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德國人的發明了的樹葉餐盤,或許能拯救全世界!

2021-02-25 腦洞大開職業學堂

100%可循環的純天然一次性餐具

歐美設計小站

(ID:eads2050)

腦洞君發現這麼個小現象:城市越是高度發達,生活節奏就越快,縱觀身邊的同事,根本沒時間自己好好做飯,天天都是叫外賣的節奏!

城市人吃的外賣越多,所產生的塑料垃圾就越多。一次性餐具、塑膠袋隨處可見,這些東西已經成為城市的「頭號公敵」,再不處理我們將被掩埋在垃圾山下

所以解決這些垃圾成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之前印度的Narayana Peesapati發明了可食用的餐具,就有一種可以吃的勺子~

一口下去嘎嘣脆,看起來像是煎的脆餅,據說有糖、肉桂、生薑、薄荷等口味。

印度人的這個腦洞深受網友好評,但接下裡又出現了新型的樹葉餐盤,由另外一個Leaf Republic團隊創造。


他們手裡的盤子就是他們研發的產品,綠油油的像是「黑暗料理」煎餅。這一款用樹葉代替塑料,是100%可循環的純天然一次性餐具。

這款餐具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防水防油,而尤其重要的是可降解,能夠變成肥料的一次性餐具。製作過程嚴格把控,沒有使用任何膠水、油漆等化學用品。

現在來談談發明盤子的聰明人,他們7個人中有的是設計師、工程師和工具製造商,而他們最初只是出於對環保感興趣而已。

最初開始這個項目的時候,起步比較困難沒有辦公地點,他們就乾脆把客廳當做辦公室了。

什麼都沒有,連製作的熱壓機也是一起湊錢買的。幾個人都擠在這麼一個小房間裡,經常為了一個想法爭吵到深夜。

光是這個盤子的設計圖,就花了一年時間去構思去畫草圖,最後在電腦上構建效果圖。

從用3D印表機列印樣板,到用數控工具銑精準製作模具,他們也不急於實現這個想法,只是一點一點地將產品做得更加完善。

在數年的設計、開發、測試後,一種原料(葉子)的可降解餐盒終於完成了,緊接著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樹葉餐盤非常結實,完全不用擔心乘食物底兜穿了。總共有三層,首層和底層都是用樹葉製成,中間一層是用了葉子製成的紙,樹葉之間通過棕櫚葉纖維縫合在一起。最後將三層壓合在一起~,看起來像是在做煎餅一樣。

用這樣綠色的樹葉餐盤,完全不滲水且不漏水,真的非常神奇!


接下來是幾款有趣的造型:

哪吒三太子蓮花款▼

便當飯盒款▼

最最最高明的是這個樹葉餐盤還能做肥料!隨手丟棄在自然環境中,28天後變成其它植物的材料,可以說是落葉當了餐盒,兜了一圈又歸了根。

腦洞君覺得環保從來不只是說說而已,要採取些實際的行動。我們可以像他們一樣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或者是想法為環保貢獻一份力量!

/ 推薦閱讀 /

/ 新鮮職業&職人 /

蟄居族丨農業界迪士尼丨PS虛擬網紅丨寵物殯葬師丨大學生家政丨萬年鍾丨唐代陶俑COS丨香奈兒遊戲廳丨「最設畢」

糙漢繡花丨「汙力」酒店丨最騷辦公健身術丨「豬加索」丨花式辭職丨最高齡女團丨糕點男神丨吳彥祖蒙古包丨沒有門的電梯

10㎡理髮店丨一人遊戲有限公司丨奇葩面試丨種子收集員丨城市美容師丨鬼魂調查員丨離婚慶典公司 | 紙藝家丨黑幫女攝影師 | 食神原型 

//

多一點腦洞,少一點套路

我們是全宇宙第一所

致力於打開職業想像力的虛擬學校

關注微信號:naodong10

據說腦洞大的人已經把我們置頂了

//



出品方:十習(ID:careers10)

相關焦點

  • 7個德國人發明了100%的樹葉餐盤
    Leaves plate前些天,我們被印度大叔發明的能吃的勺子刷爆了朋友圈。印度大叔很環保,但在環保方面,德國人更是不落人後,他們馬上拿出了用樹葉製作的餐盤。沒有一丁點的塑料、膠水、添加劑···只有樹葉。發明這一盤子的是7個德國人,他們當中有設計師、工具製造商和工程師,彼此之間都是很要好的朋友。
  • 這個臺灣大叔發明的稻殼筷,讓千萬棵樹木不再哭泣
    除此之外,非凡君還給大家介紹了7個德國人發明的樹葉餐盤。100%樹葉製成,用來替代難以降解的塑料餐具,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只需28天,環保又可再生。這些創意十足又能實際解決環境問題的產品,迅速引起人們的喜歡。
  • 盤點德國人的創意小發明,個個新奇又實用,簡直是太佩服了
    導語:盤點德國人的創意小發明,個個新奇又實用,簡直是太佩服了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會看到一些雖然習以為常,但是非常不方便的設計。只不過更多的是一些非常好的創意,尤其是德國人,他們總會發明一些讓人意想不到卻又很實用的東西。
  • 德國人發明無燈泡燈具,區區一根玻璃管,卻能照亮整個房間
    德國人的工業水平一直位於世界前沿,這不最近,又讓他們在燈上玩兒出了新花樣兒~~ 最近,德國設計師發明了一種沒有燈泡的新型燈具——「Guise」,這個詞或許該翻譯成偽裝?
  • 全世界最貴的樹葉,用來裝飾最精緻的美味!
    被群山圍繞的上勝町,位於日本四國德島的中部,距離市中心約個半小時車程。偏僻小鄉村不過1,700人口,65歲以上的居民佔一半,80歲以上的佔了兩成,當中有8人更已年過百歲。截止2016年12月1日,根據日本上勝町官方統計的總人口為1626人,目前該鎮人口減少至1556人,老齡化率已達到51.7%,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人村!
  • 兒童創意手工樹葉製作,一片葉子原來還能這麼玩!
    樹葉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物品,別小看一片小小的樹葉哦,它可是可以有大創意的哦,下面是一些關於兒童手工樹葉製作的教程,一起來看看吧!樹葉手工製作一:向日葵材料準備:樹葉、膠水、膠帶、吸管、棕色卡紙、顏料、剪刀製作步驟:第一步:拿出棕色卡紙,畫出兩個一樣大小的圓,然後用剪刀剪下來;第二步:給樹葉染上顏料,然後晾乾;第三步:拿出剛剛剪好的圓形棕色卡紙,粘上膠水,然後將染色的葉子粘貼上,另一長棕色卡也是同樣的方法粘貼上樹葉;
  • 德國人怎麼評價希特勒的?
    提起一戰、二戰,你能想到什麼,肯定是那個狂熱的戰爭分子——希特勒。他是這次戰爭的發起人,在他的帶領下,世界被點燃了戰爭之火,他還因為種族大屠殺,被打上惡魔的標籤,在外界眼裡,他就是一個戰爭狂魔,是一個罪人。
  • 創意的發明:看似微不足道,但也許能夠拯救地球的10個偉大發明
    可能一說到發明,大家本能的就會想到那些歷史上偉大的發明,它們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這就是科技的真正價值,不過,相比較這些耳熟能詳的科技發明,其實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創意,往往更加的實用,畢竟它們的成本比較低,而用途又非常的廣泛,也適用於我們普通人,今天小編就來聊聊創意的發明:看起來微不足道
  • 古印度有個偉大發明,至今全世界都在用
    為何前三個文明古國都帶「古」字,而中國不帶,那是因為世人認為前三個的文明斷層,已經消失殆盡,什麼都沒留下,只有中國文明延續至今。古印度文明事實上,古印度並非什麼都沒留下,古印度人有個偉大發明,可以說對世界歷史有偉大貢獻,至今全世界都還在使用這個偉大發明。這個偉大發明就是「阿拉伯數字」。
  • 你知道第一輛汽車是誰發明的嗎,它又是怎麼發展到全世界的呢?
    幾乎是同時,德國人戴姆勒也發明了以活塞式發動機為動力的汽車。本茨當時製造的是三輪汽車,它的功率為0.66千瓦,速度為15千米/小時,戴姆勒製造的是四輪車,它的功率為0.91千瓦,速度為16千米/小時。戴姆勒的四輪車更接近於後來使用的汽車,所以後人把這輛車稱為汽車的祖先。由於本茨製造的三輪車獲得了官方批准的發明專利,全世界公認本茨的三輪汽車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 「人工樹葉」:利用太陽能的幫手
    在許多科學家的眼中,樹葉是利用太陽能的「高手」。如果能人工造出「樹葉」,能源問題或許就能得到根本性解決。幾十年來,研製「人工樹葉」一直是科學家們神聖的終極奮鬥目標之一。十多年前,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約翰·特納,發明了第一片「人工樹葉」。不過,該裝置由貴重的金屬材料製成,且性能非常不穩定,因此未得到廣泛應用。   最近,這項研究終於有了新進展。
  • 沒想到,德國人的「下酒菜」這麼硬!
    作為德系麵包的代表作,鹼水結麵包Pretzel(德語Brezel)在國內也有N個名字:扭結麵包、椒鹽脆餅、德國結、普雷結等等。鹼水結麵包名字多不稀奇,稀奇的是有一種跟它相同外型、相同名字,卻以mini版存在,更符合椒鹽脆餅概念的「鹼水結」餅乾。鹼水結麵包和鹼水結餅乾看似外形一模一樣,但氣質完全不同,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淵源呢?
  • 德國人又開掛了,用樹葉代替塑料做出了世界上最環保的一次性餐具!
    來自德國的Leaf Republic 團隊,發明了一款用樹葉代替塑料,100%可循環的純天然一次性餐具。今天,編編就帶你們一起去見識下他們是如何把樹葉變成了這屌炸天的餐具。於是他想,森林裡落葉那麼多,為什麼非要砍伐樹木,是否能利用這些落葉做點樹木呢?想到就馬上行動。他馬上召集了一些自己的朋友,沒想到一拍即合,設計師、工程師什麼的就都有了說幹就幹。
  • 二戰時最偉大的三大發明,兩個拯救大量生命,一個毀滅了無數生命
    戰爭期間,為了佔有優勢,很多國家都進行了很多發明。比如我們知道的蘇聯喀秋莎火炮,德國的噴氣式飛機、彈道飛彈等,這些發明都影響深遠。在戰爭中立下了巨大功勞。不過要說二戰期間最偉大的三個發明,這些都算不上。可以說這三種東西絕對是二戰最偉大的發明。第一種是雷達。1842年,奧地利物理學家都卜勒提出了都卜勒式雷達,不過這還只在概念上出現。
  • 外媒評出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20發明,中國「五大發明」上榜
    這一發明是20世紀一批偉大科學家的集體成果,其中較著名的兩位為當時德國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原子物理學家莉澤·邁特納以及放射化學和物理學家奧託·哈恩。#17. 火箭,最早由中國古人發明,後來在20世紀出於軍事和太空探索目的被再創造。#16. 青黴素,1928由蘇格蘭科學家Alexander Fleming發明,青梅素開創了抗生素時代,憑藉其抗菌功能拯救了數以億計的生命。
  • 10個讓科學家都出乎意料的發明,發揮了什麼作用?
    從背包到血壓計的幾種產品的設計都有魔術貼搭配著,但你能想像一個沒有這種技術的世界嗎?80年前,人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魔術貼的世界裡,因為沒有發明魔術貼的計劃和意圖。1941年,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拉帶著他的幾隻狗在樹林裡悠閒地散步。當他們散步回來時,他注意到它們身上長滿了小毛刺。他研究了這些小毛刺,希望能確定它們是如何如此容易地粘在衣服和頭髮上的。
  • 人造樹葉,要怎麼分清什麼才是真正的人造樹葉
    樹葉是大自然的傑作,它實現了多少年來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願望:利用光將水分解並製得燃料,這個簡單的想法卻耗費了人們巨大的精力和財力,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同時摒除人們對碳的依賴性,如果照耀到地球上的太陽光有千分之一能被利用,那麼人們所擁有的能量就相當於所需能量的9倍。
  • 十個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以色列發明
    我念書時曾在ICQ打工校對軟體,他們說ICQ的意思是:I seek you (我找你)。6、電子脫毛技術:汗毛重的女性,若做美容,少不了要用到電子脫毛技術。8、嬰兒呼吸監測器:由以色列Hisense公司發明的這套設備安裝在嬰兒搖籃下,可以偵測出嬰兒呼吸衰竭現象,並及早通知監護人。這種設備如今廣泛運用於世界各地,每年拯救約60萬嬰兒的生命。
  • 為什麼說「同性戀」這個詞是德國人發明的
    「同性戀」是德國人發明的嗎?乍一看這個問題可能會覺得很荒謬,然而這個基於一種固定性取向的身份概念的確起源於德國,支持同性戀概念的公眾輿論和政治運動最早也是在德國,尤其是柏林展開,而非人們一直所猜測的那樣是在倫敦或紐約。
  • 德國人就堵自己的耳朵?
    堵不了Vuvuzela  德國Vs澳大利亞 14日2:30 CCTV-5/-1    堵不了Vuvuzela  德國人就堵自己的耳朵?  競猜   明天凌晨,拉姆會戴耳塞比賽嗎?  世界盃開賽前就有人說,Vuvuzela會成為南非隊攻城略地的獨門武器,這種當地獨有的喇叭發出的聲音能趕走狒狒,甚至殺死大象。南非世界盃開賽僅兩天,全世界球迷都感受到了Vuvuzela的威力,快報南非特派記者徐毅也表示「現場的聲音太恐怖,要崩潰了」。  和電視機前的球迷比起來,場上比賽的球員們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