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美學前沿速遞:用資訊理論「重新發現」風景畫藝術史

2020-11-23 澎湃新聞

原創 郭瑞東、劉培源 集智俱樂部

集智斑圖頂刊論文速遞欄目,收錄來自Nature、Science等頂刊的最新論文,包括複雜系統、網絡科學、計算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前沿進展。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了解最新頂刊研究成果。

導語

美術研究中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不同年代和流派的繪畫作品,在組織架構上,是否有著相似之處?2020年10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論文中,研究者通過資訊理論和網絡分析,對來自61個國家,1476名畫家總計14912幅西方風景畫的研究,證實了該假說。

論文題目:

Dissecting landscape art history with information theory

論文地址: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0/06/2011927117#sec-5

理解藝術表現形式和設計原則怎樣隨著時間演變,是藝術史、美學和文化研究的核心問題。

以繪畫為例,繪畫在人類表達中扮演重要角色,繪畫藝術的演變,伴隨著與習俗、社會互動、歷史進程的複雜相互作用。我們可以從藝術家的代表作品中捕獲到宏大敘事,但難以客觀評價。由於數據缺乏,以及定性分析在藝術史中長期佔統治地位,人們對繪畫藝術始終缺少定量的理解。這就引發出問題——繪畫中是否存在超越文化和時間的設計原則?這些原則是怎樣演變的?

在視覺藝術中,藝術家通過一些隱藏變量的相互作用來決定藝術作品的主要特徵。在傳統的藝術分析中,用線條、形狀、色調、紋理等形式主義的概念,來歸納藝術家創作時的變量,但這樣的歸納並不完美。一系列定量分析方法,包括網絡分析和信息提取等,正在進入藝術評鑑領域,名曰「信息美學」的新領域正在形成。

近期,由韓國和愛沙尼亞研究者組成的團隊,把風景畫作為研究切入口。從西方文藝復興到當代藝術,風景畫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近500年來積累了大量風景畫作品,而近年來針對繪畫的數字掃描技術快速普及,這使得大規模的數據分析成為可能。

同時,西方風景畫往往由清晰的水平或垂直部分(樹木、地面等)組成,並且不同景觀的顏色也有較大差異,這有助於信息分隔和信息提取,因此研究團隊選擇風景畫作為研究對象。

研究者從Wikiart和Web Gallery of Art兩個網站收集作品,最終形成了一個包含來自61個國家、1476名畫家的14912幅作品的數據集。此外,研究者還手機了5780幅抽象派繪畫作品,作為對照數據。

圖1:該研究中用到的不同年代的繪畫數量

1)分割風景畫——在圖片中定義信息熵

研究者利於基於組合信息的圖像分割算法來分析繪畫。

信息熵計算公式如上所示,其中的C為圖中的每個像素點。

條件信息熵公式如上所示,R代表計算的像素點屬於某個分隔中。

圖2:將繪畫作品拆分後計算信息熵

在圖2中,左圖是一幅373×500像素的風景畫。如果以圖中的白線將繪畫分成上下兩部分,根據信息熵和條件信息熵,可以通過兩者的差,得出該圖由於這次分隔帶來的信息增益——即某種上下劃分,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該圖中的信息不確定性。

而右圖展示了在水平的劃分為227時,信息增益 I(C,R)最大。這意味著左圖的白線,將該圖分為了上下兩部分,兩部分的描述的內容與著色不同,上半部分的藍天色彩更淺,而下半部分的海濱色彩偏深。

圖3:逐步將圖畫進行分割示意圖

不斷重複能最大化信息增益的分隔,可以逐步將上圖分為很多部分,圖3所示。

2) 風景畫和抽象畫有不同的劃分方式

圖4:風景畫與抽象畫不同步驟(橫軸)的劃分對應的概率(縱軸)

如圖4所示,對於風景畫,信息增益最大的劃分(第一次劃分),有很大概率是水平劃分(圖中藍線)。較小概率為豎直劃分豎直的劃分(圖中黃線)。這意味著水平劃分的信息增益明顯更大,但對於抽象派的畫作,卻沒有這麼明顯的規律。這是符合我們對藝術品的一般認知的,即風景畫有上下區分的構圖,而抽象畫則沒有這樣的構圖。

圖5:不同劃分方式(左圖)和流派(右圖)信息增益的概率密度,圖中虛線代表中位數

如果考察不同的信息增益出現的概率,可以看出明顯的模式,如圖5所示。對於風景畫,水平劃分帶來的信息增益更大;而豎直劃分,則有更大的可能只是減少了圖中的信息不確定性。而對比風景畫和抽象畫,由於風景畫的布局更加有規律,因此在信息增益較大的部分,風景畫對應的劃分出現的概率更大。

3)不同年代和流派的畫作,構圖劃分方式大不相同

對風景畫進行多次劃分,就有了不同的類型。

圖6:四種風景畫布局劃分方式枚舉

如果一幅圖中(左上)中對應的劃分方式是連續兩步都是水平分割,將其稱為H-H型,既該圖可以分為三層。如果第一次水平分割,第二次豎直分割,稱其為H-V型,即該圖上半部分中左右邊描述的圖像差異顯著。

依次類推,可以將風景畫分為四種類型。本文首先比較了不同類型(風景畫和抽象畫)在這四種分類中出現的概率分布。

圖7:不同類型在抽象和風景畫中的概率分布明顯差異,抽象畫四種分類出現機率相對均勻,風景畫大多是H-H型和H-V型

圖8:不同類型劃分在不同年份的佔比折線圖

研究者計算了不同年代的劃分出現概率,發現H-H型的構圖,在數百年間所佔比例顯著上升,而H-V型的分類的佔比則有所下降,如圖8所示。

4)「重新發現」藝術史

這項研究還針對不同藝術家和不同的藝術風格,計算兩兩之間的相似度,並進行聚類,建立相似性網絡。聚類結果發現,相近風格的藝術家,往往出現在相近的時間段。

這項研究,證實了不同風格,年代的藝術,在構圖原則上存在差異。這意味著藝術史中的流派劃分,的確抓住了構圖原則的變化本質。

同時這項研究也說明,資訊理論方法,具有「重新發現」藝術史的潛力。這項研究中所用的作品,主要是自西方油畫。未來有望對中國水墨畫、攝影作品等,進行類似研究。在繪畫真偽鑑別、社交媒體圖片分析等問題上,藉助資訊理論也大有可為。

原標題:《計算美學前沿速遞:用資訊理論「重新發現」風景畫藝術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神經美學:藝術的秘密就在大腦
    視覺是大腦和感官配合的產物,它不僅是視網膜對形象的一種處理,更是大腦皮層對視網膜成像進行計算的複雜過程。視覺不是浪漫主義思想家和理論家所說的不帶偏見、不帶目的、睜開眼即看到鮮活世界的簡單印象。實際上,人腦的視覺構造和藝術創作有深刻的共通性。藉助一張紙,藝術(視覺藝術)用二維世界的信息去構造和詮釋三維世界的信息(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透視法)。這是藝術的一個基本任務。
  • 馮雪:藝術檔案與美術博物館的藝術史建構
    作為激進的社會思想運動在藝術史領域的某種體現4,新藝術史學者著手處理一系列與學科方法、途徑以及研究對象和範疇相關的問題,他們試圖將研究的視野拓寬到歐洲中心之外的地域,把更廣闊的視覺圖像納入研究的對象範疇,尤其重視與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符號學和結構主義哲學等的融通,從而構建一種具有跨越性的視覺藝術史研究方法論。
  • 一支鋼筆,教你畫出好看的風景畫
    學員們喜歡的繪畫老師又出現了在開課前30分鐘,許多學員早早來到了寶安圖書館負一樓培訓室等待上課,他們都是今天的主講導師——石小麗導師的粉絲,在22talk的微信群裡看到石導師要來上課的信息便早早地報名參加了。石小麗導師是深圳信息學院設計講師、深圳皇家藝術振業城校長,有著多年的教育經驗。
  • 何謂文人畫
    中國文人畫的緣起、脈絡和格調美國學者卜壽珊的文人畫研究專著《心畫:中國文人畫五百年》正是呼應了這一脈絡,這本書的英文名為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直譯為「中國文人論畫」,這本專著並不以畫面本身為研究對象,而是從文人的畫論入手研究文人畫,歷史流變中,中國文人的畫論就如揚蹄高驤、形神各具的駿馬在卜壽珊的筆下閱過,駿馬在開闊的視角前得以展示自我的形象特質
  • Science前沿:用資訊理論解釋動植物間的軍備競賽
    資訊理論如何被用於生態網絡自從1950年克勞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提出資訊理論以來,很多學者探討了信息在進化和生態中起的作用[1,2]。然而,對於信息如何具體發揮作用,尤其是如何將其整合到在進化的框架下的問題,由於數據的缺少,以及缺乏能夠將信息和適應度映射起來的方法,目前仍知之甚少[3]。
  • 深度洞察年輕消費一代,usmile重新定義產品美學
    縱觀usmile成立5年來的全系產品,你會發現,每款電動牙刷都各有其風格。這些年來,我們也看到usmlie也在持續探索實用性與美學之間的和諧統一。其中,usmile與LV設計師合作,打造出了LV設計師聯名款,可謂是品牌重塑產品美學的典範。設計師從現代藝術流派孟菲斯派獲取靈感,選取貴族橙為主色調,並添加多種明亮色系,強烈的色彩碰撞,給人時尚荒誕之感。
  • 石濤的「一畫論」
    信手一揮,山川、人物、鳥獸、草木、池榭、樓臺,取其用勢,寫生揣意,運情摹景,顯露隱含,人不見其畫之成,畫不違其心之用。蓋自太樸散而一畫之法立矣。一畫之法立而萬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貫之。」夫一畫,含萬物於中。筆與墨會,是為絪縕,絪縕不分,是為混沌。闢混沌者,合一畫而誰耶?且夫山水之大,廣土千裡,結雲萬重,羅峰列嶂。以一管窺之,即飛仙恐不能周旋也;以一畫測之,則可參天地之化育也。
  • 西方藝術史: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廢墟中的詩人」基弗...
    需要讀懂他的畫,得先對德國的神話和歷史有些了解。基弗也是博伊於斯的學生,同老師一樣,基弗也努力正視納粹時期的恐怖,他們同被視作"德國罪行的考古學家"。基弗通過用繪畫來重新界定整個德國歷史與文化的發展,並且希望為德國理想主義療傷,助其復興。但是,他極力避免當下的社會問題,也沒有政治野心。
  • 師大路外牆風景畫作被毀 美不美臺灣網友看法兩極
    擷自蕭瑩燈臉書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向來素有「變電箱畫師」的素人藝術家邱瑞金,在師大路頂著大太陽做畫3天,畫成一幅風景畫作,豈料不到一個月就被暗夜裡的塗鴉民眾噴漆毀壞。
  • 蓋格:超美之美——論美學與神學的關係
    從康德到黑格爾,理性被視為一種綜合能力,它用某種獨一無二的理論框架,將暫時與永恆、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統一起來。由於理性的這種特殊作用,宗教與理性、虔誠與合理(Rationalität)並不相互排斥。在現代,信仰並隸屬於某一宗教團體,不一定是宗教藝術或美學的前提條件。藝術與教會不再像歐洲中世紀那樣,彼此和諧相處,它們只是相互並存。
  • 風景彩鉛畫教程:教你畫一幅美麗的沙灘風景畫
    我們往往都比較嚮往大海,在沙灘上面盡情地嬉戲玩耍,任海風拍打著海水,而海浪一圈又一圈向自己湧來,這種感覺很放飛,下面露西就為各位小夥伴帶來沙灘風景彩鉛畫教程。感興趣的畫者也可以跟著一起來畫。第一步首先大家要確定這幅風景畫是一幅藍色的海灘風景畫,是由海洋、沙灘和天空組成,從構圖上面來分析,這幅畫大致分為五等分,海洋和沙灘分別佔五分之一,天空則佔五分之三,這時就可以使用鉛筆將各個區域的大致輪廓描繪出來。
  • Antoni Tàpies丨材料美學
    不定形藝術,就如其它的藝術分類名詞一樣,並沒有一個太嚴格的定義,大概泛指二戰後的十幾年間,在巴黎所展出的「非形象繪畫」,不是任何具體物的再現,不受過往藝術史影響的,藝評家將之稱為「心理的即興」(Psychic Improvisation)。對材料的研究與運用是他最有分量的藝術成就。談到材料美學,必然談到塔皮埃斯,談到塔皮埃斯,也必然涉及到材料美學。
  • 藝術美學|每一幅歐洲畫作背後的甘旨肥濃
    在鏡子旁邊的牆上,羅西尼的吉勞姆·泰爾的海報向歌手讓·巴普蒂斯特·法爾致敬,後者委託其創作了這幅畫,並將其借給1876年的印象派展覽。這位盲人音樂家的細長、稜角分明的形象與這位藝術家對西班牙藝術史的興趣有關,尤其是這位偉大的16世紀藝術家El Greco。然而,從個人角度來看,這幅圖像反映了22歲的畢卡索對被壓迫者的同情;他知道貧窮是什麼樣子。從這個時候起,他的作品描繪了社會的貧困、病態和被遺棄者的痛苦。
  • 藝術史的人文主義基礎——再論海德格爾—夏皮羅—德希達之爭
    那些對海德格爾和德希達的哲學著迷的青年學者和研究生,大多固戀和執著於心目中兩位神明般的哲人的崇高形象,對任何膽敢為藝術史辯護的做法不僅會嗤之以鼻,而且還會表現出極端的智性迷狂。⑥這段話被打斷了兩次(如果這是三個人在對話),或者被打斷了一次(如果這是兩個人在對話,第三段重新回到第一段那裡)。總之,這就是我大段引用、儘量想保持原樣的緣由。
  • 一種內在的藝術邏輯——試論麥可·弗雷德的藝術本體論傾向
    麥可·弗雷德,這位敏銳的藝術批評家,在上世紀離開藝術批評轉入藝術史研究的長時間沉寂後,在千禧年之後重返當代藝術的研究。尋找藝術中的獨特與不可還原的東西,正是這些獨特和不可還原、不與其他藝術共有的東西才從根本上界定了專屬於藝術自身的效果,平面性作為繪畫獨有的東西,這樣康德式的劃界亦為以後留下了隱患,顯然格林伯格也發現了這點「現代主義己經發現,這些限定(邊界)可被無限地向後推,直到一幅畫不再成為一幅畫,轉而成為一個任意的物品時為止」。
  • 計算美學百篇論文大綜述:如何從複雜性科學視角進行審美
    徘徊於主體領域,這就導致了自維根斯坦起二十世紀發展的分析美學(Analytic Aesthetics)乾脆認為對美定義是不可能的,美國藝術哲學家丹託(Arthur C. Danto)更是直言提出了著名「藝術終結論」。
  • 順德「金鳳凰」重新定義城市生活美學
    如果要在順德尋找一處能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美學內涵的新地標,非「金鳳凰」莫屬。作為德勝新城中軸線改造升級項目,金鳳凰廣場對順德城市建設而言,不僅是視覺性的升級,更是城市價值的重構。這是一條建築施工難度與北京鳥巢鋼結構加工不相上下的中軸線。但它之所以迅速成為在順德市民乃至外地遊客的朋友圈刷屏的網紅打卡點,並不僅僅因為施工難度,更是因為它造型震撼的背後,走的是體貼的「親民」路線。
  • 罕見:倫勃朗蝕刻風景畫
    據外媒報導,德國法蘭克福福施泰德博物館(St del Museum)將從8月28日至11月24日舉行一場名為「倫勃朗:風景蝕刻畫作品」展,此次展覽共計有62件風景畫,其中46件是倫勃朗的蝕刻作品。然而,常常被人忽視的是,這位天才藝術家在創作風景畫作品上也有很深的造詣。  據外媒報導,德國法蘭克福福施泰德博物館(St del Museum)將從8月28日至11月24日舉行一場名為「倫勃朗:風景蝕刻畫作品」展,此次展覽共計有62件風景畫,其中46件是倫勃朗的蝕刻作品。此次展品除了有倫勃朗蝕刻自畫像之外,每一件蝕刻作品都是基於一定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為依託。
  • 前沿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
    什麼是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在理解量子計算的概念時,通常將它和經典計算相比較。如下圖所示,經典計算使用二進位的數字電子方式進行運算,而二進位總是處於 0 或 1 的確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