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朋友們心中可能早已對世界大國的軍事實力進行了排序了,擁核作為世界大國的一大標誌,五常哪個不擁核?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款不是核武器的核武器,這款武器的成本巨大,但是威力毀滅地球都是輕鬆的,今天要和大家聊得,就是反物質武器。
反物質武器理論上屬於核武器的一種,但是國際社會通常把它劃分在常規武器之中。1986年首次發現反物質,由於極少量的物質同它的反物質相互作用,能夠釋放出極大的能量,因此不少國家都將它劃入軍事領域精心研究。
1984年4月29日晚10點。當時,一架日本班機飛抵美國 阿拉斯加上空,副機長突然發現,飛機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團巨大的「蘑菇雲」,急速向四周擴散……在這條航線上飛行的其他三架飛機的機長也同時看到了這一怪象。然而,這四架飛機降落後,機上人員和飛機機體上並沒有發現任何 放射性汙染的痕跡。有人猜測,這可能來源於一種未知能量的爆炸。直到1986年的反物質正式被發現,有人認為這個蘑菇雲的起因就是反物質。
2009年9月愛德華茲當天主持了一次代號為「反物質特攻-2008」的電腦模擬演習,在模擬爆炸後,五角大樓的官僚們驚呆了:照這個比例,幾克重的反物質就可以毀滅地球。因此,就有提出人造反物質的提案。科學家考慮,氫原子是構造最簡單的原子,它的原子核中只有一個質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因此製造反氫原子相對容易。於是他們用粒子加速器使原子核與質子相撞,製造出反質子:從釋放正電子的放射性衰變反應中收集正電子。而且,即便生產出來了反物質,儲藏又是一個難題。反物質接觸物質後可能會發生災難性的後果,所以在這一領域進度緩慢。
目前,生產1微克反物質估計需要花費60億美元,不是每個國家能能研究它的。反物質除了可以作為軍用武器,還可以當做成一種資源。如果只根據數據計算的話,那麼,用數十毫克反物質作燃料推動太空船,6個星期就可以到達火星。
所以說,什麼赫魯雪夫炸彈比起它來就和玩具一樣,希望反物質的研究成果不要用於戰爭,地球可受不了這樣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