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將嬰兒置於「視覺懸崖」邊沿時,寶寶的答案讓人意外

2021-01-08 騰訊網

文/育兒日記360

(本文由育兒日記360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及分享)

每個新出生的寶寶,宛如一張白紙,似乎什麼都不懂,但是他們是真的什麼都不懂嗎?而這也引發了很多專家的關注。

這些年來,關於孩子各種研究的課題以及實驗報告,可謂是層出不窮。很多專家對於孩子,尤其是剛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們非常感興趣,透過他們就可以研究到我們人類最根本的因素。

此前針對嬰兒做的一期科學實驗,最後的實驗結果,幾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這一科學實驗就是「視覺危機」。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之前進行過這一科學實驗。本期話題:科學實驗: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邊沿時,寶寶的答案讓人意外!

他們特意布置了一個類似於懸崖的場景,在平穩的桌子上設置了一個人造懸崖。並且在懸崖上面放了一塊透明的玻璃,把孩子放在懸崖邊沿,玻璃下面就是深深的懸崖底。看看孩子到底會不會選擇,視而不見的爬過去?

很多人對此實驗也非常的感興趣,大多數人認為剛剛學會爬的小寶寶,能知道什麼是危險啊?肯定會直接爬過去。但是寶寶們的答案,卻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不到5個月的寶寶,雙眼一直都是注視著媽媽。當聽到對面媽媽的呼喚時,孩子會選擇直接爬過去。但是爬到懸崖邊的時候,明顯會猶豫遲疑一會兒。

而6個月以上的寶寶,剛爬到懸崖邊就會直接停止前進,有的寶寶任憑媽媽如何呼喚再也不肯往前爬。有的則會東張西望,並且下意識地避開危險的地方,選擇一條自己認為安全的路徑過去找媽媽。

新生寶寶的這一做法很快就引發了很多人的熱議,而這一實驗的結果也證明了孩子的視覺發育的重要和與生俱來的危險感知。

寶寶的視覺發展,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一、不到5個月的寶寶

首先新生兒階段小嬰兒,視力是非常差的,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孩子視力僅僅只有0.01~0.02,滿月之後也基本在0.05~0.1之間。

漸漸到三四個月左右時,孩子才能看清楚一些。雖然依舊發育不完善的他們,眼睛已經可以追著看物體的移動了。

二、6個月以後的寶寶

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孩子的視力也在突飛猛進的發育。半歲的小寶寶,視力發育已經基本抵得上成人了。不僅是能夠看到一些細小的東西,他們也擁有了手腳以及身體的相互平衡感。

但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視覺發展的關鍵期,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在這個年齡階段,不要讓孩子經常看一些電子產品,對眼睛傷害較大的手機和iPad等等。

其實,寶寶視力的發育,也會反映出孩子們身體各項機能的具體情況。

作為寶爸寶媽們,要如何才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孩子視力的良好發育呢?

1、注意避免外傷

0歲到1歲期間是最為關鍵的,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好好保護孩子,不能夠讓孩子用眼過度以及讓眼睛受到外傷。

由於這個年齡階段,是孩子的視力發育的關鍵期。父母的我們,更應該要注意細心地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孩子養成健康用眼的好習慣。為今後擁有良好的視力,打下很好的基礎。

2、避免輻射對眼睛造成傷害

長時間的看電子產品會對眼睛造成極大的傷害,如今有部分父母給孩子購買了很多的電子早教產品。孩子都還不會說話時,就帶著幾個月的寶寶長時間的觀看這些電子產品。

有的家長甚至於是左手抱孩子,右手耍手機,或者抱著寶寶一起看電視,不知不覺中也導致孩子遭受到了視覺輻射。這種長期的輻射對於寶寶的眼睛傷害是非常大的,甚至會讓孩子形成散光、斜視等等嚴重後果。

3、避免遮擋孩子的視線

育兒專家建議,孩子的嬰兒床上不能夠掛太多可愛的物件,避免孩子長期朝著一個方向去看,影響視力發育。而且太多的物品也會遮擋孩子的視力範圍,使孩子無法經常往遠處看。

想要讓孩子的視力發展得更好,作為父母要避免經常遮擋孩子的眼睛。而且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看看遠處,對孩子的視力發育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3延伸閱讀:連續誇讚50天的女孩,前後容貌大變化,良好的教育堪比整形

保護孩子的視力是父母的責任,你還知道有哪些保護孩子視力的方法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告訴大家你的經驗和建議。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他敢不敢直接爬過去?美國專家給出答案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剛出生的寶寶,單純的就像一張白紙。正是因為如此,寶寶的言行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特別是一些研究學者們,他們對寶寶的一舉一動,可是充滿了興趣。「視覺懸崖」實驗也是因此而來。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嬰兒會直接爬過去嗎?
  •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寶寶會毫不猶豫地爬過去嗎?結果大開眼界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寶寶會毫不猶豫地爬過去嗎?結果大開眼界縱覽世界美景,細品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視覺懸崖其實就是一種深度視覺的實驗,主要測試的對象是嬰兒,後來也被人們稱為是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是成年人對於一些事物都有一定的判斷力。那麼不會講話的嬰兒看到一些有視覺偏差的東西,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在國外,就有人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那麼寶寶會毫不猶豫的爬過去嗎?結果大開眼界。實驗結果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現在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嬰兒會直接爬過去嗎?結果出乎你的意料
    兜媽愛叨叨 兜媽愛叨叨 今天剛出生的寶寶,單純的就像一張白紙。正是因為如此,寶寶的言行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特別是一些研究學者們,他們對寶寶的一舉一動,可是充滿了興趣。「視覺懸崖」實驗也是因此而來。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嬰兒會直接爬過去嗎?
  •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嬰兒會毫不猶豫爬過去嗎?看完漲知識了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嬰兒會毫不猶豫爬過去嗎?看完漲知識了人在不斷成長的過程當中,對周圍的事物感知會存在一定的變化,就拿嬰兒來說,他們的感知跟成人有一定的差別,那如果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去嗎?看完長知識了,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嬰兒會毫不猶豫爬過去嗎?看完真是長知識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嬰兒會毫不猶豫爬過去嗎?看完真是長知識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寶寶的發育,為了更好的了解嬰兒的發育過程,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兒童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叫做視覺懸崖實驗,就是將嬰兒放在世界懸崖上,觀察嬰兒會毫不猶豫爬過去嗎?
  • 國外專家讓嬰兒挑戰「視覺懸崖」,他們會爬過去嗎?結果很意外
    我們都知道,剛出生的嬰兒就像是一張乾淨的白紙,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任何東西都充滿了好奇,一直在不斷學習著。不過是有很多人好奇,嬰兒是否從小就對危險具有感知能力?這不,國外就有一專家讓嬰兒挑戰「視覺懸崖」,他們會爬過去嗎?結果很意外!在實驗之前,這位美國專家是跟孩子的父母保證,實驗是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是很安全的。為了讓他們信服,他是先讓自家的小孩去參與。
  • 【知識辨析】視覺懸崖實驗!
    沃克和吉布森沃克和吉布森的視覺懸崖實驗是進行一項旨在研究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的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這樣,眼睛看上去像懸崖一樣。
  • 世界著名的「嬰兒視覺懸崖實驗」是如何誕生的|MMK父母學堂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女心理學家埃莉諾·吉布森做了一個她平生 「最有意思的實驗」:將36個嬰兒放在一張大桌子上爬,最後結果是只有3個嬰兒敢於
  • 心理學實驗|視覺懸崖實驗
    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設計首創的視覺懸崖是一種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如果你想找到動物或人在發展過程中獲得深度知覺的關鍵點,一種方法是把他們放在懸崖邊上,看他們能否使自己不掉下去。這個建議十分可笑,因為從理論上說,這可能傷害到無法知覺深度(特別是高度)的被試。
  • 美國專家讓嬰兒在「視覺懸崖」上爬行,寶寶會怎麼做?父母要明白
    雖然有一些網友比較排斥這種行為,認為這對孩子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隱患;但是也有一些網友十分的認同父母們鍛鍊孩子的作法,能夠讓孩子變得勇敢,同時也能夠幫助孩子克服恐高……對於讓孩子是否進行「恐高實驗」,網友們有著各自的想法與思慮,而關於這方面,美國專家曾專門早選一些嬰兒進行了一個「視覺懸崖」的實驗。
  •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嬰兒會爬過去嗎?看完真是長知識
    將嬰兒放在「視覺懸崖」上,嬰兒會爬過去嗎?看完真是長知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一個孩子可以說是整個家庭中的開心果,他們經常會給整個家庭中帶來不少樂趣,所以很多家庭都會逗逗孩子,看一下他們到底會做出怎樣有趣的事情。
  • 美國專家讓嬰兒在「視覺懸崖」上爬行,嬰兒會直接爬過去嗎?
    美國專家讓嬰兒在「視覺懸崖」上爬行,嬰兒會直接爬過去嗎?著名的「視覺懸崖」實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作為近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之一,這項實驗向我們證明了新生嬰兒對深度視覺的感知,新生嬰兒純潔的像張白紙。
  • 最萌心理學實驗——視覺懸崖
    1960年,美國心理學家埃莉諾·吉布森和沃克進行了一項研究嬰兒深度視覺的實驗——"視覺懸崖",這一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 月子中心小課堂:情緒的社會性參照——視覺懸崖實驗
    月子中心小課堂:情緒的社會性參照——視覺懸崖實驗社會參照性是嬰幼兒與成人之間主動的情緒交流活動,它包括表情聲音和姿勢的信息,是嬰幼兒在環境變化當中的一種自我調節的過程,社會性參照是有意的搜尋他人的情感信息,以幫助解釋我們自己不確定的環境和世界的含義
  • 專家讓嬰兒在「視覺懸崖」上爬行,嬰兒會爬過去嗎?網友:太殘忍
    其實並非如此,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朦朧的記憶,而一些小嬰兒在兩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對身邊的事物逐漸感興趣了,他們通常會通過觸摸來感受到身邊的事物,在美國就有這樣一組團隊,在觀察到嬰兒逐漸對自己身邊事物感興趣的時候,他們就想探知在嬰兒的腦海當中,對於深度是否有理解,並且這組科研團隊製作了視覺懸崖,通過嬰兒在視覺懸崖上爬行,來驗證嬰兒對深度的理解。
  • "視崖"實驗:媽媽的一個微笑助孩子穿過一片火海
    你知道母親對於寶寶有多重要嗎?你又知道母親的一個笑容給予寶寶的力量是多麼強大嗎?最近很火的韓國版「視覺懸崖」,一起來感受下母親微笑的力量吧!通過實驗一起來感受一下吧。韓國一個電視節目設計了一個環節,在一個視覺懸崖環境中,讓孩子和媽媽處在「懸崖」的兩邊,看看孩子究竟是否可以戰勝心中的恐懼,成功通過視覺懸崖。■實驗開始了......■第二輪實驗,這次媽媽露出了笑容......
  • 常考的心理學實驗(五)雙生子爬梯、量杯實驗、功能固著實驗、視覺懸崖實驗......
    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說明了格塞爾認為在人的身心發展過程中,遺傳起決定作用,他是遺傳決定論的代表人物。定勢(即心向)是指重複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在定勢的影響下,人們會以某種習慣的方式對刺激情境作出反應。
  • 視覺懸崖(VisualCliff)與吉布森的直接或生態知覺理論
  • 觀看文章內容,父母肯定想知道答案
    帶著這些問題,兒科醫生格迪·辛格(Gerdi Singh)博士邀請了世界各地著名學校的心理學家和200多名嬰幼兒進行了一系列精彩的科學實驗,揭示嬰幼兒在最初兩年中不可思議的心理發展和變化。英國廣播公司將這些研究製作成了一部三集的紀錄片《童話的世界》。
  • 寶寶有多聰明?《科學》:嬰兒能夠用「分離性三段論」進行推理
    很多人會想到語言邏輯,通過語言能夠反應人的邏輯思維,那麼不會使用語言的人有沒有邏輯思維呢?比如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他們就不具備邏輯思維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科學》這本雜誌上,有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即使是不會語言溝通的新生兒也懂得邏輯推理,對於不符合邏輯的事情會表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