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沿岸頻現「巨型烏賊」 或系地震前兆(圖)

2020-12-06 搜狐網

  近來,日本海沿岸相繼發現了「巨型烏賊」,被捕獲後拿到市場上售賣。

  據日本《產經新聞》2月14日報導,2013年冬天,日本海沿岸的大部分海域相繼發現了「巨型烏賊」。據悉,「巨型烏賊」又稱「大王烏賊」,通常棲息在深海地區,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軟體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之一。據此前相關報導稱,該現象引發了許多海洋學者的關注。更有專家指出,這很可能是天地異變,尤其是一種與地震有關的前兆。

  據報導,日本全國各地的漁民都對突如其來的巨型烏賊驚呼不已,紛紛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大的烏賊」。有專家分析稱,「日本海2014年的水溫低於往年,因此可能由於海洋表面水溫較高,烏賊才漂浮在海面上。」

  據擔任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負責人的水產學博士窪寺恆己介紹,巨型烏賊棲息於水深600米、水溫6至10攝氏度的深海中,喜歡小笠原諸島衝之鳥礁等溫帶海域。但是不知為何,它們還經常穿過對馬海峽而誤入日本海中。

  日本海中被稱為「日本固有水」的水深達300米以上,水溫較低,達0至1攝氏度。而巨型烏賊多被認為能夠生活在水深200米的海域內。不過,據日本氣象廳介紹,每年1月起,水深200米的海域內水溫會達到7攝氏度左右,而2014年只有4攝氏度左右。

  窪寺還表示,「巨型烏賊不適應低溫海水,因此遊向水溫較高的海面上,但可能因沒能控制好在水面上的漂浮,才受季風影響被衝到了海岸附近」。(宗禾)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02-15/5841315.shtml report 1024 近來,日本海沿岸相繼發現了「巨型烏賊」,被捕獲後拿到市場上售賣。據日本《產經新聞》2月14日報導,2013年冬天,日本海沿岸的大部分海域相繼發現了「巨型烏賊」。

相關焦點

  • 日本多處淺海頻現深海魚類 疑為大地震前兆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周刊大眾》3月24日報導,日本海沿岸從2013年秋季開始開始頻繁有人目擊到一種名為「皇帶魚」的深海魚的蹤跡,最近4月內,這種深海魚已在日本8個行政區的沿海被發現,目擊總數達到史無前例的19隻,在水產行業引起關注並被懷疑是大地震前兆。皇帶魚俗名龍宮使者、龍王魚、大帶魚、地震魚等,廣布於熱帶深海。
  • 日本多地發現巨型烏賊 日媒稱或為大地震前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關超】據RecordJapan網站1月23日報導,近段期間,日本全國多地相繼捕獲到存活的巨型烏賊,該現象引發了許多海洋學者的關注,更有專家指出,這很可能是天地異變,尤其是一種與地震有關的前兆,那麼到底是不是因為海底發生了什麼驚天堵塞地殼變動呢?
  • 日本現巨型烏賊屍體 專家稱海底或有異變(圖)(1)
    原標題:日本海岸現巨型烏賊屍體專家稱海底或有「異變」資料圖:被衝上海灘烏賊中新網2月16日電據外媒報導,日前,日本秋田縣海岸邊出現一條3米多長的巨型烏賊屍體。
  • 兩人長巨型烏賊現身日本河流,是全球變暖還是地震前兆?
    ,在河流中發現巨型烏賊可是一件奇怪的事,這引起了當地民眾的廣泛關注。隨後日本相關部門前來對這頭巨型烏賊展開了調查,這頭巨型烏賊的體重達到了135公斤,全長約3.4米,工作人員與烏賊進行了一下對比,烏賊可比人長多了,可見其個頭極為巨大,僅軀幹部分就達1.58米。工作人員介紹稱,因為發現這頭巨型烏賊時其已經死亡,其用來捕獲獵物的兩條觸腕也不在了,否則其體長還可以更長。
  • 兩人長巨型烏賊現身日本河流,是地震前兆還是全球變暖?
    隨後日本相關部門前來對這頭巨型烏賊展開了調查,這頭巨型烏賊的體重達到了135公斤,全長約3.4米,工作人員與烏賊進行了一下對比,烏賊可比人長多了,可見其個頭極為巨大,僅軀幹部分就達1.58米。工作人員介紹稱,因為發現這頭巨型烏賊時其已經死亡,其用來捕獲獵物的兩條觸腕也不在了,否則其體長還可以更長。
  • 日本科學家稱 深海巨型皇帶魚現身並非大地震「前兆」
    在日本民間傳說中,深海巨型皇帶魚的出現是大地震來臨的前兆,但最近發表於《美國地震學會公報》的一項研究顯示,事實也許並非如此。日本東海大學的科學家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檢查日本深海魚出現與地震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在336次深海魚目擊事件和221次地震中,只有一次可能是合理相關的。研究作者Yoshiaki Orihara教授認為,研究結果顯示這兩種現象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
  • 日本科學家稱,深海巨型皇帶魚現身並非大地震「前兆」!
    在日本民間傳說中,深海巨型皇帶魚的出現是大地震來臨的前兆,但最近發表於《美國地震學會公報》的一項研究顯示,事實也許並非如此。日本東海大學的科學家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檢查日本深海魚出現與地震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在336次深海魚目擊事件和221次地震中,只有一次可能是合理相關的。研究作者Yoshiaki Orihara教授認為,研究結果顯示這兩種現象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
  • 日本現8米巨型烏賊被稱北海巨妖 疑為核輻射變異(圖)
    原標題:日本現8米巨型烏賊被稱北海巨妖 疑為核輻射變異(圖) 日本現8米巨型烏賊活生生的身影視覺衝擊(組圖)  這生物(指大王烏賊)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北歐遠古傳說中「北海巨妖克拉肯」的真身,數千年以來,多次攻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附近海面的船隻
  • 日本頻現巨型深海皇帶魚 網友擔心是大災難前兆 專家:沒必然聯繫
    在日本,有一種傳統的觀點認為深海皇帶魚的出現暗示著極有可能會發生海嘯或地震。因此,許多日本網民擔心:「這會不會是什麼大災難的前兆?」據日本《北國新聞》報導,當地時間2月1日,日本富山縣北部的漁民捕獲了2條深海皇帶魚,分別長約3.2米和3.01米。1月28日,日本富山縣射水市的海邊有一條體長超過4米的巨型深海皇帶魚被打撈上岸。
  • 日本河邊驚現3.4米深海大烏賊,網友:這是大地震的前兆?
    近日,日本濱田市一名居民在下府町的下府川河邊發現了一隻超大號烏賊,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大烏賊的她趕緊聯繫了當地的Aquas水族館……該名女子表示,本月的21日,她正在開車回家,路過下府川的岸邊失控看到了一個超大型的不明物體
  • 日本頻現怪魚,被指大地震前兆,專家如此解讀
    來源:海外網圖源:產經新聞海外網3月9日電近日,在日本福井縣越前町的漁港附近,有民眾目擊到數條被傳是大地震前兆的皇帶魚(俗稱「地震魚」),此事隨即在該國網絡上引發熱議。為此,不少日本網友紛紛擔心地表示:「希望不要發生地震或自然災害…」「看來要注意地震」等。那麼,這種魚的出現和地震到底有沒有關聯?對此,日本東海道大學和靜岡縣立大學於2019年成立聯合調查小組,收集此類魚出現事例,並調查其與地震的關聯。
  • 日本接連兩場地震,專家預言大地震前兆,民眾淚奔:國家已無未來
    日本接連兩場地震,專家預言大地震前兆,民眾淚奔:國家已無未來眾所周知,日本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地處太平洋地震帶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國家。地震、海嘯、颱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日本已經是習以為常。
  • 日本史上首次9月現40度高溫,隨後發生強烈地震
    和地震或者火山活動有沒有關係?的確,在日本本州島罕見大範圍破紀錄高溫後,同樣位於本州島日本海沿岸北陸地方的福井縣出現了5.0級地震,地震震度達到5弱,為可以造成較嚴重破壞的等級,這也是福井縣自1963年以來首次觀測到5弱的震級,為本世紀以來出現的最強地震。因此更讓一些網友懷疑,此前的高溫是不是和地震有關係?罕見高溫是不是地震前的徵兆?
  • 地球還不安寧,克羅埃西亞現6.5級強震,動物異常是地震前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12月以來的地震情況,以及地震發生的原因。12月以上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12月以來,全球的發生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次數已經達到了11次,其中最強的為12月28日位於智利中部沿岸近海的6.7級強震,然後就是克羅埃西亞的6.5級,其中與智利相關的地震較多,有3個地區。
  • 墨西哥灣水下現8米長烏賊 觸手比身體長20倍(圖)
    原標題:墨西哥灣水下現8米長烏賊 觸手比身體長20倍(圖) 墨西哥灣水下驚現8米長烏賊(網頁截圖) 墨西哥灣水下出現的8米長烏賊(視頻截圖)   原標題:墨西哥灣水下驚現8米長烏賊 觸手比身體長20倍(組圖)   國際在線專稿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9日報導,殼牌石油公司的攝像機在美國墨西哥灣水下2134米處拍攝到8米長巨型烏賊,這種烏賊的觸手比其身體長20倍。
  • 日本被惡臭籠罩數月,科學家也無法解釋,是核洩漏還是地震前兆?
    但是近年來日本地震頻發,政府也多次發出海嘯警報,最近一段時間日本更是頻繁探測到地震信號,難道太平洋地震帶正在進入活躍期?頻發的小規模地震是否是超級大地震的徵兆?說到超級大地震的徵兆,不得不將日本已經持續數月的神秘惡臭與之聯繫。
  •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疑似地震所致或地震前兆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疑似地震所致或地震前兆時間:2016-04-21 23:02   來源:9337遊戲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疑似地震所致或地震前兆 近日,臺灣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海邊捕獲一條地震魚,長度超過3米,幾乎是2名成年男子高度。
  • 天文觀測中一種可能的地震前兆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大地震頻發。雖然現在還不能斷定全球是否進入了新的地震活躍期,但本世紀地震頻次的確比20世紀高了一些。因此,推進地震預測研究和試驗顯得更為迫切,關鍵的問題是篩選出更多有效的地震前兆,研究捕捉地震前兆異常的良好方法和手段。
  • 地震前兆監測——地下流體
    多年來,地下流體的動態一直被科研人員當做地殼應力應變活動的重要指標來進行監測,從而積累了大量的觀測信息,其中包含了大量地震前兆信息,使地震地下流體學在地震監測預報的研究工作中佔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並且顯示出了巨大的研究潛力。
  • 公園大批鰱魚跳躍 官方闢謠地震前兆:音響嚇的(圖)
    6月14日報導,近日,河南焦作某公園內大量魚跳出水面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網友紛紛猜測該現象原因,有懷疑是地震前兆。視頻中大量鰱魚在水面跳躍,場面激烈,也有許多魚直接跳到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