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被竹蟲咬後長出「竹燕窩」,據說非常美味,可遇不可求

2020-10-16 紫俠

竹子是一種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植物,它全身都是寶,不但竹竿可以用來製作各種家具和用具,竹子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美味佳餚,比如竹筍、竹蓀等。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說的,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美味,同樣也是來自於竹子,它就是傳說中的「竹燕窩」。

燕窩我們知道,那「竹燕窩」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竹燕窩的學名叫「竹菌」,它非常罕見,可以說可遇而不可求。竹子上會長出一種寄生蟲,名字叫竹蟲,這種蟲子會以竹子體內的汁液為食。竹蟲一般會把竹子咬破,讓竹子裡面的汁液自己流出來,熱庵後它才會吃。但是小小的竹蟲畢竟飯量沒有那麼大,所以會有許多竹汁殘留在竹子表面。

在恰當的環境下,竹子在表面殘留的汁液會生長出一種真菌。這種真菌會在一夜之間生長,就會在竹子上殘留下像花朵一樣的東西,這個「花」就是竹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竹燕窩」。實際上,人們對竹燕窩的利用,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一開始人們都認為,這是竹蟲留下的排洩物,所以不能吃,而且竹燕窩仔細看上去也不夠美觀,所以大人小孩都會避而遠之。老一輩的人根本不會吃它,在潛移默化下,不少「竹燕窩」就被白白浪費掉了。

實際上,「竹燕窩」跟人們想像的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十分美味的食材,其做法跟燕窩差不多,味道也很像。人們將竹燕窩取回來後清洗乾淨,留下晶瑩剔透的那一部分,不管是拿來燉湯還是涼拌,都讓人慾罷不能。想要摘到鮮美的竹燕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早上三四點鐘起來,趁著天還沒亮到竹林中搜索,因為竹菌不喜歡陽光,所以陽光一曬就會品質變差,所以美味的竹燕窩不但可遇不可求,還要付出許多艱苦的勞動。

現在竹燕窩依然是一種非常小眾的食品,主要產自四川等竹子資源豐富,而且氣候適宜的地區。有人曾想要人工種植竹燕窩,但到了今天還沒能實現。這也讓竹燕窩的價格水漲船高。

相比真正的燕窩,吃竹燕窩對環境並沒有什麼負面影響。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不知道大家有人嘗過嗎?


相關焦點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文人為何如此喜歡竹子?
    現代的對竹筍的培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包括選取園地、栽植時間及優良品種等,栽植後的鬆土除草、合理施肥、護筍養竹,防病蟲害等,乃至於各種風味的加工方法等,關於竹"應用"於吃的方面就到這。竹的歷史底蘊竹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底蘊。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內,出土了竹子的實物。也就是說,七千年前,竹子就已經開始為人所用。
  • 長在竹子上的「小東西」,人稱竹三七,價值很珍貴,看到別忽視
    自古以來,人們就形容出了清明的多雨,清明的雨,是春雨,一場春雨一場暖,天氣變暖,雨水充沛,各種花花草草都生長旺盛,氣溫宜人,雨水充足,不只是花草的生長季,也是各種蟲子菌類的生長季,不知道您以前有沒有注意過,在竹林裡生長著一種小東西,遠看像是是竹子開的小花,外形有點腰果,還有點像蠶繭,每天的春天也是這種「竹花」的生長季,但是你知道嗎?
  • 竹竿上生長的山珍,外形似銀耳,人稱「植物燕窩」,產量非常低
    在遙遠的大山深處,連生長的植物都是神奇的,比如同樣是竹子,大山裡面生長的就比較特殊,竹竿上竟然能長出花苞,這樣的竹子你見過嗎?這種真菌有個學名叫「竹燕窩」,為什麼這麼稱呼,主要是因為它的外形、口感以及營養成分都跟燕窩差不多,因此也被人們稱為「植物燕窩」。
  • 不可居無竹,盤點5種最適合家裡養的盆栽竹,你家種了嗎?
    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自古以來都頗受歡迎,而竹子的品種繁多,很多品種並不適合養在室內,但是又有很多花友想要在室內養盆竹,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盤點了5種適合家裡養的盆栽竹,一起看一看吧!
  • 養竹必備/《竹子施肥寶典》
    可以將茶葉水和茶葉渣倒在園土裡密封起來發酵一陣子,等茶葉渣變得黝黑髮酵好了,就可以拿來填盆裡使用如果上面幾種自製肥覺得麻煩可直接使用下面2種肥料1、複合肥複合肥裡含有氮磷鉀和其他微量元素是比較全面的肥料可以將複合肥兌水拿來澆竹子讓家裡的竹子長得更壯也可直接3-5粒複合肥埋土裡
  • 竹纖維襪子好處 竹纖維襪的優缺點
    竹纖維襪是以自然生長的竹子為原料,以高科技方法做成竹漿粕,紡成竹纖維紗線,做成的襪子。因為竹纖維具有獨特的多空結構,竹纖維襪具有透氣吸汗,柔軟舒適的特徵。因為竹子裡有一種天然抗菌物質叫竹琨,所以竹纖維襪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除蟎防臭的特殊功能,有效去除異味,使腳部乾燥舒爽。 竹纖維襪子好處 竹纖維襪的優缺點 1、腳臭,竹纖維襪子的排汗、透氣效果好,夏季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
  • 竹雕:以竹為紙,刀刻風雅
    在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們將竹子比作君子,「苦節憑自珍,雨過更無塵。歲寒論君子,碧綠編新春。」竹,虛懷若谷,中通外直,其被賦予堅毅、正直、謙虛和廉潔的特性,也被視為高風亮節的象徵。竹為名人雅士所喜,「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於是他們以竹子為原料,創造出了與竹相關的各種雅致器物。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趙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這樣概括「竹刻者,刻竹也。
  • 鄉鎮|冷水灘:舌尖上的美味 黃陽司竹魚
    圖片來源:《舌尖上的冷水灘》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7日訊(通訊員 周淑芳 雷中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東二十裡的黃陽司以古漁鎮著稱,沿湘江河岸出產一種奇異的「竹魚」。竹魚大多呈青灰色,也有為褐黃色的。
  • 你可見過竹子開花,但竹子結的果子呢?據說800元一斤
    照片上是一片竹林,但是奇怪的一點就是在這片竹林的竹子上面有很多的果實,後來小編經過翻查資料才了解到,原來這種竹子叫做梨竹,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象鼻竹。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這種梨竹還沒有長大的時候,是綠色的薄被白粉並混生柔毛,當它變老的時候,呈現的是枯草色,而且表面也比較的光滑。當梨竹變老之後,竿上部每節有多枝簇生,粗細不等。
  • 小小竹絲,編出人生精彩
    從舅舅家回來的第二天清晨,劉嘉峰第一次自己砍倒了一棵竹子,嘗試劃篾。劃篾的工序是不斷用篾刀將竹子對開:一剖二,二剖四,四剖八……一直剖到所需要的寬度。然而,第一刀下去,竹子就跑了偏。劃出的篾片寬的寬、窄的窄,厚的厚,薄的薄。一根竹子還沒劃完,篾刀把左手拇指劃破一道深口子,鮮血直流。篾片也鋒利如刀刃,把手掌、手指劃開幾道口子。
  • 為何「歲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中都有竹?
    先秦:   竹集君子美德於一身   竹子,本是最常見、最普通的植物之一,在大眾眼裡只是尋常之物。然而,在歷代文人墨客心目中,竹子一點也不尋常,它不僅超凡脫俗,還集種種美德於一身,其精神之高貴、文化內涵之豐富,足可抗衡任何植物。
  • 竹子的果實
    竹子在生活中很常見,幼嫩的竹子可以食用。而竹葉也是我們國寶大熊貓的食物。竹子的汁液可以消毒鎮痛、延緩衰老,而竹葉泡水也有清熱去火的功效。竹筍是竹子的根發芽後長出來的部分。竹筍可以食用,味道鮮美,是日常飯桌上常見的菜餚。那麼竹子有沒有果實呢?實際上也有竹子結果的,那就是梨竹。
  • 森林撫仙湖樹種知多少 | 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自古以來就因為其凌寒傲雪的品格清俊挺拔的身姿為眾多文人墨客所熱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
  • 竹蜻蜓
    青青竹蜻蜓遊戲,是一種與飛行有關的玩具,最早出現在晉朝,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竹蜻蜓的形狀是呈「T」字形,橫的一片就好像螺旋槳。取一小竹片,磨光打平,削出一定的角度,正中鑽一小孔,插上一根直的竹棍子,用兩手搓轉竹棍子,猛然鬆手,竹蜻蜓就在半空中旋轉,等到力量減弱時才會慢慢落到地面。
  • 竹蟲下酒,剛剛好
    竹蟲又名竹蜂、竹蛆,廣寧人把它稱之為「筍蛆」。
  • 你見過「竹子開花」嗎?為什麼民間認為竹子開花是兇兆?
    竹,是我國一種很常見的植物,尤其在南方農村,幾乎家家戶戶宅前屋後都會種竹。從實用的角度看,竹與民生關係密切,竹材可用於建造房屋、製作家具或用具、造紙、制炭等,竹筍還可作為食物,味香質脆,為菜中珍品。古人將竹比作君子,「值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高風亮節,雅俗共賞,故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說。
  • 這五種盆栽竹類,讓生活超然脫俗
    也許大家還不知道,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竹林面積最大的國建,同時也是開發並利用竹類資源最早的國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國」的美稱,竹子因其清脆挺拔,姿態出眾,四時常茂的特點,深受大家的喜愛和讚揚,人們賦予它心虛節堅,堅韌不拔,風度瀟灑的」美譽」。
  • 5種盆栽竹,最適合家裡養,快看你家有沒有?
    蘇軾有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這幾句詩簡單直白,道出了居家生活中竹子的好處:令人脫俗。竹子也確實如此,竹竿挺拔,竹葉青翠,一叢叢栽在牆邊,給人以清逸出塵的感覺,見之即可忘俗。
  • 農村這兩種養殖業:「竹蟲」和「柴蟲」養殖,前景怎麼樣?
    像一些珍貴的美味:農村的「竹蟲」和「柴蟲」也是受到眾多美食愛好者的追求,而竹蟲和柴蟲都是野外生長的,那麼是否也可以把它作為一種項目人工養殖呢?」「竹蟲」竹蟲,又名竹蜂、竹蛆。寄生在竹筒內,以食嫩竹為主,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筒內,到11月份體肥停食,宜捕,過時則變蛹。竹蟲不僅哈尼族喜食,壯族、布依族亦喜食善捕。布依族居住的河谷地帶,楠竹茂密,視其竹尖發黃,即可剖開竹莖採取。
  • 「以竹代木」,竹材能完全取代木材嗎?
    竹子曾被譽為「窮人的材料」,但由於它環保高效又優雅,一躍成為當之無愧的新時代生態材料。尤其是在木材短缺的現下,可持續、綠色環保的竹材無疑是取代木材的一個好選擇。「以竹代木」的優勢我國是一個木材生產大國,也是一個木材消費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