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蟲又名竹蜂、竹蛆,廣寧人把它稱之為「筍蛆」。它啃吃幼嫩竹筍吸收養分,20天內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體肥停食,準備破蛹而出。
竹蟲富含高蛋白、胺基酸。看看竹蟲的外表,肥肥白白、長約3釐米、身子紡錘形,滾圓滾圓、有細眼小黑嘴,有人贊它可愛、有人厭其噁心。
但竹蟲甘香,似有奶油之味。
(百度普及一下)
我記憶裡就叫竹蟲,沒聽說過其他名兒。
柴蟲豐滿,竹蟲苗條,都是油炸下酒的好東西。
對於有經驗的人來說,竹林的竹蟲簡直就是自己養著的一樣。單看竹子的表面,就能確定哪棵竹子有竹蟲,多還是少,哪節比較集中。
所以,胸有成竹邀好夥伴,擺一壺老酒,泡一壺茶。
友人品茶,自個提著大刀去竹林,噼裡啪啦幾下砍一截或是一個窟窿,袋子也不用,竹筒就是最好的盛放器具。
密密麻麻的竹蟲放進去,扭來扭去,竹筒口塞一把新鮮葉子,即可回家。
一壺老茶開喝,一壺老酒在猜拳聲裡漸少,就等油炸的竹蟲燻紅了臉龐。
拿回的竹蟲倒出來,揀掉不小心落進去的一點點竹屑、葉子,抖抖,倒進滾熱的油鍋,噼裡啪啦翻個身,蠕動的竹蟲扯直身子,便酥脆香了。
高蛋白過敏的朋友只能聞聞香氣,咽咽口水。不過還有幾個格外鍾情的不死心要嘗幾個,十多分鐘二十分鐘之後從手臂開始發紅髮癢,邊抓邊拿老酒擦擦邊埋怨自己的饞嘴和僥倖。
竹蟲下酒,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