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到骨子裡的賈赦:欠孫紹祖五千兩銀子,迎春嫁妝送了一萬兩

2020-12-06 騰訊網

在《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諸多命運悽慘的女兒中,迎春的結局最讓人嘆息,按照書中的說法,她被父親賈赦當做「商品」,賣給了孫家,在孫家遭丈夫孫紹祖動輒打罵,甚至時不時將其攆到下房去睡,最終竟被活活折磨致死,正應了她的判曲《喜冤家》:覷著那侯門豔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曹公的判詞已然寫得很委婉了,但從這些字句中,亦可見孫紹祖這個禽獸對迎春的暴行。而其中爭議比較大的就是「賈赦賣女」的這個觀點的可靠性,首先,這個說法是迎春自己說的,那是第80回,彼時迎春已嫁給孫紹祖,回家後向王夫人哭訴,期間提到了「賈赦賣女」:

迎春方哭哭啼啼的在王夫人房中訴委屈,說:「孫紹祖一味好色......又說老爺曾收著他五千銀子,不該使了他的,如今他來要了兩三次不得,他便指著我的臉,說道:『你別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銀子,把你準折賣給我的。』」——第80回

由此,賈赦昧了孫紹祖五千兩銀子,故而將迎春嫁給孫紹祖當做抵債的說法這才盛傳起來,但如果細細思忖就會發現,這個說法其實很不嚴謹,甚至與真相截然相反。

首先,賈赦拿過孫紹祖的五千兩銀子,這一點是確定的,甚至根據書中細節,我們可以推斷出孫紹祖送賈赦的五千兩銀子的用途:

這孫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軍官出身,乃當日寧、榮兩府中之門生,算來亦系世交。如今孫家只有一人在京,現襲指揮之職。此人名喚孫紹祖,生得相貌魁偉,體格健壯,弓馬嫻熟,應酬權變,年紀未滿三十,且又家資饒富,現在兵部侯缺提升。——第79回

最後一句是重點。賈家當年可是軍功起家的,比如書中曾寫道焦大在死人堆裡將寧國府太爺救出來,其實就是賈家先祖當年打仗的情形。

孫紹祖送賈赦五千兩銀子,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正處於「兵部侯缺提升」的狀態,所以想讓賈赦幫幫忙,讓他的官職能再升一升,結果賈赦拿了錢,事情卻沒有辦成,最後讓迎春嫁給孫紹祖,這五千兩銀子也就不用還了。

事情的過程雖然如此,但「賈赦賣女」的說法著實錯誤,換句話說,賈赦將迎春嫁給孫紹祖,並不是為了「賴帳」,而是為了籠絡孫家,延伸賈家的政治勢力,迎春是被當做「聯姻」的工具,而不是「賴帳」的工具。

不信且看《紅樓夢》第55回,王熙鳳和平兒謀算榮國府未來幾年的花銷,期間就提到了姑娘們出嫁的嫁妝:

平兒道:「可不是這話!將來還有三四位姑娘,還有兩三個小爺,一位老太太,這幾件大事未完呢。」鳳姐兒笑道:「我也慮到這裡......二姑娘是大老爺那邊的,也不算,剩了三四個,滿破著每人花上一萬銀子,環哥娶親有限,花上三千兩銀子,不拘哪裡省上一抿子,也就夠了。」——第55回

注意細節,王熙鳳雖然因迎春是大房的人,並未明確提及出嫁的嫁妝數目,但其他三四姑娘是明確提及的,每個人需要一萬兩銀子的嫁妝;賈環又是庶出,又這般不受人待見,娶親也要三千兩銀子的花銷。

所以按照賈府正常禮數來說,迎春的出嫁嫁妝應該也是一萬兩銀子!而且就算退一萬步說,賈家窮了,負擔不起這麼多錢的嫁妝,打個對摺也是五千兩銀子,足以抵消孫紹祖的五千兩銀子!

所以,完全不存在「賈赦賣女」的情況,因為賈赦付出的嫁妝完全大於孫紹祖的五千兩銀子,他若是真的為了省錢,想賴掉孫紹祖的帳,他如何會這般糊塗,反其道而行之呢?

筆者認為,賈赦將迎春嫁給孫紹祖,絕對不是為了賴帳這麼簡單,而有更深層次的目的,那就是為了家族利益——用迎春來實現和孫家聯姻的目的!

事實上,政治聯姻才是這些豪門貴族婚姻的核心,暫不提賈赦,單說賈政,他的大兒子賈珠,娶了金陵名宦國子監祭酒之女李紈,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部長的女兒,按道理來說,李家的家世跟賈家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但賈政想要實現家族「軍功——科舉」轉型,所以為後代挑選聯姻對象,都必須是書香門第,這也是賈赦要將迎春嫁給孫紹祖時,賈政站出來表示反對的原因所在:

賈政又深惡孫家,雖是世交,當年不過是彼祖希慕榮、寧之勢,又有不能了結之事,才拜在門下的。又非詩書名族之裔,因此倒勸諫過兩次。無奈賈赦不聽,也只得罷了。——第79回

賈政、賈赦作為賈府主子階層,在擇親時,骨子裡就有為家族發展的利益考量,只是賈政看得很長遠,知道家族應該走什麼樣的路,賈赦卻眼界和格局不夠,故而只考慮眼跟前的現實,所以第75回中秋節的夜宴上,賈赦才大發謬論稱:咱們的子弟,都原該讀些書,不過比別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時,就跑不了一個官的,何必多費了工夫,反弄出書呆子氣象來?

這也解釋了賈赦為何「慧眼獨具」挑中了孫紹祖做自己的女婿,他只看重表面勢力,覺得將迎春嫁給孫紹祖,可以將孫家納入賈家的政治勢力中,這樣對賈家的未來大有好處,誰料孫紹祖眼看著賈家江河日下,反而看不上賈家了,他敢折磨迎春就是最好的例子。

綜上所述,賈赦將迎春嫁給孫紹祖,並不是一句簡單的「賣女兒」就能解釋的,其背後有著不可直言的各種勢力交織,須讀者細心品味發現,否則讀紅樓,只讀了皮毛,豈不可惜。

本文乃「紅樓不紅」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本文引文均來自《紅樓夢》脂硯齋批評本80回本,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虎毒不食子,賈赦卻為了五千兩賣女兒,這是真的嗎?
    在書外,讀者憎惡他,因為他協同賈雨村謀害石呆子,也因為他年紀一大把還想強納美少女鴛鴦,更因為他把女兒迎春嫁給了家暴男孫紹祖,而且是為了五千兩銀子,相當於賣女兒了。讀書貴在客觀,而紅樓的可貴之處,就是不會讓一個壞人壞到底。
  • 為什么女孩子寧做夏金桂也不要做賈迎春?被愛總比被傷害要好
    夏金桂嫁到薛家就一步步撒潑耍渾降服了薛蟠有拿捏住了薛姨媽,寶釵她惹不起只能以禮相待,但是薛家基本上就被制住了。她在薛家讓薛蟠打了香菱還讓香菱從小妾成了寶釵的丫頭,薛家整體都是雞飛狗跳,她還很奢侈天天殺雞宰羊,只吃炸焦的骨頭其他的肉就給別人吃。
  • 對晚輩慈愛的賈母,為什麼對迎春的悲劇視若無睹?
    雖然迎春的母親已經離世,但是她還有邢夫人這個名義上的嫡母,況且親生父親賈赦還健在,因此能夠決定迎春婚姻對象的,只有賈赦。 二、賈赦執迷不悟作為賈赦的母親,賈母對這個兒子的為人再清楚不過,他認定的事情,基本都不會改變。
  • 迎春軟弱,司棋強勢,是性格互補,還是僕大欺主?
    司棋欺壓柳家的,並不能歸到「反抗階級壓迫」裡。近來又有人替司棋找出了理由:因為迎春不得寵,奴才們也看人下菜、欺負這位「二木頭」,司棋的強硬,是替迎春爭取權利。一般而言,主子軟弱,就會縱容出強勢的丫鬟。或者在安排貼身丫鬟時,會給軟弱可欺的小姐,配備一個剛強能幹的丫鬟產。否則迎春這一房,不是明擺著任人欺負?
  • 張偉然:關於嫁妝計算的公式
    對於這筆彩禮,《嫁妝》也給予了足夠的關注,但給出了一個簡明的認定:「聘禮是男家送給女家的禮物,使用權和受益者應為女方家庭。」(164頁)這樣處理,其方便之處不言而喻,但是,與實際的社會生活相去較遠。為了說明傳統婚姻締結過程中的財務往來,對嫁妝的來源和構成做清晰的揭示,我設計了一個計算公式。這個公式由兩部分構成。
  • 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就夠賈家過一輩子,王夫人卻為三百銀子發愁
    現有對證:把太太和我的嫁妝細看看,比一比你們的,那一樣是配不上你們的。」《紅樓夢》故事裡,王家是四大家族之一,正所謂:「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找江南王!」連《西遊記》裡面初世為人的孫悟空,都知道海龍王有的是寶貝。常言道:「愁海龍王無寶勒?」
  • 紅樓夢:黛玉是芙蓉,寶釵是牡丹,那麼迎春惜春是什麼花呢?
    迎春和惜春沒有參與抽花籤,我們無法通過花籤來判斷她倆是什麼花。作者也沒有在判詞和判曲中,明確指出她倆是什麼花。不過我們依然可以根據她倆的判詞判曲,以及各自的性格,來推測出代她倆的代表花。01迎春的代表花說起迎春的代表花,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迎春花。
  • 賈母對賈迎春很冷落?別不信,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
    那麼大的園子,也不是處處都到,寶玉黛玉那裡,是要常去的,賈母疼愛他們,他們不去賈母那裡,賈母要看他們。然後就是賈母遊園時,去的幾個地方,寶姑娘的蘅蕪院,平素沒去過,和劉姥姥逛園子時,才偶然想去了,結果大失所望,寶姑娘把一個皇親家的園林,布置的和雪洞一樣,讓賈母感覺不舒服。
  • 清末國庫九百萬兩白銀不翼而飛,庫兵都是赤身進出,銀子怎麼丟的
    而且這不見的白銀是清朝當時賴以生存的近一千萬兩銀子。其實這件事真的不關道光皇帝的事,道光帝這個鍋背得有點冤。因為他可以說是最節儉的清朝皇帝,他登基的時候國庫就沒多少銀兩,天天省吃儉用,捨不得多花一分冤枉錢,結果國庫還被盜光了!那麼當時這九百萬兩白銀,是怎麼在道光帝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地被偷走了呢?道光帝又作何反應呢?
  • 浙江女子拿100多把勺子當嫁妝:追她的人也送勺子
    (原標題:你聽說過拿勺子當嫁妝的嗎)  呂爭豔,愛收藏勺子的永康姑娘  追她的男生,也送勺子給她。  在永康姑娘呂爭豔眼裡,勺子並不是拿來吃飯的。  到了高中畢業,呂爭豔就收藏了30多個勺子。讀大學時,她把這些勺子背到了學校,經常拿牙膏牙刷刷,讓它們保持閃亮。  大學畢業後,她收藏的勺子開始快速增加,買勺子的錢照樣從零花錢裡省,收藏勺子的途徑也多了。  出去旅遊時,她都會帶一些勺子回來;有時也會通過淘寶買一些勺子;同學、朋友也漸漸知道了她的愛好,會給她送一些來。
  • 究竟是老銀子好還是現在的銀子好?
    據考究,銀和黃金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由於銀獨有的優良性,曾被人們賦予它貨幣和裝飾的雙重價值,可見它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是多麼的巨大。當把銀打造為首飾時,更是賦予了它更為經久不衰的生命力,以至於當它不再作為貨幣使用時,作為首飾使用的它如今依舊深受許多人的喜愛。銀制首飾如今依舊作為送長輩和晚輩最為有意義禮物,那麼大家是否真的了解它呢?
  • 朱元璋曾規定,貪汙60兩銀子就判死刑,60兩值多少錢?算多麼?
    朱元璋之所以這麼痛恨貪官汙吏,與他的經歷是分不開的,如果不是元朝官員太過橫徵暴斂,再加上那幾年的大饑荒,想必他的家庭也不會支離破碎,父母也不會淪落到連個下葬的地方都沒有。 其中,有一項「大寫加粗」的重要制度——貪汙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乍一看,這個數字並不算多,為了區區60兩就要人性命,怎麼看都有點「借題發揮」的意思。然而,事實果真如此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