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廣東頻道報導(記者 朱子榮):記者9日在英德市參加「脫貧奔康·出彩英德」主題採訪活動時了解到,近年來,英德市西牛鎮引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項目——西牛韭菜基地項目,拉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成為西牛鎮實現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在西牛鎮,韭菜與麻竹筍、菜乾美稱為「西牛三寶」。西牛韭菜,又稱「犀牛仙草」,味道非常鮮美,還有獨特的香味,已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標誌認證。
西牛韭菜長勢喜人。攝影 朱子榮
西牛韭菜基地項目由英德市聯合前進食品貿易有限公司投資,計劃把韭菜主種植區建設成以韭菜為特色產業、「韭菜產業種植基地+蔬菜交易中心+農副產品加工+農業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美麗田園綜合體」。
據英德市聯合前進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廣華介紹,目前項目已種植韭菜超過4000畝,覆蓋小灣、花田、花塘、赤米等村,年產量可達6000萬斤、年產值1.08億元。
據了解,當地村集體和村民參與項目主要有「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公司+基地+分紅」、代耕代管、產業就業、項目入股等模式。
在石下村,當地完成土地整合整治後,拿出273畝土地與公司合作建設韭菜交易中心,公司每年以保底500元/畝進行分紅(共13.65萬元),同時按照韭菜收購量0.01元/斤計算提成給石下村集體,2019年為石下村集體創收45萬元。此外,公司還以700元/畝的租金承包村集體350畝耕地(租金每五年遞增20%),村每年至少有24.5萬元收入。兩項合計每年可為石下村集體創收69.5萬元。
在代耕代管模式下,公司將在基地種植的韭菜反包給當地農戶(其中貧困戶23戶)進行田間管理(包括施肥、除草、鬆土等),戶均可代管10—20畝,平均每畝產量約15000斤/年,按照0.25元/斤計提管理費,戶均收入可達到3.75—7.5萬元/年。
公司還聘請當地農戶到韭菜基地就業務工,負責韭菜收割、分揀、包裝、清洗等工作,月平均工資收入可達3000—5000元。目前,有包括200名貧困戶在內的約1000名農戶在韭菜基地從事韭菜相關工作。
當地農戶到韭菜基地從事相關工作,月平均工資收入可達3000—5000元。攝影 朱子榮
此外,西牛鎮政府統籌花塘、小灣等9個面上村的財政扶貧資金299.5萬元入股韭菜種植合作項目,公司每年按統籌資金額不低於10%的比例,保底分紅給9個面上村的貧困戶,2023年合作期滿後將投資本金返還給西牛鎮。2018年,300戶貧困戶共取得分紅29.95萬元,戶均增收近1000元。
英德市聯合前進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廣華表示,儘管今年受疫情影響,韭菜銷售行情低於0.6元每市斤,但公司仍以0.6元每市斤的價格收購韭菜,保護了合作農戶的穩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