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一定服務於消費者,可靠、安全、體驗的邏輯始終是正解,奕澤E進擎走的正是整個路線,而非一上來就大放厥詞,講什麼大續航、性能咖的標籤。信任過後才會產生興趣,這也是奕澤E進擎和對手相比,最根本的不同之處。通過奕澤E進擎這款車,讓行業看到了 一汽豐田對於電動汽車的理解和期許。
在此基礎上,先貼合目標群體的需求,再去談提升。對注重駕駛感受的消費者來說,汽車不應該僅是一個代步工具,要承載更多駕駛樂趣。奕澤E進擎不進在安全上穩紮穩打,更可貴的是,這款車一改以往純電車」操控缺失「的狀況,讓駕趣正式回歸純電車。再加上高顏值和配置方面的優勢,可以預見,憑藉奕澤E進擎這樣一個不錯的開端,一汽豐田在純電市場大有可為。
說到電池的安全防護,絕對是奕澤 E 進擎不得不提的亮點之一,主要包含物理結構和系統監控兩大維度。強化電池對側面碰撞的承受能力,保護電池不受擠壓變形是各家車企都要花精力去優化的大工程。有的車企選擇加強側面門檻梁的強度,有的車企選擇在電池周圍加裝一圈吸能結構。而奕澤 E 進擎則是巧妙的將冷風管作為電池外層的吸能裝置之一。最直接的好處,當然是能夠增加電池對側面碰撞的承受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多數車企只是簡單的用託盤將電池固定在底盤上,充其量也只是多加一層防護殼。而通過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讓讓電池也成為了車身骨架的一部分,從而使奕澤 E 進擎的車身抗扭剛性相比汽油版車型,提高了20%,重心降低了14%,對於行業和用戶來說,算是一個意外驚喜。同時,良好的車身抗扭剛性還能讓車輛發揮更好的穩定性。
國標GB/T19596中,對BMS的定義是採集電池單體(集成)或電池模塊(集成)的與電和熱相關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提供給電池控制單元的電子裝置。BMS就是一個能檢測、評估電池狀態,並給出相應措施的電子部件。通常車企只檢測若干個電芯的電壓、溫度、電流等信息,再結合整個電池的電壓等信息,做出判斷。而奕澤 E 進擎則是在以上的基礎電池管理系統中,又加入了對單個模組的監控,從而構成了對電池組的「三重監控」。顯然,這個「電池包三重安全監控系統」對電池內部安全的防護更細膩,更全面。
未來的綠色出行將會相對的緩和城市汙染壓力,尤其對控制霧霾也有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仍然有很多「行動與觀念脫節」的消費者,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對於純電動車技術的存疑,以及體驗方面的不信任。可以說,自汽車誕生至今一百多年的歷史中,豐田混動系統(THS,Toyota Hybrid System)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符號。確實,豐田幾乎是全球最早踏入替代能源領域的汽車廠商,哪怕之後各大車企紛紛踏足新能源汽車製造行列,豐田依舊擁有著無可比擬的混動技術優勢。電動化車型用戶累計超過1500萬,同時保持了電池0安全事故的紀錄,便是最好的說明。憑藉多年技術開發中所積累的寶貴經驗,豐田也成為唯一擁有包含HEV、PHEV、EV、FCEV在內的全方位電動化產品開發的汽車製造商。
作為全球銷量第一的汽車集團,面臨著電動化的全新趨勢,豐田布局之早、技術儲備之豐富,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車輛電動化有三大關鍵技術,分別是電動機、PCU(電控單元)和電池技術。這三大技術加上發動機就是HEV;加上充電設備就是EV;同時加上發動機和充電設備就是PHEV,而加上燃料電池和儲氫罐就是FCEV。所以無論哪種形式都離不開這三大關鍵技術,豐田就是在這三大關鍵技術上有著自己獨到的研究,也是豐田電動化發展的成果。豐田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直到第一代普銳斯的問世,可以說就掌握了這三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和製造。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豐田便開始著手進行電動化技術的研發工作,也曾推出過名為EV-10到EV-40系列的小型純電動車。但是,上世紀80年代的電機和電池水平極大地限制了電動車的性能,令其很難實現量產和大規模使用。為此,豐田將研發重點轉向了技術更成熟、消費者接受程度更高的混合動力車型上,隨后豐田在1997年推出並開始銷售全球首款量產HEV車型——普銳斯,其劃時代的意義與先進性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評價。
如今,很多廠商愈發重視純電動車型的研發技術。在這種狀態下,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希望能儘快在傳電動車市場佔據一席之地,諸如:BYD的唐,大眾帕薩特純電、日產軒逸純電....可以說這些廠商都開始要在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上分塊蛋糕了。而和別人都「不太一樣」的,則是今年才正式登場的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提及豐田,消費者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開不壞的豐田,而這種信心,正是來源於可靠的技術,而這份優質的品牌基因也毫無保留的傳承到了奕澤E進擎的身上。
2020年定義為EV元年,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且發展勢頭最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奕澤E進擎作為豐田基於TNGA架構下生產的首款純電SUV,奕澤E進擎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它將豐田TNGA架構與豐全球最先進的生產製造工藝完美匹配。新車在原有安全優勢基礎上,車身完成了電池包與車身骨骼一體化進程;最終使車輛重心降低了14%,車身扭轉剛性提升了20%,車體更加安全、剛性更強。
而奕澤E進擎所呈現出的「旗艦級」車型的觀感及觸感,來源於在TNGA架構優勢下,與一汽豐田旗艦車型亞洲龍的「混流生產」。此外,為保障產品耐久性及低故障率,奕澤E進擎確保零部件的品質100%符合豐田全球標準。未來,一汽豐田將依託豐田電動化戰略的引領,結合自身技術實力積澱,加快電動化產品研發、推動電動化技術普及,以期給用戶帶來更加安心、安全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