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90後靠養殖「爆漿」竹蟲帶動上百農戶增收

2021-01-08 中國僑網
廣西90後靠養殖「爆漿」竹蟲帶動上百農戶增收

  【解說】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大灣村良村屯一片翠綠甘蔗地裡,竹蟲養殖戶謝中文和妻子全輝進正在砍甘蔗,為竹蟲們準備1天的食物。將甘蔗打碎後,夫妻二人提著桶走進有2000盆規模的養殖間內,依次打開蓋子為竹蟲餵食。

  【解說】2020年4月,謝中文就研究從竹鼠改養竹蟲,還前往已經實現體系化養殖的廣東肇慶市廣寧縣學習技術,一學就是1個多月,並花了10萬元引進竹蟲種苗。但回鄉試養的第一個月,就遭遇技術的「水土不服」,溫度與溼度沒控制好,死去的竹蟲讓他虧得個措手不及。

  【同期】柳城縣良聯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 謝中文

  一個月出5批的產品,以前引種的話,花了接近10萬塊錢購買種苗回來,一個月損失5批,一批兩百斤,當時市場價達到50塊錢一斤,我們那個月損失就有5萬塊錢。

  【解說】因廣東離海南較近,廣東養殖場選擇使用椰子殼和椰糠餵養。但在廣西柳州,使用椰殼椰糠卻讓成本偏高。想到廣西柳城縣是甘蔗種植大縣,抱著「還年輕不要怕,一定要博一下」的信念,謝中文憑藉養殖竹鼠時經驗開始技術闖關,嘗試用甘蔗作為飼料,發現甘蔗在盆子裡發酵會產生熱量和蒸汽,通過控制飼料配方就能控制溫度溼度,養出的竹蟲還更加肥美乾淨。謝中文逐漸摸到了竹蟲養殖的「秘籍」,銷路漸漸打開,每公斤的售價能達到120元至160元。依靠商品蟲銷售,謝中文目前每月能盈利3至5萬元。

  【同期】柳城縣良聯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 謝中文

  以前養殖蟬蛹和蜂蛹的市場已經成熟了,成熟很久了,所以說我們找他們(代理商)合作,他們去推竹蟲效果也很好,因為竹蟲蛋白質高,味道很好。

  【解說】商品蟲的一炮而紅後,讓謝中文建立起了對自己商業模式的信心,便決定將竹蟲養殖在自己的合作社裡推廣。對於像姚福貴這樣因殘疾導致家庭貧困的養殖戶,謝中文主動贈送給他們種苗並上門教授技術。

  【現場聲】他(其他社員)說你想要種蟲,我說那合適,我拿點給你,繼續養多點,我也想發展多點,想多要種子。

  【解說】姚福貴今年11月開始跟謝中文從竹鼠改養竹蟲,養殖過程中,姚福貴不時通過電話和微信跟謝中文詢問養殖辦法,謝中文也知無不言。不足半個月,姚福貴和妻子就建立起了養殖竹蟲的信心。

  【同期】柳城縣竹蟲養殖戶 姚福貴

  (有竹蟲養殖後)高興得多了,又有工作做了,沒有那麼悶了,自己心情也好得多了。如果我一邊賣商品蟲一邊留種,效果好的話明年能賣出上千盆(竹蟲),如果量能達到1000盆,年收入能有兩三萬塊錢,就想儘量做多,讓自己日子好過點就行了。

  【解說】目前,謝中文除了給合作社養殖戶出售種蟲,還幫助收購與銷售,為合作社成員的養殖打消了後顧之憂。下一步,謝中文打算利用當地糖廠榨糖產生的甘蔗渣等廢料作為養料,進一步降低養殖成本擴大競爭力,將竹蟲推向更多人的餐桌。(王以照 廣西柳州報導)

相關焦點

  • 東興:淡水龍蝦養殖助農增收
    在東興市馬路鎮大橋村,鼎盛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敢試敢為,率先在東興市規模化養殖世界最名貴的經濟蝦種之一——澳洲淡水龍蝦,在提振效益的同時,合作社示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特色養殖,幫助他們走上穩增收脫貧致富路。
  • 巴裡坤縣:奶驢養殖帶動農牧民增收
    近年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大力支持當地特色農牧企業和合作社發展壯大,引進了以驢奶加工為主的企業,帶動農牧民發展奶驢養殖業。  每天早上10點,巴裡坤縣利農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葉爾恰提·拜山拜克都會到花麒奶業有限責任公司交售驢奶。  30 歲的葉爾恰提家在巴裡坤縣石人子鄉,2014 年,他從塔裡木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
  • 農村這兩種養殖業:「竹蟲」和「柴蟲」養殖,前景怎麼樣?
    像一些珍貴的美味:農村的「竹蟲」和「柴蟲」也是受到眾多美食愛好者的追求,而竹蟲和柴蟲都是野外生長的,那麼是否也可以把它作為一種項目人工養殖呢?寄生在竹筒內,以食嫩竹為主,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筒內,到11月份體肥停食,宜捕,過時則變蛹。竹蟲不僅哈尼族喜食,壯族、布依族亦喜食善捕。布依族居住的河谷地帶,楠竹茂密,視其竹尖發黃,即可剖開竹莖採取。
  • 酸檸檬成了「甜產業」 帶動川渝兩地5萬多農戶增收
    2014年年底,達州市稅務局結對幫扶南山村,決定幫助該村通過發展檸檬產業脫貧增收。隨後,該局牽頭組織當地鄉村幹部前往重慶潼南學習發展檸檬產業的經驗。「潼南小渡鎮大土村村民江基友獲知這一消息後,意識到其中蘊藏著商機。」代曉強說,江基友向他提出,要在南山村種植檸檬,希望匯達檸檬在檸檬種植技術和銷售方面提供支持。
  • 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蘭洲灣鎮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蘭洲灣鎮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2017-04-11 15:13:00來源:央廣網
  • 廣西90後小夥合夥巧養「虎頭蜂」 帶動村民共享百萬利潤
    而在廣西全州縣,有這麼兩個年僅20出頭的「90後」,不僅在大山裡搞起了虎頭蜂養殖,而且,越養勁頭越大,不光自己養,還主動聯繫村民,帶動貧困戶一起養。如今,他們的養殖已經分布到了幾個鄉鎮,每年能夠為自己和村民創收200萬元。
  • 竹鼠遭禁後,廣西人開始養「蟲子」!桂平人你敢吃嗎?
    自今年5月8日起,明確人工飼養竹鼠不列入農業農村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後,作為全國原竹鼠養殖規模最大的省區,廣西各地的養殖戶紛紛摸索,轉產轉型。如今半年多時間,一個相較竹鼠養殖更為短、平、快的項目——竹蟲養殖迅速走紅,遍布廣西各地,目前每天還在呈現裂變式發展,「繁殖」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 巴州最大鴕鳥養殖孵化基地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
    趙成義建成巴州最大鴕鳥養殖孵化基地,帶動周邊63戶農民增收致富(左圖);趙成義從保鮮櫃中拿出兩顆鴕鳥蛋向大家展示尉犁縣一家農民合作社僅靠出售鴕鳥蛋和小鴕鳥,一年純利潤就能達60萬元以上。3月22日,記者電話聯繫到這家名叫銀祥特色養殖合作社的創建者趙成義,據他介紹,這家合作社成立於2012年,目前,社員已達63名,養殖有560多隻鴕鳥。趙成義說,養殖鴕鳥前,他曾從事建築行業,積累了一定資金。
  • 高臺:規模養殖助農增收致富
    高臺縣通過採取政策促動、典型帶動、產業拉動等措施,持續壯大畜牧產業規模,增加農民收入。合黎鎮七壩村村民李蘭花這幾年一直利用後院發展肉牛養殖,因為養殖時間久經驗豐富走進位於合黎鎮七壩村的牧羊人牧業有限公司,幾棟高標準養殖圈舍整齊排列,羊兒悠閒的吃著草料。憑藉標準化、規模化養殖,肉羊品質不斷提升,效益也越來越好。
  • 養殖「白腹美」敲開致富門 河南省濮陽市範縣小龍蝦水產養殖帶動...
    養殖「白腹美」敲開致富門 河南省濮陽市範縣小龍蝦水產養殖帶動農民增收2020-08-05 14: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河南日報農村版        瀏覽量: 254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記者代珍珍&nbsp&nbsp&nbsp&nbsp7
  • 英德市西牛鎮:引進韭菜基地項目帶動農戶增收
    據了解,當地村集體和村民參與項目主要有「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公司+基地+分紅」、代耕代管、產業就業、項目入股等模式。  在石下村,當地完成土地整合整治後,拿出273畝土地與公司合作建設韭菜交易中心,公司每年以保底500元/畝進行分紅(共13.65萬元),同時按照韭菜收購量0.01元/斤計算提成給石下村集體,2019年為石下村集體創收45萬元。
  • 貴陽市農投集團:抓牢「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創收
    其中,在全省「9+3」貧困縣之一的威寧縣,貴陽農投在經過多次調研、考察後,結合威寧的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確定以蔬菜產業作為產業幫扶項目,以貴陽市高標準高原喜涼蔬菜保供基地為定位建設5萬畝標準化蔬菜基地。當前,基地的夏秋冷涼蔬菜已獲豐收,經過分揀、裝箱、包裝、冷藏銷售出山。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庫倫旗:養殖專業合作社 助農增收底氣足
    近年來,庫倫旗把產業促脫貧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以規模養殖經營為依託,通過養殖合作社託管代養分紅、吸納就業,不斷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張興龍是扣河子鎮酒局子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三口人。
  • 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當前位置 > 首頁 > 地方資訊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2020年10月15日 17:12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李新賀  近年來,新野縣上港鄉因勢利導,
  • 成縣:「90後」返鄉青年的「兔大王」夢
    「90後」返鄉青年的「兔大王」夢隴南日報通訊員 左謙茹每日甘肅網5月9日訊 據隴南日報報導 暮春時節,走進成縣紙坊鎮府城村「90後」返鄉青年周鵬的生態兔養殖場,一排排整齊的兔舍中,上千隻小兔子在圈舍裡活蹦亂跳,有伊拉兔、花巨兔、比利時兔、紐西蘭兔等10個品種……周鵬一邊給筆者介紹兔子品種
  • 福州鼓樓區扶貧協作 中蜂養殖帶動6900多戶群眾增收
    記者了解到,在鼓樓區與岷縣共同推動下,當地的中蜂養殖產業越來越紅火,規模從2016年的1萬多箱發展到如今的6萬箱,總產值增加到6000萬元,帶動6900多戶群眾增收。  在鼓樓區的牽線搭橋下,岷縣的藥材蜂蜜還納入了企業幫扶項目。永輝超市將在岷縣茶埠鎮食品工業園區,新建一座蜂蜜產品加工車間,引進先進生產線和古法釀蜜工藝,開展岷縣藥蜜研發、生產和銷售。
  • 互助結情誼 攜手斬「窮根」——廣西賀州粵桂扶貧協作見聞
    新華社南寧10月27日電  題:互助結情誼 攜手斬「窮根」——廣西賀州粵桂扶貧協作見聞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扶貧車間生產熱火朝天、產業項目相繼開花結果……2017年9月以來,廣東肇慶與廣西賀州依託粵桂扶貧協作結成幫扶對子,賀州富川瑤族自治縣、昭平縣分別成為肇慶四會市、鼎湖區的結對幫扶對象,從產業合作
  • 三農:甜龍竹種植增綠又增收 甜龍竹的種植與管理
    因為試種成功,2015年甜龍竹將在恐龍山鎮達到500畝的種植規模,竹將作為特色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新熱點。2017年,恐龍山鎮被縣委、政府列為整鄉扶貧鄉鎮,全年甘衝、獨瓦房、阿納三個村委會脫貧出列,涉及177戶667人脫貧退出,任務艱巨繁重。鎮黨委、政府通過探索,通過示範帶動,重點發展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增收能力。
  • 南沙11個農業行業分會揭牌成立,助農戶抱團增收
    記者了解到,此次成立農業行業分會旨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南沙農業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推動農業特色做強、產業做精,促進鄉村振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11個行業分會為一條龍服務農戶 「成立行業分會後,農民可以免費加入我們的分會。」
  • 區外桂商回鄉投資:感召天下桂商 推進廣西騰躍
    >感召天下桂商 推進廣西騰躍 ——區外桂商回鄉投資見聞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許丹婷 桂商是廣西走出去的精英,在自治區內外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近年來,廣西獨特的區位、交通、產業等優勢日益凸顯,大批桂商趁勢而上,回鄉投資,不僅分享到家鄉的改革紅利,也帶動了家鄉經濟的騰飛。 隨著第二批「桂商情系故鄉行」活動拉開帷幕,向廣西「進軍」的新一輪號角正在吹響。「回老家,投資去!」桂商投資家鄉、回報家鄉的腳步邁得正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