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6大速度,人類僅僅達到第三,達到第六可以飛到宇宙邊緣!
現在通過科普大家都知道宇宙速度是指物體擺脫重力的速度。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達到了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並且正在與第三宇宙速度作鬥爭姑且算達到了,但這並不是極限。雖然第六宇宙速度無法達到,但科學家們幾乎已經得出結論,第六宇宙速度在理論上比光速快,可以從整個宇宙中分離出來。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一個物體在靠近地球表面的圓周上運動的速度。它也是人造地球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和最大繞行速度,速度是7.9公裡/秒,這也是最小理論發射速度和最大圓形軌道速度。此時,衛星的動能是重力勢能的一半。請注意,第一宇宙並沒有說明地球自轉的初始速度,所以它可以節省一些能量向東發射。這是因為地球的轉速不大,不同緯度的線速度也不一樣。
第二宇宙速度是指一個物體繞太陽飛行並完全不受地球引力束縛而離開地球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速度是11.2千米/秒,由第一宇宙速度發射的探測器繞著地球靠近地面旋轉;速度越高,它飛得越高,變成橢圓形軌道,但最終它會回來;到了第二宇宙速度,我們可以說再見,速度越慢,但不會回到初軌。第二宇宙速度發射的衛星動能等於重力勢能,所以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根號的兩倍。
第三宇宙速度是從地球發射的物體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為16.7公裡/秒。飛出太陽系的速度,要達到這個速度,你可以告別太陽系,擁抱星海。請注意,第三宇宙的速度包含在地球自轉的初始速度中。地球公轉的速度相當可觀。如果不包括在內,僅僅依靠化學火箭的硬推進是不夠的。
所謂第四宇宙速度是指發射到地球上的物體擺脫星系引力束縛飛出星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約為110-120公裡/秒,指的是銀河系大部分地區所需的導航速度。如果我們充分利用太陽系圍繞銀中心的旋轉速度,最小導航速度可以是82千米/秒,因為人類對銀河系知之甚少,而且星系的質量和半徑無法確定,形成一個共同的理論需要很長時間。
第五宇宙速度是指宇宙飛船從地球飛出星系團的最小速度,因為星系團的半徑和質量沒有足夠精確的數據,所以不可能準確知道數據的大小。科學家估計星系團的大小約為500萬至1000萬光年。根據這個計算,它將需要1500-2250公裡/秒才能飛走。雖然這個速度還沒有達到人類科學發展的當前水平,但要達到這個速度至少需要幾百年。
假設宇宙邊界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那麼離開宇宙進入另一個世界所需的最低速度是多少?第六宇宙速度的概念產生了。當宇宙飛船以這種速度在地球上發射時,它可以脫離整個宇宙的重力。因為宇宙的總質量還沒有被測量,所以沒有精確的數值。
但是根據這個理論,第六宇宙的速度將會比光速更快,人類探索宇宙的最終結果是人類可以隨時擺脫宇宙的速度,了解宇宙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只要人類繼續發展,這一目標終將實現。唯一的問題是人類能否堅持到那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