的大跨步時代。

這個歷史時期,人們的思維極度的活躍,在創造方面收穫頗豐。可以說,當時的人們在思想上的追求以及視野的寬闊性上,都是後人難以追趕的。其中,關於「天人」和「古今」的關係,是當時乃至後來人都十分關注的一個命題。

漢武帝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董仲舒說:「天人之徵,古今之道也。」公孫弘也曾經言及「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淮南子·泰族》寫道:「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淮南子·要略》也有「埒略衰世古今之變」「通古今之論」「經古今之道」,以及「觀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之說。

從這些方面綜合看來,司馬遷對「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論述,帶有一定程度的歷史文化意識,並且,具有旗幟鮮明的時代特徵。

毋庸置疑,司馬遷是一位偉大的歷史學者,他關於歷史的思考,是我們共同的財富,他在其著作中所表現的真知灼見,更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認真思考的。而司馬遷因為在文化立場和政治立場上與當時的統治者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李陵之禍爆發,最終,激怒漢武帝慘遭腐刑之苦。但是,他對歷史的看法,以及對歷史研究得出的碩果,對同時代及後來人的影響都很深遠。

「天」、「人」、「古」、「今」對當時的統治者也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的,當然,這是屬於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在《史記》中,「天示」、「神示」、「夢遇」、「奇遇」、「預言」等等,司馬遷對於「究天人之際」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講,使客觀世界上不可預測和可預測的界限都變得模糊起來。

司馬遷的這種觀念,使得許多歷史史實裡的真實原因變得愈加神秘,改變歷史走向的不再是人,而是神靈,是神靈在主宰著這一切。然而,筆者乃是一個純粹的唯物主義的信徒,雖然,是《史記》的忠實讀者,但是,關於司馬遷的一些見解,筆者實在是不敢苟同。

歷史固然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是,並不需要神怪與靈異,這顯然違背了歷史研究的本意。

參考資料:

【《公羊春秋》、《史記·項羽本紀》、《史記·五帝本紀》、《淮南子·要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代每次出現異象,就意味著有偉人出現,來看司馬遷怎麼說
    其表明君王誕生之日,天象異常,且呈現吉兆之象。而在《漢書·五行志》中,也有記載「成帝和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則是記述了太陽黑子現象。古代記述天象的詩詞有許多,而古人對天象的研究也是如痴如醉。但凡天象異常,必會引起軒然大波,或吉或惡。為了根據天象形勢,達到真正的天時地利,古代君王會安排專業的觀象師。
  • 為何古代只要天降異象,都必有聖人現世?司馬遷其實早已給出答案
    這一部分是統治階級把國家衰亡的鍋甩給了天象,而另一部分則是有心人把這類現象誇大其詞,好從中獲利。事實上,這些伎倆其實都是帝王階級慣用的手段。▲李淵劇照不過這種方式並不是事件的專用,有時也施之以人,比如偉人的誕生時常伴隨著天地異象,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早也是用慣了的伎倆。
  • 這種天象十分難遇,中國歷史上每出現一次,必有大災發生
    縱觀司馬遷《史記》中,我們多次可以看到一種天文現象,「熒惑守心」,伴隨著這種天文現象出生不久後,國家通常都有大事發生。那麼究竟什麼叫「熒惑守心」?熒惑是一種星宿,現在我們稱之為火星,因「熒熒火光,離離亂惑」,所以古人將這如螢火蟲火紅色在天空運動的行星稱之為熒惑星。那守心又是什麼意思?就是火星運動到了心星之間滯留不走。
  • 中國古代的天象記錄,為後世留下了悠久豐富的光輝記錄
    自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中專闢「天官書」和「曆書」,東漢的《漢書》推出「天文志」和「律曆志」,以後便成為歷朝修史必備的內容。一部官修二十四史,為後人留下了舉世無雙的天象觀測記錄。古代天文資料,不為歷史學者所獨享,天文學許多新發現,也往往是藉助於歷史資料進行比較研究而得來。
  • 揭秘:古代天象記中的神秘的奇異天象!你親眼見過嗎?
    從古至今,變化多端的天空向來都是讓人百思不解,而在古代的古人們更是想通過觀測奇異的天象來了解萬生萬物的發展和變化。所以不管是仙女散花般的流星雨,還是留著半透明尾巴的彗星,甚至是太陽表面出現的黑斑,都能成為故人們探究和分析的對象。
  • 中國古代天文學: 何為「天極」
    其實,中國古代天文學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創造出很多科技史的奇蹟,並且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2009國際天文年提出「探索我們的宇宙」,就是要把神秘的宇宙向所有的地球人拉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向中國古代天文學強調「天人關係」的理念的回歸。
  • 古代高人「夜觀天象」,究竟是在觀察什麼?
    那麼,古人所謂「夜觀天象」,究竟是在觀察什麼呢?還是說那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迷信活動?從古人的角度看,那肯定是一件非常嚴肅、重大的事情。根據古代天文文獻記載,其觀測天象的具體內容涵蓋極廣,包括太陽、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二十八宿等恆星、彗星、流星、以及我們今天已經不知其所指的所謂「瑞星」和「妖星」,此外,還包括雲、氣、虹、風、雷、霧、霜、雪等天氣現象。
  • 4月除了超級月亮和彗星,還有哪些天象發生?古代人也會觀天象?
    現在有很多的人對各種各樣的天象感興趣,就會購買不少的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那麼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是怎麼觀測這些天象呢,通過觀天象來判斷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到底是真是假?咱們常常聽古人說:昨日老夫夜觀天象什麼什麼的,所以從幾千年前開始,星相學就已經誕生了,由於古代沒有什麼高科技來進行觀察,也沒有計算機進行模擬計算,所以想通過觀天象來判斷以後能發生什麼事,需要長期的積累,當有彗星、日食等天象的出現,通常被認為是兇兆,以後可能會有天災人禍的發生。
  • 古人預知事情發生都會夜觀天象,他們看的啥?
    古人預知事情發生都會夜觀天象,他們看的啥?偶然看到天上星星林立的時候,都會非常懷念,曾經的夜晚沒有許多的高樓,能夠看到滿天的星星,但想起到了電視劇中那些所謂夜觀天象的人,他們看看星星好像就能知道是什麼事情要發生了,似乎真的是能夠預知未來一樣,但他們究竟看到是啥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
  • 以傳統民俗的角度看日食天象
    其實這種罕見的天象,我國在古代就已經有了關注和記載,據《中國古代天象記錄總集》統計,古代文獻中記錄的日食共計有1600條。宋朝詩人梅聖俞寫過一首詩《日蝕》,當中提到:「日月與物固無惡,應由此鳥招禍兇。」他說的這隻鳥,是指赤烏,三隻腳的怪鳥。梅聖俞認為,食日的不是天狗是赤烏,因為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那麼結合中國傳統民俗來說,日食這種天象到底有什麼說法呢?
  • 古時候改朝換代總會出現五星連珠的天象,它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宇宙就充滿了好奇,我國古時候就有很多人熱衷於研究星相學,當時人們認為天象的變化對於未來事物的發展有著預示的作用。比方說我們在史籍中經常可以看到每當有大事發生,總會有天象上的變化,而有趣的是改朝換代的時候總會出現五星連珠的天象,所以後來人們也將這種天象的出現視為天下要陷入大亂的預兆,那麼它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所謂的五星連珠到底是什麼,其實古人口中的五星連珠其實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顆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的同一個方向的時候,就是五星連珠了。
  • 北京天空出現浪漫天象 罕見的天象異常景觀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天空出現浪漫天象 罕見的天象異常景觀盤點 今日北京天空出現浪漫天象,大家紛紛讚嘆太美了,那麼這個天象到底是什麼天象,表示什麼意思呢?以前還有哪些特別的天象?北京天空出現浪漫天象什麼天象 11月13日上午,北京東南部出現了新月抱舊月的美麗現象和   原標題:北京天空出現浪漫天象 罕見的天象異常景觀盤點   今日北京天空出現浪漫天象,大家紛紛讚嘆太美了,那麼這個天象到底是什麼天象,表示什麼意思呢?以前還有哪些特別的天象?
  • 血月臨空之前,古代歷史中還有哪些奇異的天象?
    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上將會上演一場罕見的月全食,即古人所說的天狗食月,而且還會出現血月臨空,大家不要錯過。不過如果這是在中國的古代估計又會是一場紛爭,因為天狗食月和血月臨空都不是什麼好的預兆。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自來對天象都十分重視,尤其是帝王,專門成立了研究天象的機構,人們認為天象即是上天的預兆。
  • 「夜觀天象」其實不難!當今「天象」怎樣?
    笑看繁星似眼,心中萬象皆安。 我們常常在電視或者小說裡面看到古代一些高人夜觀天象,能看出人間吉兇禍福,看出國家是否改朝換代,以及一個國家氣數。 如今,人們認為「夜觀天象」是封建迷信、是胡扯,不可信。 這使得古人「夜觀天象」顯得尤其神秘! 曾是禁學,如今迷信 其實,古代社會以農耕為主,觀天象主要以辨自然災害為主,這和我們今天的天氣預報等基本相同。 當時,人們通過觀察不同星象變化,總結得出不同規律。
  • 古人夜觀天象,看的就是這個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在2月10日,「熒惑守心」的罕見天文現象,將在夜空中出現。什麼是熒惑守心現象?首先,「熒惑」兩字指的是火星。但是由於紅巨星表面溫度低,顏色看起來比較紅,在中國古代也把它稱大火。火星和心宿二,兩個夜空下最紅的星星,互相靠近時,這個現象就是著名的「熒惑守心」現象。早在2016,就發生過一次罕見的熒惑守心現象,當時還有土星的加入,出現了三星連一線的天文現象。
  • 歷史上出現血月時都發生了什麼?與悲劇時間重合,跟宗教也有關聯
    古代人們的科技水平不足以支撐他們對宇宙進行深入探索,夜觀天象與迷信思想的結合成為他們判斷某個事件的重要手段。 不僅在古代中國,西方也有類似的說法,某些特殊的天象往往與重大事件聯繫在一起,其中莫名的關聯性至今沒有科學的解釋
  • 地球出現罕見天象,「粉紅月亮」出現上空,預示了什麼?
    宇宙是非常神奇的,人類一直以來對於宇宙都是充滿了好奇,自古以來人們就常常思索宇宙,在我國古代由於人們技術比較落後,對於很多現象都是難以解釋的,因此當時的人們都是比較迷信的,那個時候的人們常常會夜觀天象,根據夜空星宿的變化來判斷未來預知的事情。
  • 木星土星將0.1度角距會聚,400年前土木相合發生了什麼?
    每次等到一些罕見天象上演的時候總會遺憾,為什麼自己所在的地方總是完美避開,但這一次不同了,本次尤為罕見的「土木相合」天象在我國各地都可以看到,當然,前提是天氣晴朗的夜晚,只不過整體來說我國南方地區會比北方地區的觀測條件更好。
  • 為什麼司馬遷的外孫封了侯,還是因為「烏鴉嘴」被腰斬?
    (司馬遷)(楊惲)楊惲在大眾中的知名度不高,要談他,就要先拉出他的家世來矜誇一下他是漢昭帝時丞相楊敞的兒子,更是司馬遷的外孫。作為丞相的兒子,司馬遷的外孫(雖說通常外孫這樣的旁支很少沾得上光了,但宣帝時曾遷楊惲來闡述傳播其外祖父的書,王莽時又封司馬遷的後人,說明司馬遷地位已經很超然了;又因被宮再無子嗣,故其女兒的旁支也可繼爵),楊惲以才能著稱,好結交,早就名顯朝廷了。可以說,司馬遷《史記》得以傳播流傳,楊惲是有很大功勞的。
  • 木星和土星將以0.1度角距會聚,400年前「土木相合」發生了什麼?
    哪些地方可以肉眼看到超小角距「土木相合」天象?每次等到一些罕見天象上演的時候總會遺憾,為什麼自己所在的地方總是完美避開,但這一次不同了,本次尤為罕見的「土木相合」天象在我國各地都可以看到,當然,前提是天氣晴朗的夜晚,只不過整體來說我國南方地區會比北方地區的觀測條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