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德國人的「下酒菜」這麼硬!

2021-01-13 艾菲爾鐵塔下的凱旋門

食物界總有一些奇妙的巧合,它們看似相同,卻代表著兩種不太一樣的飲食文化。

作為德系麵包的代表作,鹼水結麵包Pretzel(德語Brezel)在國內也有N個名字:扭結麵包、椒鹽脆餅、德國結、普雷結等等。

鹼水結麵包

名字多不稀奇,稀奇的是有一種跟它相同外型、相同名字,卻以mini版存在,更符合椒鹽脆餅概念的「鹼水結」餅乾。

鹼水結麵包和鹼水結餅乾看似外形一模一樣,但氣質完全不同,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淵源呢?鹼水結為什麼要扭成這個樣子呢?

01

德國麵包的力量

/ 你從來沒有真正體會過 /

在德國,麵包房遍地開花,德國的人均麵包消費和麵包種類,都在全世界範圍內遙遙領先。

根據德國官方組織——德國麵包協會(GermanInstitute for bread)的統計資料顯示,只德國官方認證,記錄在冊的麵包種類就超過3200種。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德國麵包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德國麵包的種類超多

德國人有多愛麵包呢?大概就是很多重要的日常詞彙都要圍繞麵包開動腦筋。

沒有工作哪來錢買麵包,德國人索性把一個形容工作的詞叫做Broterwerb,字面的意思可以翻譯為「得到自己的麵包」。「它像切片麵包一樣暢銷」是一句德國諺語,形容的就是暢銷商品。

就像義大利的提拉米蘇和巴黎的法棍,鹼水結也是德國的名片。不同於普通麵包的香甜鬆軟,德國系的麵包更像是一個「硬漢」,外表粗獷,口感紮實。

櫥窗裡的鹼水結

一個完美的鹼水結,表皮光滑發亮,呈現迷人的紅棕色,一口咬下去就會感受到鹼水的特殊香氣,緊接著海鹽的鹹度從舌尖傳來,小麥的香氣也在咀嚼中釋放,是一款極有性格的麵包。

鹼水結

就像米麵對於中國人的意義,麵包也是德國人的主食。但當你以為主食就是鹼水結的全部了,鹼水結還會告訴你一個更神奇的搭配。

德國是啤酒大國,而鹼水結的另一個神秘身份就是——「下酒菜」,鹼水結配啤酒,越喝越有。所以鹼水結的另一個名字也叫做啤酒麵包。

鹼水結配啤酒,越喝越有

除了配啤酒,德國地道的酸黃瓜和芥末混合也可以做麵包蘸醬,脆爽的酸黃瓜和鹹口的鹼水結意外的搭配。

德國一家餐廳的鹼水結麵包、芥末醬、啤酒

02

德國人的鹼水結情節

/ 起源全靠傳說 /

鹼水結為什麼會是這種形狀?

一部分人認為鹼水結的創作者是一位修道士,而且它無論從形狀還是成分,都有一定的宗教意義。

麵團中間的連接參考了禱告時候手臂的形態:雙臂交叉在胸前。鹼水結的德語名稱「 Brezel 」也是源自拉丁文 bracellus(中世紀術語「手鐲」),或bracchiola(小臂)。命名和傳說故事,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聯繫。

中世紀早期的歐洲,修道院對於吃喝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麵包只能用樸素的原材料,比如麵粉、水和鹽,不能加入象徵奢侈的雞蛋、糖、黃油、牛奶。至少從4世紀起,基督教就開始宣揚禁食,摒棄肉類,確保靈魂得到救贖。在基督教的四旬齋期間,鹼水結更是作為「食物代表」,成為官方認可的宗教食物。

鹼水結麵包

而食品歷史學家威廉·沃伊斯·韋弗(WilliamWoys Weaver)將鹼水結的起源追溯到凱爾特人的收穫節和對凱爾特女神Sirona的崇拜,同樣也帶有一定的寓意色彩。

不過也有一個更實用的說法:之所以做成扭結的樣式,是為了讓麵包表層最大限度地接觸到鹼水,增大接觸面積。

不管起源傳說如何,鹼水結在德國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大致從12世紀起,鹼水結的樣子就被德國南部地區當做麵包師及其行業組織的象徵。

德國格爾利茨一家麵包店的店徽

03

移民到美國的鹼水結

/ 點亮了技能樹的另一支 /

在德國,Pretzel(鹼水結)更多指代的是那種外殼硬、心裡軟的麵包。但在美國,Pretzel 的意思還包含了身板縮小化身餅乾的鹼水結。感覺它們更適合叫做椒鹽脆餅,由內而外的酥脆。

mini椒鹽脆餅

曾有歷史學家認為,鹼水結是乘坐1620年的五月花號輪船,跟隨移民在美國落地生根。也有一部分觀點認為,18世紀末,是德國移民把鹼水結引入北美的。

鹼水結順利生根發芽的地方是賓夕法尼亞州。那裡擁有大量德國人,椒鹽脆餅不僅順利找到了新的伯樂,還開啟了另一個分支:硬餅乾樣的椒鹽脆餅也在這裡被發明出來。之後隨著第一臺自動硬餅乾打結機器的誕生,硬的椒鹽脆餅開始大規模生產。

椒鹽脆餅

到了21世紀,光賓夕法尼亞州生產的椒鹽脆餅,就佔全國的80%。現在美國每年的椒鹽脆餅行業價值超過12億美元,美國人每年平均消費就有約1.5磅(0.7千克)。

1993年,費城還開設了第一家椒鹽脆餅博物館。為了表彰椒鹽脆餅的經濟意義,2003年賓夕法尼亞州州長Ed Rendell還宣布4月26日為椒鹽脆餅日,椒鹽脆餅已經徹底成為一種美國食物。

市集上賣椒鹽脆餅的攤位

在美國,椒鹽脆餅可以疊加很多口味和塗層,比如酸奶、巧克力、草莓、芥末、肉桂糖、奶酪等。在聖誕節前後,巧克力椒鹽脆餅也作為節日限定款,成為聖誕禮物。

聖誕樹造型的椒鹽脆餅

鹼水結餅乾,也跟隨發達的國際物流,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食物的流轉,總是跟移民行動相關,從披薩到鹼水結,擅長標準化食物的美國人,確實也擅長實現食物的全球化。

每一款鹼水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故事,這才是食物最大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它是「酒友」公認的下酒菜,嘎嘣脆真香,一口一杯酒,網友:摳門
    炳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道菜,就是我們酒局上常見的小菜——花生米。別看其是小菜,要說喝酒的時候,那還真少不了它和啤酒豆這倆大咖。喝酒講究一個好酒好菜,酒可以香醇,菜可以鮮香,但唯獨有一樣,那菜必定得能下酒。貴的菜不一定下酒,便宜的也不一定不合胃口,食物這種東西,如果不是講究一個奢華,基本只講究兩個字,對胃。
  • 雲南之怪:鮮花入菜,蟲蟻下酒
    但人家跟肉末辣椒簡單這麼一炒,再盛放在芭蕉葉上,是不是頓時異族情調頓生,傣味十足?有些地方更猛,可以在這樣的小炒中再加入螞蟻蛋,那種微酸的獨特口味甚是迷人。茉莉花蒸蛋:喝過茉莉花茶的人會覺得,那種花香似乎是可溶於水的。這蒸蛋,用的是鮮花,不像花茶納雍用許多去薰陶,所以並沒有那麼香,但是看到熟悉的蒸蛋上突然出現許多茉莉花骨朵,心情頓時格外愉快有木有。
  • 幾元一斤的釘螺,敲掉尾部,加一塊火鍋底料炒,下酒的好菜
    我覺得釘螺最好吃的做法就是辣炒了,麻裡透著辣,辣裡帶著鮮,而且它的做法特別的簡單,不失為一道下酒好菜。 下面一起來看看這道麻辣釘螺是怎麼做的吧! 用料: 釘螺,火鍋底料,花椒,大蒜,生薑,香菜,紅線椒,青線椒,生抽,糖,老抽,料酒,水澱粉,油。
  • 夏季必備的涼拌滷豬肉,老爸最愛的下酒菜!
    不管是當個下酒菜還是宴客菜都是不錯的。記得小時候,有時候爸爸回家會帶上二兩豬頭肉回來當下酒菜。這可惜,小時候的我比現在還要饞,老爸的一盤下酒菜,到最後基本上都進了我的肚子裡,老爸自己也就吃上一兩塊。
  • 順品郎「醉美下酒菜」迎來投票環節,究竟哪個川菜最配川酒?
    11月28日,2020順品郎好吃嘴郎牙榜「醉美下酒菜」大型評選活動在成都啟幕,一經開啟便火爆成都街頭。本次評選是為全市餐飲企業徵集報名,通過大眾投票、開瓶率等維度,評選出30道最配濃醬兼香順品郎的下酒菜,並將發布《醉趣味消費指數》,為消費者更多地發現、推薦美食,同時也為年底餐飲市場和白酒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 老酒鬼告訴你,這幾道菜是下酒的絕配!就算酒量小的都能喝下半斤
    冬天寒冷,很多人爺們為了禦寒就會經常喝上一些小酒,主要喝酒能暖身子,尤其是在東北地區的人,這麼寒冷,酒都成為他們冬日裡不可缺少的一樣東西呢,當然,一般喝酒的話,能少得了下酒菜呢,真正會喝酒的人,在下酒菜的選擇上那也都會很講究的,對於老酒鬼來講,吃對了下酒菜,三斤白的都不是問題呢,像以下這幾道菜,在老酒鬼們眼中乃是下酒的絕配,有它們在
  • 我家的醃蘿蔔條做法,上過美食雜誌,醃製只需1小時,下酒好菜
    其實我是不太喜歡吃蘿蔔的,從小就生活在北方,冬天的時候,有兩種菜最為常見,就是白菜和蘿蔔,過冬的白菜和蘿蔔都是按麻袋買的,一整個冬天,能吃到蘿蔔長出葉子,內芯口感變柴,白菜能放的外面的葉子都變枯黃焦幹,也許小時候吃的太多了吧,現在一直不怎麼待見蘿蔔白菜。
  • 花了10塊錢買的小魚,給老公做了一盤下酒菜,老公說比餐館做的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健康美食資訊,ID:jkmszx88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去市場買菜,看到有賣船釘子魚的,我們這裡把它叫船釘子魚,也不知道學名叫什麼,喜歡這船釘子魚,野生的,就是一根刺,圓滾滾的都是肉,味道很鮮美,油炸很好吃的,要15塊錢一斤,買了10塊錢的,給老公做了一盤下酒菜
  • 繁衍最快的「下酒菜」,小龍蝦在它面前黯然失色,幾乎沒有天敵
    >在世界上有一種繁衍速度非常快的物種,但同樣也是人們最愛食用,被當成「下酒菜
  • 我國重點"保護動物",卻成了湖南的下酒菜,當地人:是合法的
    我國重點"保護動物",卻成了湖南的下酒菜,當地人:是合法的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對於飲食是非常的講究的,為此我們國家還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飲食文化,當然,也正是因為我們國家地域比較廣闊,所以受到了相關地理因素的影響,每一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以及一些相關的美食,比如中南和西南一帶的人,往往都比較喜歡吃辣,還有些地方比較喜歡吃甜的等等
  • 70後最愛的下酒菜,簡單炒一盤,比小龍蝦還香,嘬一口回味無窮!
    70後最愛的下酒菜,簡單炒一盤,比小龍蝦還香,嘬一口回味無窮!現在很多人的年輕人都喜歡用小龍蝦和豬頭肉來下酒,但在七零後的眼中這食材才是最好的下酒菜。說的就是這道炒田螺,田螺味道鮮美,而且肉質十分Q彈富有嚼勁,用來下酒最為合適。比起動不動就要幾十塊一盤的小龍蝦,田螺不僅價格更親民,而且自己在家動手也能製作出一份鮮辣爽口的炒田螺。嘬一口田螺,再喝上一口小酒那滋味可真是回味無窮。
  • 老爸喝酒必備的下酒菜,2根能喝半瓶酒,酸爽香脆,回回不夠吃
    雞爪子一直都是上等的下酒菜,常在酒桌上看到一手拿著雞爪子,一手端著酒杯的人。檸檬無骨鳳爪更是其中的翹楚,它既有泡椒鳳爪辣和筋道的口感,也有涼拌菜酸爽的味道,十分適合夏季當作下酒菜,而且因為沒有骨頭,嘎嘣脆,孩子也很喜歡吃。
  • 為什麼德國人很少到中國旅遊?德國人的回答,國人卻無言以對
    但是,在國內幾乎可以隨處看到的外國人中,很少有德國人的影子。不免就要讓大家懷疑了,為什麼德國人到中國來的很少呢?說出來的原因似乎不太令人相信。首先,他們認為距離遙遠。同樣是處於地球的北半球,又不是一個在北半球一個在南半球,會比在南半球的還遠嗎?從德國到我國的飛機時長至少需要8個小時,這還是在時速最高的情況下。
  • 馬蜂泡酒、蜂蛹炒菜下酒 武義農民報了被馬蜂蟄的仇
    傷好後,老沈就想去端掉馬蜂窩,但是看到這麼大一窩蜂,他又膽怯了。  「我還真沒見過這麼大的馬蜂窩,至少有1千隻馬蜂在蜂窩周圍飛來飛去。」  直到半年後,天氣轉冷,老沈才等來了機會。  幾天前,一起幹活的村民告訴老沈,「現在冬天到了,馬蜂呆著不動了,可以把馬蜂窩摘掉。」
  • 星太奇:小外養的章魚被星媽用來涮火鍋,沒想到惹惱了外星文明
    話說古老師到星太奇等學生家裡去做家訪,家長出於客氣都會請古老師吃頓飯,但在這些學生家裡蹭飯都要小心,在星太奇家吃個火鍋,用來涮著吃的小章魚竟然引來了外星高等文明的報復,到小桂子家享受大餐,沒想到又成為了海博士的實驗基因技術的對象。
  • 在別人的池塘裡「電魚」正嗨,沒想到…
    > 據了解,該四名涉案人員於元旦(1月1日)當天晚上一同飲酒至次日凌晨,微醺之下提及「電魚」一事,四人便起了歪腦子,想去「電」幾條大魚來做下酒菜
  • 涼拌黃瓜好吃有訣竅,酸爽開胃還下酒,怎麼吃都不會膩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這道菜,既簡單又方便,又能很好地補充營養,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老人小孩皆宜,愛吃的你趕緊學起來吧。涼拌黃瓜好吃有訣竅,酸爽開胃還下酒,怎麼吃都不會膩。今天教大家做一道涼菜,首先準備一點黃瓜改刀切成絲,胡蘿蔔也切成絲,洋蔥改刀切絲。然後準備一個小碗放幾勺辣椒油,加生抽,來點芝麻油,加點蒸魚豉油,用筷子攪拌均勻,最後在上面放兩片檸檬。
  • 竹蟲下酒,剛剛好
    (百度普及一下)我記憶裡就叫竹蟲,沒聽說過其他名兒。柴蟲豐滿,竹蟲苗條,都是油炸下酒的好東西。竹蟲下酒,剛剛好。
  • 越南一男子捅蜂窩捉幼蟲做下酒菜 卻被黃蜂蟄死
    新華網河內8月29日電 據此間媒體29日報導,越南北部一名男子捅下蜂巢,原想從中捕捉幼蟲做下酒小菜,不想被惹怒的黃蜂活活蜇死。  據報導,這名49歲的男子住在越南清化省,他26日發現鄰居家電視天線上有一個碩大的蜂巢,遂用竹竿將其捅下,想找幾隻幼蟲做成小菜和朋友聚餐時享用。
  • 鰻魚的一個經典吃法,和潮汕菜脯是絕配,下酒下飯真解饞!
    鰻魚的一個經典吃法,和潮汕菜脯是絕配,下酒下飯真解饞!鰻魚是魚類中較為另類的一種生物,鰻魚無鯪,體表光滑,身體狹長,皮呈青白色,有水蛇的樣貌,因此也得名「蛇魚」、「白鰻」、「青鰻」等。平時我們家做鰻魚,一般都會把鰻魚切成小段來安排,最喜歡的一個做法是加點菜脯一起燜。所謂菜脯也就是醃製曬乾的蘿蔔乾,在潮汕,用菜脯來烹飪鰻魚是絕配,我們這每家每戶都喜歡。如果你要問我:鰻魚和什麼搭配好吃?我會推薦你試試這個,吃一次,保證你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