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曲響向天歌。分享音樂,閒談娛樂。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新年的1月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了綜藝《經典詠流傳》的最新一期。在這一期裡,我們看到「永遠的譚校長」譚詠麟出現在了節目當中。而這一次,年近70但仍寶刀未老的譚詠麟,為觀眾獻唱了一首為宋朝大詞人蘇軾的詞作《定風波》而譜曲的同名歌曲。
在這場以「致敬英雄」為主題的節目現場,譚詠麟一身中間開襟中式裝的打扮,以「經典傳唱人」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表演。而隨著譚詠麟的到來與表演,在不知不覺中,譚詠麟也貢獻了自己的3個「第一次」——第一次在《經典詠流傳》上演唱;第一次用粵語朗誦詩詞;第一次用粵語演唱宋詞。
譚詠麟演唱的這首《定風波》,前半部分用的是普通話,而到了副歌部分,譚詠麟就全部用粵語來演唱。而更讓觀眾驚喜的是,用粵語演唱的部分,居然出奇地好聽,以至於許多觀眾聽完後都在感慨——為什麼這首歌曲不全部用粵語來演唱呢?哪怕是聽不懂粵語,但是粵語歌曲那種獨特的發聲與腔調,總讓人覺得者蘇軾的這首詞作用上粵語反而更加貼切。
還有,在譚詠麟演唱這首歌曲時,他還出其不意地加入了兩個創意點:一個是在歌曲間奏快要結束和第二遍進唱時加了一個手擰摩託車油門的聲音;另一個是在副歌部分的那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的「誰怕」前面加了「哈哈」兩字,讓人聽了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蘇軾的豪情與快意。
而譚詠麟的這兩個「加花」動作,也獲得了在座的兩位嘉賓廖昌永老師與康震老師的高度贊同。譚詠麟說,他自己認為,蘇東坡他們那時候是騎著馬,而我們用現在的音樂來演繹的話,用上現代的摩託車來表達,展現了蘇東坡的自由奔放。廖昌永老師接著說:「如果當年蘇東坡有摩託車,他肯定也會騎著摩託車而快意江湖!」
至於在「誰怕」前面用上了「哈哈」這兩字,大家更是有一種「笑傲江湖」的感覺。難怪在譚詠麟演唱到這一句的時候,撒貝寧與康震都不由自主地相互對視一下,而後很自然地笑了起來。因為正如廖昌永老師所言,加了「哈哈」兩字,感覺蘇東坡的詞作就應該是這樣唱的。而譚詠麟縱橫歌壇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由他來演唱這首《定風波》,仿佛就是為他量身定做一般,既是歌唱蘇東坡,又是在歌唱譚詠麟自己。
當然,在這一期的《經典詠流傳》裡,其他的幾首歌曲也很好聽,比如屠洪剛演唱的《大風歌》,俞灝明的《為祖國而歌》,董寶石的《從軍行》,譚維維的《蝶戀花·答李淑一》等。
不少觀眾在看完《經典詠流傳》這個節目後,紛紛表示很喜歡這樣的節目,覺得這種「古今結合的詠唱方式」的綜藝,應該是國內「最具文化與思想傳承」的綜藝節目。
最後,問各位一下,你有看過這一期的《經典詠流傳》嗎?如果還沒有的話,建議你不妨去看看,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