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榕——認識海南植物(56)

2021-02-10 茂森大叔

大果榕

大果榕又叫饅頭果,因其果實圓潤,扎堆樹上而得名。其還有別名大無花果,大木瓜,木瓜榕等。大果榕在海南主要作為行道樹種植。其果實可入藥治療脫肛。但雄株果實果肉乾燥不可 食。四幅照片均攝自五指山山水綠世界樓盤,第一幅照片我在小橋上,大果榕樹根在橋下。



百度百科

大果榕(學名:Ficus auriculata Lour.)是桑科、榕屬喬木或小喬木,高4-10米,胸徑10-15釐米,榕冠廣展。樹皮灰褐色。葉互生,厚紙質,廣卵狀心形,長15-55釐米,基部心形。榕果簇生於樹幹基部或老莖短枝上,大而梨形或扁球形至陀螺形,紅褐色。雄蕊2,花葯卵形,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大果榕分布於印度、越南、巴基斯坦。中國分布於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羅甸)、四川(西南部)等。耐旱耐寒,對土壤和氣候條件要求不嚴,在輕壤、粘壤、沙壤,甚至鹽鹼地上都能生長。
大果榕嫩枝葉可作蔬菜,果實可作水果;還可作家畜飼料;是優良的庭院綠化觀賞植物;果實曬乾後可藥用,性味甘,微溫,有催乳,補氣,生血之功效。

中文名
大果榕
學名
Ficus auriculata Lour.
別稱
饅頭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2020-4-6 16:07:46補充圖文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茂森大叔」

相關焦點

  • 手繪濃綠碧亮的大果榕
    大果榕為桑科榕屬的植物。大果榕又名為饅頭果、大無花果、大木瓜等,分布於四川、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多生長於低山溝谷潮溼雨林中,喜高溫溼潤氣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大果榕是如何完成的吧。準備繪畫工具:水彩顏料、毛筆、棉漿水彩畫紙、畫板畫架、調色盤、清水、餐巾紙等等第一步:畫枝幹用毛筆蘸取黑褐色塗抹出枝幹,枝幹有結節的位置筆鋒需頓一下。(如下圖)第二步:畫果實用溼潤的毛筆蘸取黃綠色畫出果實的大致輪廓。果實的頂端位置留出一小丁點白色。
  • 芒萁——認識海南植物(13)
    芒萁一種在海南常見的植物,又被稱為狼萁,鐵狼萁,是一種裏白科的蕨類植物。
  • 魚尾葵——認識海南植物(19)
    魚尾葵 這種植物在海南到處都有,有的可長到兩層樓房高。相關植物還有蒲葵,老人葵,長穗魚尾葵,絲葵等。那些在海南也有。
  • 香龍血樹——認識海南植物(65)
    喬木狀或灌木狀植物,在原產地可高達六米以上。莖粗大,有分枝,樹皮灰褐色或淡褐色。香龍生南國,高雅何其多。這種植物在海南也常見。是觀賞植物的新星,它的葉片寬大,看起來格調高雅,充滿了南國情調。它的花語是:堅貞不屈,堅定不移,長壽富貴,吉祥如意。原產美洲的加那利群島和非洲幾內亞等地,中國已廣泛引種栽培。該種性喜高溫高溼及通風 良好環境,較喜光,也耐陰,怕烈日,忌乾燥乾旱,喜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 直立山牽牛——認識海南植物(36)
    這種花在海南亦很多見。多種在樓盤背陰處的院落裡。因為它喜高溫、高溼、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又較耐陰耐旱。而海南絕大多數的地方符合它的生長條件。比如五指山在海南屬於半溼潤山地氣候,非常適宜直立山牽牛生長。這兩幅照片攝自五指山山水綠世界樓盤,靠山背陰處,一、二圖相隔三個月。均枝繁葉茂花新鮮。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近年來,多位植物學家相繼編著出版《海南及廣東沿海島嶼植物名錄》、《南沙群島及其鄰近島嶼植物志》、《海南植物物種多樣性編目》、《海南植物名錄》等書,對《海南植物志》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但都囿於無圖或少圖。《走進神秘的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植物本草圖鑑》和《海南吊羅山野生植物彩色圖鑑》,填補了海南野生植物彩色圖鑑的空白,但這兩本書區域性很強,收載的種類不多。
  • 水鬼蕉——認識海南植物(68)
    水鬼蕉這種植物在海南樓盤裡十分多見,葉子翠綠,油光鋥亮,繁茂非常,綠得醉人。
  • 龍舌蘭——認識海南植物(18)
    龍舌蘭這種植物在海南樓盤裡也很多,一般情況下沒有中間這根像杆子般的花莖,只有在開花前從中心長出,且生長迅速,可高達10餘米。
  • 紅花檵木——認識海南植物(84)
    可見這種植物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這種植物在海南也很多,多用來美化庭院公園,街道隔離帶。又名:紅繼木、紅梽木、紅桎木、紅檵花、紅梽花、紅桎花、紅花繼木,為金縷梅科、檵木屬檵木的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暗灰或淺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紅褐色,密被星狀毛。葉革質互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cm,先端短尖,基部圓而偏斜,不對稱,兩面均有星狀毛,全緣,暗紅色。
  • 朱槿——認識海南植物(34)
    對於我們這些在海南過冬的老候鳥們是不會幹這種不招人待見的傻事兒了。第一圖拍攝於五指山山水綠世界樓盤。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原產地為中國。在西晉時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狀》中就已出現朱槿的記載。花大色豔,四季常開,主供園林觀用。在全世界,尤其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有種植。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海南蕨類植物》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是繼《海南植物志》(陳煥鏞等1964),《海南植物圖志》(楊小波等,2015)之後的又一部關於海南蕨類植物的專著。該著作由上海辰山植物園嚴嶽鴻博士和周喜樂等人領銜完成。《海南蕨類植物》信息豐富,圖文並茂。對海南蕨類植物的分布和珍稀程度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推送選取其中的前言部分的主要信息,介紹海南蕨類植物的研究歷程以及目前多樣性和分布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近年來,多位植物學家相繼編著出版《海南及廣東沿海島嶼植物名錄》、《南沙群島及其鄰近島嶼植物志》、《海南植物物種多樣性編目》、《海南植物名錄》等書,對《海南植物志》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但都囿於無圖或少圖。《走進神秘的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植物本草圖鑑》和《海南吊羅山野生植物彩色圖鑑》,填補了海南野生植物彩色圖鑑的空白,但這兩本書區域性很強,收載的種類不多。
  • 龍船花——認識海南植物(59)
    龍船花又名英丹、仙丹花、百日紅,為茜草科、龍船花屬植物。植株低矮,花葉秀美,花色豐富,有紅、橙、黃、白、雙色等。株形美觀,開花密集,花色豐富,是重要的盆栽木本花卉。在中國廣西省南部,人們習慣稱它為水繡球。龍船花花期較長,每年3-12月均可開花。    龍船花原產中國南部地區和馬來西亞等國家,是緬甸的國花。在17世紀末被引種到英國,後傳入歐洲各國。植株低矮,花葉秀美,花色豐富,終年有花可賞。
  • 五椏果——認識海南植物(39)
    海南人說熟了可食。問其味道,又說不知道。看來他們也沒吃過。或我問的人他沒吃過。又請教當地人,說:很淡的水果味兒。這種樹在海南也很多,多種在大院或樓盤內的人行道旁。這幅照片攝自五指山山水綠世界樓盤。百度百科五椏果(學名:Dillenia indica Linn.)是五椏果科五椏果屬植物,常綠喬木,常綠喬木,高25米,胸徑寬約1米,樹皮紅褐色;嫩枝粗壯,有褐色柔毛。葉薄革質,矩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先端近於圓形,有長約1釐米的短尖頭。花單生於枝頂葉腋內,花梗粗壯,被毛;萼片5個,肥厚肉質,近於圓形。
  • 豔山姜——認識海南植物(24)
    豔山姜這種植物在海南的樓盤裡特多見,是非常好的綠化美化環境植物。
  • 王棕——認識海南植物(11)
    這種植物在海南街道,農村,樓盤裡很多見,樹身非常像飛彈上面裝飾了偽裝。單獨一棵不太好看,對稱排列在大門口或水池旁,看起來整齊大方,甚有氣勢。這三幅照片攝於五指山山水綠世界樓盤,五指山衝山路。
  • 那些以海南地名命名的植物
    翻開植物分類學著作,或者徜徉在植物園中查看植物銘牌,我們常常可以發現許多以海南命名的植物,或者帶有「hainan」字樣拉丁學名的植物。在《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一書中信手翻來,也時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植物。 「海南島是我國最大的全熱帶島嶼,島上有我國最大的熱帶森林,植物資源極為豐富。」
  • 海南周刊 | 海南大多數珍稀保護植物具有多種用途
    海南周刊|憶瓊劇名師蘇炎娣:印尼歸僑痴迷地方戲 潛心創作瓊劇音樂  海南周刊| 剪紙藝人歷時7個多月創作巨幅剪紙 展現美好新樂東  海南大多數珍稀保護植物具有多種用途  植物王國裡的古老精靈  海南蕨類植物。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珍稀瀕危植物知多少?
    海南島植物組成種類不僅豐富且富於熱帶性,古老植物保存較多、又加上是典型的島嶼環境,因此珍稀瀕危植物種類眾多。  海南,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植物資源尤其令人嘆為觀止。古人云:「欲求名材香塊者,必於海之南也。」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梁淑雲認為,海南島植物組成種類不僅豐富且富於熱帶性,古老植物保存較多、又加上是典型的島嶼環境,因此珍稀瀕危植物種類眾多。
  • 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恢復之路 猿來一線牽
    從不足10隻到5群33隻,過去的幾十年間,海南林業部門、保育組織及周邊社區通過成立監測隊、栽種猿食植物、強化科研力量等一系列努力,幫助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實現穩定增長,也讓這群雨林精靈在霸王嶺雨林的居住空間變得愈發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