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相對論》的質速關係

2021-01-21 弦中子

愛因斯坦最大貢獻可能就是他提出的《相對論》和他的質能方程,《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建立了相對時空,愛因斯坦認為時空是一體的,時間和空間密不可分,時空不具有共享性和統一性,對於不同速度的物體時空是不同的:如果物體的運動速度不斷增加,他的空間就會不斷縮小,時間就會不斷膨脹。

我們可以這樣形象理解:當你步行的時候,你只會覺得村子小,當你有自行車的時候,你會覺得鎮子小,當你有小汽車的時候,你會覺得城市也很小,當你有飛機的時候,你會覺得省也不大,當航空員飛往太空的時候,他會覺得地球也很小,這就是說你的速度快的,你的空間好像變小;你之前步行需要三天的路,騎自行車一天就到了,之前你騎自行車三天的路,開小車一天就到了,之前你開車三天的路,坐飛機一天就到了,你的一天變成了27天,所以速度越快,你就覺得時間好像膨脹了。

這是《相對論》的尺縮鍾慢效應,這個效應在觀察μ介子的時候得到驗證。《相對論》還有一個結論是關於質速關係的:物質的質量不是固定不變的,物質的運動速度越快,質量會越大,光速是宇宙的極限速度,當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物質的質量會達到無窮大。在測量加速運動電子的荷質比的時候確實發現了電子的質量增加現象。

然而,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地方應該還是他發現了質能方程E=mC^2,將質量和能量等價,愛因斯坦認為這個方程的物理含義是:物質的總能量等於物質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物質所有能量之和是不變的。愛因斯坦雖然得到這個方程,然而更深層的原因愛因斯坦並不知道,為何這樣講?根據《相對論》的質速關係,物質的質量會隨速度變化而變化,所以質量的質量不是一個定值,質能方程右邊質量m就是個變數。右邊是個變數,左邊自然也是個變數,所以物質的總能量就不可能不變,這意味著物質的總能量不是個定數。

當然,愛因斯坦也有自己的解釋:質能方程中的質量是物質的靜質量,即物質靜止時候的質量,運動是絕對的,靜止也是相對的,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物質的速度就不一樣,這樣質量還是個變數,這就與物質的總能量守恆矛盾。

原因在哪裡?那是因為愛因斯坦並不知道質能方程右邊mcc的深層物理含義,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三個字母的含義。物質的運動速度可以化簡成兩種速度,一種是內部的自旋速度,我們叫旋速U;一種是整體運動的平進速度,我們叫進速V。我們知道宇宙是無限大的,根據分形原理和旋渦理論,物質的速度會漸層疊加,最終都會達到宇宙極限速度:光速,即U^2+V^2=C^2,旋速和進旋分別是光速的正弦值和餘弦值。

物質的總能量的真實含義就是物質的質量乘以旋速再乘以進速:

進而我們可以得到下列關係:

從關係中可以看出:當旋速和進速等於C/√2時,物質的質量達到最小值,質能方程此時可以寫成E=mC^2,所以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只是速度在C/√2時的特定值。同時,我們可以看出,速度在0到C/√2時,質量隨著速度的增加而減小,速度在C/√2到C時,質量隨著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新的質能方程右邊是三個變量,這樣就確保了方程左邊的總能量保持不變。

從質程方程我們還可以計算出物質的動量和動能以及內能之間的關係:

由此可見:物質的動量隨速度增加成正割函數增長,而非線性增長;物質的動能隨速度增加成正切函數增長,也非線性增長。更明顯的是,物質的速度不但達不到光速,也不可能靜止,達到光速或絕對靜止,物質的質量都將達到無窮大。

至此,我們得到了新的質能方程和新的質速關係,如何驗證呢?很簡單,我們不需要更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因為我們已經驗證了電子的速度在C/√2(約為0.7倍光速)之後,電子質量隨著速度增加而增加,我們只需要驗證電子的質量在速度低於C/√2時的變化。所以不是給電子繼續加速,而是給電子減速。

這裡有個非常關係的問題,傳統觀念認為,電子所帶電荷是電子的內稟屬性,是不變的。根據我們的原子模型,物質所帶的電荷是其自旋產生的粒子極化效應,即自旋速度決定了物質的電荷量,旋速越快,電荷越強;進速越快,電荷越弱。所以我們只測量電子的荷質比並不能證明電子的質速關係,需要同時測量動量和動能的變化。當然科學家如果有直接測量電子質量的方法是最理想的。

這個理論找到質能方程的真正物理含義,修正了質速關係,同樣產生尺縮鍾慢效應,並且可以很好的用來解釋微觀世界的量子行為,與量子力學融為一體。用來解釋《相對論》時不會產生外婆悖論,用來解釋量子糾纏時不會出現薛定萼的貓。

相關焦點

  • 為何相對論沒得諾貝爾獎?原來是愛因斯坦天書般的理論無人能懂!
    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提出了哪些天書一般的理論?種花家在這裡要提醒一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分別於1905年和1916年發表,廣義不是狹義的修正,而是補充與擴大!1.狹義相對論中的理論:質量與能量的關係:質能方程質量與速度的關係:質速關係速度與時間的關係:時間膨脹
  •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得諾貝爾獎?是相對論的價值太低嗎?
    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他曾因為解釋了光電效應,而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我們更加熟悉的,應該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奇怪的是,相對論卻沒有讓愛因斯坦再次得到諾獎,是因為相對論的價值不配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 相對論到底有多顛覆我們的認知?為您帶來最詳細的解讀(上)
    這位「外星人」用他的「奇思妙想」對牛頓定律進行了更科學的修正,並且嚴重的衝擊了牛頓定律框架下的「絕對時空觀」,愛因斯坦的這種「奇思妙想」就成了後來的「相對論」。這個顛覆又晦澀的理論,過了一百多年,直至今日還是有不少朋友對它迷惑不解,今天阿怪就試著為大家解開這其中的奧妙。
  • 怎樣理解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簡析
    狹義相對論主要是解決麥可遜-莫雷實驗中得到的光速各向不變的結果裡的速度疊加矛盾的。,根據狹義相對論速度疊加公式,速度疊加並不再是1+1=2,而是1+1<2。相對論的速度疊加公式最終愛因斯坦根據新的速度疊加公式和動量公式推導出質量膨脹公式,也稱為質速關係
  • 量子糾纏和相對論真的是矛盾的嗎?
    這個和愛因斯坦相對論光速在宇宙中速度最大明顯相矛盾的,也是和相對論鄰域概念【相對論認為經典萬有引力的超距作用是不存在的,物體首先影響周圍空間,並且這種影響以光速一步一步是向外傳播,然後影響空間中存在的別的物體】是格格不入的。對量子糾纏的解釋,愛因斯坦試圖把問題簡單化,並且和相對論不矛盾。
  • GPS衛星為何會用相對論去修正時間?但最常見的解釋卻是錯誤的
    對科學領域抱有興趣的各位讀者,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這樣一條科普知識:GPS衛星在運作時,衛星時間與地面時間有差異,而產生差異的一部分原因需要用到相對論去解釋,也就是說GPS存在一個相對論時間修正項。
  • 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相對論》會被推遲多久才提出?
    牛頓力學,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都是基於時代背景的。沒有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發現應該會推遲5~10年,而廣義相對論可能就推遲的時間比較長了,我認為這個尺度應該是10~50年。但絕對不會超過50年,至於原因,我在會在文中陳述在愛因斯坦之前,光速不變已經被麥克斯韋所預言,此後還有索菲水流實驗,麥可遜莫雷實驗,以及馬赫對牛頓力學的批判。
  • 為什麼愛因斯坦、相對論永遠正確
    因此相對論不能錯,不可能錯,必須絕對正確,永遠正確。任何反對相對論的聲必須被淹沒,任何反對相對論的學者必須在學術圈中消失。華爾街資本現在已經做到這一點,已經把相對論貼上聖經的標籤,不同的只是它用數學的符號寫成。許多物理學者認為相對論不可能是錯的,比如相對論給出質能關係是原子能的理論基礎,能以非常高的精度計算出氫原子精細結構和原子反常磁矩。因此對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反對相對論不可理解。
  • 如何理解「磁場就是電場的相對論修正」這句話?
    事實證明,狹義相對論自動包含在麥克斯韋的方程中。事實上,愛因斯坦通過仔細觀察和理解麥克斯韋方程發現了特殊相對論。因此,使用相對論形式的麥克斯韋方程,我們可以弄清楚如何將電場和磁場從一個參考係數學轉換為另一個參考系。
  • 為什麼「洛倫茲變換」對「狹義相對論」來說是如此重要?
    在前面幾期文章中,我們多次談到了洛倫茲變換,並且利用「時間膨脹」公式,「長度收縮」公式和「質速關係」式量化計算出,到底運動的物體時間變慢多少、長度收縮多少以及質量變大多少。我們知道狹義相對論裡面,描述一個物體當前的狀態有四個量(x,y,z,t),x,y,z當然就是長、寬、高,t是時間,所以一個參考系裡面,描述物體狀態就用這四個量。但是參考系可以多個,不同參考系下看同一個物體,這四個量有所不同。
  • 量子糾纏速度比光速快萬倍違反了相對論嗎?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根據科學界數百年積累的實驗數據和理論,通過質速關係,論證了真空光速是我們世界最快速度,是物質運動速度的天花板,無法突破;並且通過洛倫茲變換完美揭示了真空光速不變、光速恆定、光速不可疊加原理,使光速成為現代物理學的一個最重要常數,也是最重要的一根支柱。
  • 《相對論》又錯了,宇宙大小計算結果與實際觀測不符
    根據《相對論》,物質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否則質量會達到無窮大,也就是說宇宙中所有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假如宇宙足夠大,最遠的天體速度無限接近光速,那它離宇宙中心有多遠?問題出在《相對論》的質速關係,質量不會隨速度增加而達到無窮大。根據本人的《廣義場論》:速度在0到C/√2倍光速是質量隨速度增加而增加,速度在C/√2時,物質質量達到最大值,速度在C/√2到C之間,質量隨速度增加而減小,速度達到C時,質量為零(具體推理過程請參考《廣義場論》)。
  • 相對論中,速度越快質量越大,「多的質量」怎麼來的?(猜想篇)
    相對論,是關於時間,空間和萬有引力的理論,主要創立者是愛因斯坦。相對論是20世紀物理學最偉大的理論之一,它顛覆了人類的部分常識,重塑了我們的世界觀,提出了「四維世界」等全新概念。微觀上,相對論的提出,產生了量子力學這一物理分支;宏觀上,相對論的提出,為宇宙學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 相對論有沒有可能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
    不但相對論,任何科學理論都有可能是錯誤,這是源於科學理論必須具備的性質——可證偽性。可證偽性顧名思義就是可被證明為錯誤的。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基礎假設就是光速不變。其中蘊含了信息傳遞不能超光速,如果這個基礎假設被推翻,狹義相對論就是錯誤的了,因為它整個理論體系是從一個錯誤的假設裡推論出來的。
  • 但為什麼不違背相對論?
    前有麥克斯韋的方程組暗示著光速不變,中間有邁克耳遜莫雷實驗給予的實驗支持,最後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提供的理論驗證。可以說,在現代人的心中光速不變是亙古規律,光速極限也是永恆概念!筆者做了這麼多年科普,自然明白光速極限在讀者心中難以撼動的地位。但我深知,讀者對光速還有很多誤解。光速不變必須要加一個限定詞才能嚴格成立!
  • 狹義相對論成立的前提條件,竟然無法證明?
    我們通過前面的幾期文章,詳細談到了狹義相對論的核心思想,同時也通過量化方式給出了長度收縮公式,時間膨脹公式和質速變換公式。但是大家通過理解相對論的發現過程,你是否發現一點:那就是相對論成立的前提條件無法證明!這是怎麼回事呢?
  • 狹義相對論到底是什麼意思,給大家一個具體的解釋,幾分鐘就明白
    具體的情況是在狹義相對論中,此時兩個人的光速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光速的速度並沒有變快或者變慢,這就是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最令人感到驚奇的一點,因為愛因斯坦將光速恆定在一個速度上,所以任何時候光速是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的,這點就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個宗旨。
  •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附推翻狹義相對論簡易教程
    相對論是否面臨被推翻?你如果說即將推翻廣義相對論我還可能舉半隻手,但推翻狹義相對論?你生活是不是有什麼不如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廣義相對論的困境我說推翻廣義相對論可能會舉半隻手是因為目前廣義相對論似乎確實存在問題,不說在微觀下與量子力學不和諧,就說在宇觀尺度上觀測結果也與廣義相對論不太協調,星系外圍恆星公轉速度異常和幾十億年前宇宙膨脹異常加速都是作為宇宙學基礎理論的廣義相對論無法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