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象鼻蟲
老龐吃剝好的竹象鼻蟲
「常州紅梅公園超猛園丁大爺,竟然生吃蟲子!」8月20日,一個園丁大爺生吃蟲子的視頻在化龍巷上極為火爆,引起眾多網友圍觀,不少網友直呼大爺是「奇人」,但也有網友表示不太能接受。昨天下午,記者見到大爺本人,他叫龐長平,今年58歲,四川人。他表示,其實在老家,吃這種竹象鼻蟲並不稀奇,他小時候就經常吃,不過自從19歲離開家鄉後,就不再吃了,直到今年7月在紅梅公園竹子上發現此蟲。
公園內圍觀「奇人」剝吃蟲子
8月20日傍晚,化龍巷上一則名為《民間多奇人啊!常州紅梅公園的超猛園丁大爺,他吃的這是什麼蟲?》的帖子迅速躥紅。
打開帖子中的視頻,只見一位身穿灰色工作服、頭戴涼帽的大爺,手裡拿著一個拇指大小的黃褐色蟲子,他一邊剝著蟲子,一邊嘴裡喊著「又香又甜又脆!好吃!」
周圍時不時傳出一些旁觀者的聲音:「能吃嗎?好吃不?」有一些好奇的遊客甚至慫恿這位大爺:「你吃給我們看看吧!」
大爺剝完,直接放進嘴裡,圍觀者一片叫好,旁邊還有人說:「他今天已經吃第四回了,今天午飯不用吃了,營養夠了。」
畫面最後,大爺手拿一個礦泉水瓶,記者看到,裡面放了約半瓶這樣的蟲子。
大爺吃蟲成公園一大「亮點」
這個蟲子究竟為何物,可以吃嗎?不少網友發問。帶著這樣的疑惑,昨天下午記者在紅梅公園月季園內,找到了這位大爺,他叫龐長平,今年58歲,四川蓬溪縣人,2003年來到常州打工,2008年進入紅梅公園園景隊,負責月季花的栽培工作。
園景隊隊長孔成剛告訴記者,事情起源於7月初的一天,他在公園竹子上發現一隻竹象鼻蟲,因為在城市中比較罕見,便準備拿回去做標本。
恰好經過月季園,碰到老龐,「隨口說了一下,哪知道他說這個好吃,他們家鄉有很多這種蟲子,在竹子上的。」
之後,公園內的植物保護人員捉到此蟲都給老龐,老龐吃蟲子也成了公園內的一大「亮點」,引來不少遊客圍觀。
老龐告訴記者,吃此蟲子在家鄉並不稀奇,對身體也沒有害處,反而很有營養。因為家鄉竹子多,在他八九歲時,就經常捉此蟲子吃,後來等他19歲出門做手藝時,沒有竹子也就吃不到了。
老龐說,如今家鄉吃此蟲子的人少了,「小孩都不敢吃」,一般吃法是油炸,不過老龐喜歡生吃。
此蟲富含蛋白質,油炸較多
據百度百科介紹說,竹象鼻蟲屬鞘翅目象鼻蟲科,分布於竹產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為竹林的害蟲之一。成年的象鼻蟲鼻子佔了身長的一半,因而得名。竹象鼻蟲含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網上還專門有油炸竹象鼻蟲的做法,非常簡單,只要去掉翅膀洗乾淨,先在鹽水中煮一會,再用油炸即可。
做法裡提到油炸象鼻蟲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對人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
據了解,在成都街頭,經常能看見一盆盆油炸的竹象鼻蟲售賣。常州市綠化管理指導站副站長趙衛華也告訴記者,此蟲就像知了、蟬蛹富含高蛋白,可以食用,但在常州周邊並不多見,一般做法是油炸,生吃較少,對人體應該並無大礙。
提醒
一些昆蟲來源不明,最好別亂吃
吃昆蟲靠不靠譜?有專家認為,昆蟲高含量的優質蛋白質來源的確很誘人,但長期食用對人體基因與體質是否會有所改變,現在還沒有進一步的研究。「現在我們吃得較多的是蠶蛹、蜂蛹、蠍子、螞蟻和龍蝨,而對於其他眾多品種的昆蟲人類還不了解,到底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有多大目前還不知道。」
專家認為,相對來說進食未成年的幼蟲,尤其是蠶蛹、蜂蛹等更為安全,其次就是人類常年飼養的並且人們經常進食的昆蟲,例如蠍子、螞蟻和龍蝨等會相對安全很多。「其實食用昆蟲更需要注意安全問題。」專家表示:第一,某些昆蟲的來源不明,可能受到汙染,體內帶有病毒或者寄生蟲,而這些病毒或蟲卵,在高溫情況下很可能無法殺死。第二,目前很多昆蟲食用方式大多是採用高溫油炸烹飪方式,但高溫不僅會破壞蛋白質,還會產生有害物質,所以想通過食用昆蟲獲得優質蛋白,這就有些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