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西牛鎮:引進韭菜基地項目帶動農戶增收

2021-01-14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報導(記者 朱子榮):記者9日在英德市參加「脫貧奔康·出彩英德」主題採訪活動時了解到,近年來,英德市西牛鎮引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項目——西牛韭菜基地項目,拉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成為西牛鎮實現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在西牛鎮,韭菜與麻竹筍、菜乾美稱為「西牛三寶」。西牛韭菜,又稱「犀牛仙草」,味道非常鮮美,還有獨特的香味,已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標誌認證。

西牛韭菜長勢喜人。攝影 朱子榮

  西牛韭菜基地項目由英德市聯合前進食品貿易有限公司投資,計劃把韭菜主種植區建設成以韭菜為特色產業、「韭菜產業種植基地+蔬菜交易中心+農副產品加工+農業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美麗田園綜合體」。

  據英德市聯合前進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廣華介紹,目前項目已種植韭菜超過4000畝,覆蓋小灣、花田、花塘、赤米等村,年產量可達6000萬斤、年產值1.08億元。

  據了解,當地村集體和村民參與項目主要有「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公司+基地+分紅」、代耕代管、產業就業、項目入股等模式。

  在石下村,當地完成土地整合整治後,拿出273畝土地與公司合作建設韭菜交易中心,公司每年以保底500元/畝進行分紅(共13.65萬元),同時按照韭菜收購量0.01元/斤計算提成給石下村集體,2019年為石下村集體創收45萬元。此外,公司還以700元/畝的租金承包村集體350畝耕地(租金每五年遞增20%),村每年至少有24.5萬元收入。兩項合計每年可為石下村集體創收69.5萬元。

  在代耕代管模式下,公司將在基地種植的韭菜反包給當地農戶(其中貧困戶23戶)進行田間管理(包括施肥、除草、鬆土等),戶均可代管10—20畝,平均每畝產量約15000斤/年,按照0.25元/斤計提管理費,戶均收入可達到3.75—7.5萬元/年。

  公司還聘請當地農戶到韭菜基地就業務工,負責韭菜收割、分揀、包裝、清洗等工作,月平均工資收入可達3000—5000元。目前,有包括200名貧困戶在內的約1000名農戶在韭菜基地從事韭菜相關工作。

當地農戶到韭菜基地從事相關工作,月平均工資收入可達3000—5000元。攝影 朱子榮

  此外,西牛鎮政府統籌花塘、小灣等9個面上村的財政扶貧資金299.5萬元入股韭菜種植合作項目,公司每年按統籌資金額不低於10%的比例,保底分紅給9個面上村的貧困戶,2023年合作期滿後將投資本金返還給西牛鎮。2018年,300戶貧困戶共取得分紅29.95萬元,戶均增收近1000元。

  英德市聯合前進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廣華表示,儘管今年受疫情影響,韭菜銷售行情低於0.6元每市斤,但公司仍以0.6元每市斤的價格收購韭菜,保護了合作農戶的穩定收入。

相關焦點

  • 英德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園 暨西牛鎮電商創業園開業
    英德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園既西牛鎮電商創業園終於開園了!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由英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西牛鎮人民政府主導、廣東大西牛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大西牛)承建和運營的大西牛創業園2020年12月30日正式開業。
  • 國企要聞 | 風行生鮮與英德市西牛鎮企業籤訂採購協議,合力推進...
    2020年6月9日,廣州風行生鮮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慶偉率公司業務骨幹前往英德市西牛鎮,在西牛鎮黨委書記鄧明華、西牛鎮黨委委員謝永初和越秀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孫寧斌的見證下
  • 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當前位置 > 首頁 > 地方資訊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2020年10月15日 17:12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李新賀  近年來,新野縣上港鄉因勢利導,
  • 酸檸檬成了「甜產業」 帶動川渝兩地5萬多農戶增收
    2014年年底,達州市稅務局結對幫扶南山村,決定幫助該村通過發展檸檬產業脫貧增收。隨後,該局牽頭組織當地鄉村幹部前往重慶潼南學習發展檸檬產業的經驗。「潼南小渡鎮大土村村民江基友獲知這一消息後,意識到其中蘊藏著商機。」代曉強說,江基友向他提出,要在南山村種植檸檬,希望匯達檸檬在檸檬種植技術和銷售方面提供支持。
  • 貴陽市農投集團:抓牢「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創收
    位於望謨縣的60萬羽標準化蛋雞養殖基地,一期蛋雞場自今年3月引進首批青年雞苗以來,已經實現投產,每天可產蛋六萬多枚。走進榕江縣車江壩區高標準蔬菜生產基地蔬菜大棚,一根根翠綠的黃瓜、絲瓜、一串串鮮嫩的豇豆掛滿枝頭,躍動著豐收的喜悅。這是基地今年訂單種植的第二茬蔬菜,即將陸續上市。
  • 英德西牛鎮開展禁毒宣傳進商鋪活動
    原標題:英德西牛鎮開展禁毒宣傳進商鋪活動   日前,為普及禁毒知識,擴大禁毒宣傳覆蓋面,進一步提高商鋪經營者的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和能力,營造全民禁毒的濃厚氛圍
  • 巴裡坤縣:奶驢養殖帶動農牧民增收
    近年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大力支持當地特色農牧企業和合作社發展壯大,引進了以驢奶加工為主的企業,帶動農牧民發展奶驢養殖業。  每天早上10點,巴裡坤縣利農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葉爾恰提·拜山拜克都會到花麒奶業有限責任公司交售驢奶。  30 歲的葉爾恰提家在巴裡坤縣石人子鄉,2014 年,他從塔裡木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
  • 廣西90後靠養殖「爆漿」竹蟲帶動上百農戶增收
    廣西90後靠養殖「爆漿」竹蟲帶動上百農戶增收
  • 晴隆龍發服飾:家門口的扶貧車間 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搬遷群眾搬得出、快融入、能致富,晴隆縣在遷入地阿妹戚託小鎮旁邊配套了一個產業園區,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問題。目前,通過引進企業已提供就業崗位近千個,龍發服飾就是其中一家企業,通過發展服飾產業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 重慶豐都:紅心柚產業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目前,三元鎮有紅心柚基地村5個,種植面積2.58萬畝(佔全縣35%),年產鮮果1萬噸,產值超億元。全鎮4075戶農戶參與紅心柚產業發展,農戶覆蓋率達到70%。」蒲康華表示,「紅心柚已成為廣大柚農的致富產業、全鎮發展的支柱產業。」  據了解,下一步,豐都縣規劃以三元鎮為核心,在渠溪河流域10個鄉鎮,發展紅心柚基地15萬畝。
  • 巴州最大鴕鳥養殖孵化基地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
    趙成義建成巴州最大鴕鳥養殖孵化基地,帶動周邊63戶農民增收致富(左圖);趙成義從保鮮櫃中拿出兩顆鴕鳥蛋向大家展示通過幾番考察,最終趙成義決定發展鴕鳥養殖業,他和親朋投資上百萬元建成巴州最大鴕鳥養殖孵化基地,總面積達6767平方米。之後,趙成義從北疆一家鴕鳥養殖企業引進50隻鴕鳥。開始養殖後,他發現鴕鳥養殖並非如他想像中順利,「鴕鳥蛋還行,一個能賣200多元,但是鴕鳥肉買的人並不多,小鴕鳥成活率也不是很高」,在最初的兩年裡,他一直依靠賣鴕鳥蛋回收成本。
  • 養殖「白腹美」敲開致富門 河南省濮陽市範縣小龍蝦水產養殖帶動...
    養殖「白腹美」敲開致富門 河南省濮陽市範縣小龍蝦水產養殖帶動農民增收2020-08-05 14: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河南日報農村版        瀏覽量: 254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記者代珍珍&nbsp&nbsp&nbsp&nbsp7
  • 南安向陽卓厝村九仙斛種植基地已完成投資1億元
    「除了大力投資進行育苗外,公司還規劃投資5000萬元建設生態旅遊配套設施1500多畝,並被納入南安市2018年重點項目。」­  多種模式齊下帶動村集體及村民收入­  卓厝村位於向陽鄉政府東北部2公裡處,現有15個自然村,面積20平方公裡,其中耕地2020畝,山地1.8萬畝。
  • 重慶武隆每年引進100個蔬菜新品種 高山栽培甘藍辣椒
    摘要:近日,筆者從武隆農業農村委獲悉,重慶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有蔬菜專家9人,試驗示範基地55畝,每年引進100餘個蔬菜新品種,累計篩選出適宜武隆高山栽培17類39個高山蔬菜品種。在專家幫助下,武隆篩選出適宜本地高山栽培的甘藍、辣椒等。
  • 【回眸十三五】重塑布局精準發力 致富增收「搖錢竹」
    截止2020年底,鹽津縣竹基地擴面迅速,從2015年39萬畝增長到62萬畝,增幅達58.9%;竹材年產量從2015年12萬噸增長到30萬噸,增幅達150%,竹筍年產量增長到2.6萬噸,綜合產值達3億元,覆蓋農戶3.7萬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萬戶,竹產業覆蓋區農戶戶均實現年收入增收1萬元以上。
  • 東興:淡水龍蝦養殖助農增收
    在東興市馬路鎮大橋村,鼎盛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敢試敢為,率先在東興市規模化養殖世界最名貴的經濟蝦種之一——澳洲淡水龍蝦,在提振效益的同時,合作社示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特色養殖,幫助他們走上穩增收脫貧致富路。
  • 內江雙橋鎮:「小花椒」大產業 助農增收見成效
    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採摘下來的花椒在裝框、計件後,將直接被運送到凍庫進行儲存,當晚就會有批發商來拉貨。近年來,作為東興區花椒產業的先行者、探路者,雙橋鎮上塘坊村依託萬豐鼎盛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僅整村發展起九葉青花椒產業,成為東興區萬畝花椒基地的核心區,還帶動了周邊村、鎮,開啟了花椒產業脫貧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