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寫道: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拒,攫鳥不搏。大意意思是說,嬰兒不會受到毒蟲的蟄咬,也不會遭到猛獸和攫鳥的攻擊。猛獸不吃人類嬰兒的現象,似乎不止一次被人遇到過,曾發生在印度著名的「狼孩事件」,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可是問題來了,當野狼遇到人類嬰兒時,為何不直接吃掉,反而將其撫養長大?動物學家們經過不斷研究,終於有了結論。
據悉,世界上的狼孩已經有10多個,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數印度的那兩個狼孩了。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的米德納波爾,當地人經常能看到「神秘生物」出沒於城鎮附近的森林,一到晚上,就有兩個走路「像人的怪物」跟在3隻大狼後面,還時不時地發出嚎叫。人們本以為那是種新型生物,可是當人們打死大狼之後發現,她們只是兩個人類的小女孩。
於是,人們馬上將她們送到鎮上醫院救治,等她們的狀態稍微平穩之後,醫生們才仔細打量她們。其中,年齡較大的女孩有七八歲,年齡較小的女孩只有2歲左右,她們的壽命都不長,在1929年之前便相繼死去。狼孩事件帶給人們的衝擊是巨大的,很難想像,為什麼野狼會撫養人類孩子?對此,全世界的動物學家們都投入了調查之中。
由於狼孩從小在狼的身邊長大,所以他們的習性也和狼一樣,白天躲藏,夜間潛行,不但怕火和光,甚至還怕水。另外,狼孩們從來不吃素食,生肉才是他們的最愛,而且他們不會用手拿,只知道放在地上用牙齒不斷撕咬。關於語言,狼孩們也許會「狼語」,但是絕對不會人類語言,也沒有感情,學習能力也比較差,學會直立行走往往需要幾年時間。
經過十幾年的觀察,動物學家們終於發現了狼「大發善心」的原因。第一,狼收養人類嬰兒的情況,是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只有在非飢餓狀態下,並且正處於哺乳期的狼,遇到人類嬰兒時才不會直接吃掉。第二,人類嬰兒會本能地將狼視為母親,從而岀現吮乳行為,由於狼感覺不到危險,又受到嬰兒吮乳行為的引導,所以會產生「護幼行為」,並將人類嬰兒「視同己岀」。
第三,狼是結群的「社會性」動物,兼「母系社會」,如果狼崽夭折了,母狼便會悲痛欲絕,甚至不吃不喝,如果此時恰好遇到人類嬰兒,母狼很可能會母性爆發,不捨得吃掉小孩。第四,嬰兒出生時味道是純淨的,狼能辨別羊水的味道,感覺不到危險。因此,種種條件相加,便會使狼最終放棄吃掉嬰兒,從而將其撫養長大。長此以往,人類嬰兒身上也會沾染狼的唾液、糞便等氣味,更會讓狼相信他們是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