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畫是英國十分典型的傳統,但卻沒有人給予這個繪畫很好的定義。我們無法想像根茲巴羅、康斯塔伯和泰納不是英國人,但是卻很難說出他們之間具有什麼特點,使他們屬於英國。
也許是他們對大自然所抱的共同態度,這樣的態度往往和英國詩篇的態度如出一轍。他們都以大自然為師,在藝術作品中表現出的是一種純潔的領悟,是對大自然完全的信任。這種態度和德國藝術中所帶有侵略性的實用態度,與法國藝術中帶有諷刺性的寫實態度有所區別。同時,一個藝術家是被動的感受,而不是狂熱地去追捧大自然。
除了上述英國繪畫的特點之外,還有一個因素是影響很大的。那就是英國人十分喜歡舒適的生活,英國人所謂的大自然,純粹屬於一種心靈的認識和感受,絕不是實際上芸芸眾生的大自然。對英國的藝術家而言,自然在某種含義上是他們的避風港。因為許多藝術家的生活並不能如其所願的舒適愉悅。
如果我們再從寫實主義和古典主義的角度出發去探討,便會要求藝術要具有勇氣和信念。我們在雷諾茲和根茲巴羅這種自給自足的中產階級藝術中看不到這種特質;在康斯塔伯謙微的藝術中也找不到。倒是在布雷克和泰勒的作品中爆發顯現出來。
上面所提到的中產階級並不是指詞典中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藝術在這裡的意思是所有屬於商品的藝術,即指那些受僱傭所做出來的藝術作品,那些涉及到金錢交易而受人輕視的藝術。根茲巴羅曾經以十分低廉價錢給別人畫肖像畫,他對此十分的痛恨但卻又無可奈何,以至於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件中這樣抱怨:
我痛恨肖像畫,真希望能帶著我的六弦琴走到某個甜蜜的村莊,在那我可以安靜自如的畫些風景畫,並且享受體力勞動的生活。但是這群優雅的女士們天天拉著我和他們一起喝酒、跳舞、釣金龜婿……已經荒廢了我十年的光陰,連我一個男人甚至都開始為找不到丈夫而擔心。但是,你知道嗎,我其實不敢再說什麼了,因為我必須繼續下去,為那些燈紅酒綠而滿足,當別人乘車前進時我必須在後面走著,他們有披風遮擋塵土,兩隻腳愜意的伸展,卻沒有我一半審美,這種生活好難,所幸我擁有一件五弦樂器……
上面根茲巴羅的傾訴代表著中產階級藝術家們的苦難現狀,這也是前面為什麼說風景畫是藝術家避難所的原因。造成這般景象的不是藝術家個人,而是整個時代的問題,那時的英國人人自私自滿,藝術家們除了去模仿這個時代的虛榮與自滿外別無選擇,他們也要生存,因此他們不得不放下姿態委曲求全。當看到根茲巴羅這樣一位可以媲美魯本斯的偉大畫家在為五鬥米折腰而不能發揮其才能而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