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術顧名思義也知曉這是一種無限複製的技術,不論是人還是其他的萬物。和正常的生理繁殖有所不同的是,克隆技術無需性別要求,只需要在同一種生物身上選取相同的細胞,就可以進行無性繁殖。如果該項技術成功,未來將會解決人口繁殖壓力,以及生育時所帶來的危險和極端的痛處。對於科學家來說,這顯然是極具挑戰性的一門研究。
1996年7.5日,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它沒有父親,它的繁殖生育過程無精子的參與。科學家在一隻綿羊的體內取出了一個空殼的細胞,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已經被分離了。科學家又在一隻綿羊的體內取出了一個乳腺細胞,再將內裡的遺傳物質注入到之間準備好的卵細胞空殼中。等一切準備過程就緒後,找來一隻母羊,多利就成功出世了!
整個過程看似沒有精子參與,但其實細胞核生長的過程中,也是離不開父本基因的注入的。所以不能說明多利的出生,完全證明了克隆技術是可取的。不過,多利的出生依舊讓科學家們尤為驚喜,畢竟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任何一樣新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特多的困難險阻,何況小羊多利的出生順風順水。然而事實證明科學家們的喜悅還是太早了一點。
否則不難發現,2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不僅克隆技術沒有廣泛得到應用,甚至曾經為人津津樂道,如今都再未有人提及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慧技術。但若是克隆技術成功了,哪裡輪得到人工智慧技術班門弄斧呢?
只因為第一隻克隆羊多利的下場實在讓人不忍,科學家們為擔心有違常倫,更不要說拿人類自己來當試驗品了!
克隆羊並不是唯一克隆技術「成功」的產物,此後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也公開宣稱克隆出了豬狗等等,但也僅局限於此來的。複製人和克隆低等動物,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多利自出生以來,身體素質極差,免疫功能相比較其它的綿羊來說,也完全不能比。3歲之前的多利還能忍受得了痛楚,和同伴一起玩耍,等到3歲之後,隨著多利的慢慢長大,器官日漸成熟,多利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的肺病。每天都在咳嗽中度過。各種身體器官也有衰退的跡象。眼見多利痛苦難耐,科學家們最終決定在2003年2月14日對多利進行了安樂死!
多利從出生到死去不過6年多的時間,和正常的綿羊壽命比較,銳減了一半之多。
多利死亡的原因很簡單,多利並非在正常的生殖繁衍環境中孕育的。多利的早衰是必然的,不僅多利,未來在克隆技術下誕生的物種同樣也會面臨這一問題。且除了肺部患有疾病外,還有身體各部分的關節也會患病,年老的多利早就站不起身了。
在這種前提下,科學家根本不敢貿然以人類為試驗品,若是有複製人成功誕生。他的一生是不是都在活在無端的痛苦和折磨之中呢?出於人倫的壓力,克隆技術一直未得到公眾的認可。儘管人類對於克隆技術感興趣,但也僅局限於克隆動物,以及若是克隆技術將所有的弊端都修復了,倒是可以考慮一二,但科學的成功從來都離不開一次又一次失敗的經歷。科學家若是不以人類為實驗,克隆技術必然永遠都得不到提升和改善!
久而久之,當科學家們逐漸發現克隆技術已經陷入了死循環,也就不再執著於研究克隆技術了。不過,科學家們也不會完全放棄克隆技術的。畢竟克隆技術的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如今人工智慧技術從某一種程度上而言和克隆技術很相似,那就是代替人力。只不過人工智慧是機器,只能在特定的條件下完成指令,而克隆技術將會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無限可能。未來若是克隆技術進一步壯大,人將可能不是唯一的自我,在我們的身邊還會圍繞著無數個自己。不論長相身高甚至是性格可能都極為相似。看完,大家覺得克隆技術有沒有發展的必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