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是由蔣欣、佟大為、趙達等人主演的一部電視劇。
在劇中,為什麼說馮仕高(趙達 飾演)被誤會了,有一事他絕對沒錯,是常漢卿錯了。這是一件什麼事呢?
作為項目工程師,常漢卿率領手下及員工們加班加點,終於完成任務,面臨試車。對此,常漢卿向廠長提了一個要求。正是這個要求遭到馮仕高的堅決反對,常漢卿等人卻對他深表不滿。這是一個什麼要求呢?我們看一看究竟是誰對誰錯。
常漢卿的家世顯赫,父母在四十年代以前是大老闆、大資本家,對企業管理自有一套,並影響了常漢卿的行為方式。
常漢卿對廠長說,「廠長啊,任務完成,你應該給我們大家發獎金。」廠長本來就答應,就在這時,馮仕高出言制止,對常漢卿說,「我們要大力弘揚奉獻精神、主人翁精神,怎麼要求發獎金呢?」廠長只好改口,說,「獎金不發,加班費可以提高一點。」從廠長的話裡可見,提高加班費,其實就是等於在變相地發獎金。
那麼究竟是誰對誰錯呢?在劇中,所有的人都認為馮仕高錯了。可是為什麼說馮仕高沒有錯,反而是常漢卿錯了,馮仕高因此被誤會了呢?
眾所周知,在劇中,此時正值一窮二白,各方面的資金緊缺之際,弘揚奉獻精神、主人翁精神才是最能持久、最有力量的戰鬥力。如果一完成任務就發獎金,第一、獎金從何而來,可有這筆預算?第二、在獎金緊缺的時候,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把買設備的錢作獎金髮了,設備從何而來?
第三、以此類推,鼓舞幹勁要靠發獎金來推動,沒有獎金,是否會懈怠人們的幹勁?本來沒有獎金大家還幹得好,發過獎金以後,下次再不發,反而沒人肯幹活了。第四、有的部門發獎金,有的部門不發獎金,沒發獎金的部門會不會幹勁降低?
第五、歸根結底,獎金從何而來?在當時的情況下,買各種設備的資金都要東湊西湊,萬分緊張,沒有條件發獎金才是實。這就像飯還不能管飽常漢卿就要求吃肉,這不是他的錯還是誰的錯呢?
可見,馮仕高制止常漢卿和廠長的發獎金行為,絕對是正確的。反之,常漢卿絕對錯了。照他的思路搞,根本搞不出機車來。
在筆者看來,判斷一個事物是否正確,要結合它的背景來看。脫離了背景看問題,很難得出客觀的結論,精神激勵和物質鼓勵,要根據物質基礎的條件可行來做選擇。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