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檸檬成了「甜產業」 帶動川渝兩地5萬多農戶增收

2021-01-11 金臺資訊

代曉強 我們已有了布局四川的新年計劃,幫助四川更多果農把檸檬賣向全國及國際市場(受訪者供圖)

2020年12月28日,重慶匯達檸檬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達檸檬)迎來四川渠縣的黨政代表團,其參觀調研匯達檸檬是為了尋找檸檬產業的合作機遇。

「我們已有了布局四川的新年計劃——在渠縣建設檸檬初加工及深加工分廠,幫助四川更多果農把檸檬賣向全國及國際市場。」匯達檸檬進出口公司董事長代曉強說。

匯達檸檬為何選擇在渠縣建廠?代曉強向重慶日報記者講述了其中的緣由。

渠縣安北鄉南山村曾是四川省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1戶473人。2014年年底,達州市稅務局結對幫扶南山村,決定幫助該村通過發展檸檬產業脫貧增收。隨後,該局牽頭組織當地鄉村幹部前往重慶潼南學習發展檸檬產業的經驗。

「潼南小渡鎮大土村村民江基友獲知這一消息後,意識到其中蘊藏著商機。」代曉強說,江基友向他提出,要在南山村種植檸檬,希望匯達檸檬在檸檬種植技術和銷售方面提供支持。

「當時,匯達檸檬產品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正需要拓展檸檬鮮果收購渠道。我們一拍即合。」代曉強回憶道。

2015年,經達州市稅務局引薦,江基友在南山村成立達州市江綠果農業有限公司,在該村流轉2200多畝土地打造檸檬種植基地。

在匯達檸檬的技術指導下,江基友的檸檬種植基地經過4年時間培育,於2019年開始豐產。按照約定,匯達檸檬收購了該基地當年出產的2000多噸檸檬鮮果。

2020年11月,該基地檸檬再次豐收2000多噸,同樣被匯達檸檬全部收購。

得益於此,該基地不愁銷路,2019年、2020年檸檬鮮果銷售收入均達到了800多萬元。

江基友成為了當地有名的致富帶頭人。而南山村村民,則通過把土地流轉給檸檬種植基地和在檸檬種植基地務工,實現收入大幅增長,成功脫貧。

南山村5組村民陳選是成功脫貧的村民之一。他和老伴兩人,一年下來在檸檬種植基地務工(套袋、採摘檸檬果等)的收入有15000元左右,土地流轉收入近1000元。兩項收入加起來,已遠超過脫貧標準。

從2015年起,渠縣相繼在安北、渠南和中灘等鄉鎮發展檸檬種植基地2萬餘畝,目前,這些檸檬種植基地已到豐收時候。「匯達檸檬到渠縣建設加工廠,就地收購檸檬鮮果進行加工,既能降低收購檸檬鮮果的運輸成本,也能帶動渠縣更多農戶通過種植檸檬增收致富。」代曉強說。

嘗到匯達檸檬甜頭的四川農戶還有不少。

四川安嶽縣人和鎮三學村村民李光建是當地檸檬種植大戶,擁有1000多畝的檸檬種植基地。但過去因檸檬鮮果市場價格波動大(高的時候好幾塊錢一斤,低的時候僅為幾角錢一斤),他收入很不穩定。有時遭遇檸檬鮮果「爛市」,更是損失慘重。

2019年,李光建慕名前往匯達檸檬,找到負責銷售的代曉強尋求合作。經代曉強實地考察,匯達檸檬與李光建就檸檬鮮果銷售達成了合作。

從此,李光建愁容散去。2019年、2020年,其檸檬種植基地出產的1000餘噸檸檬鮮果,均以不錯的價格全部賣給了匯達檸檬。

2020年,李光建還在當地收購了200萬斤檸檬鮮果,轉售給匯達檸檬。不僅如此,2019年,匯達檸檬還投資200萬元入股,支持李光建在安嶽縣建了一個檸檬初加工廠。

如今,李光建生意越做越大,2020年僅檸檬鮮果銷售收入就有七八百萬元,真正嘗到了酸檸檬帶來的甜頭。

「目前,匯達檸檬僅在四川安嶽縣、渠縣、遂寧和重慶潼南,就已帶動了5萬餘戶農戶通過種植檸檬或在檸檬種植基地務工實現增收或致富。這些農戶,年戶均增收在2萬元以上。」代曉強說。

「當前,匯達檸檬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檸檬產品已出口俄羅斯、菲律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匯達檸檬將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川渝檸檬產業合作,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檸檬深加工基地,加快形成百億級檸檬產業集群。」展望未來,代曉強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本報記者 黃光紅

相關焦點

  • 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當前位置 > 首頁 > 地方資訊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2020年10月15日 17:12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李新賀  近年來,新野縣上港鄉因勢利導,
  • 重慶豐都:紅心柚產業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果肉顏色紅潤,瓣大而且非常整齊,水分適當,口感甜中帶酸,入口化渣。」此次「柚王」評選的評委隆應明說。  三元鎮鎮長蒲康華介紹,目前以三元鎮為核心產區的豐都紅心柚種植面積達7.5萬畝,被列為豐都縣「1+6+X」農業產業體系骨幹產業之首。「目前,三元鎮有紅心柚基地村5個,種植面積2.58萬畝(佔全縣35%),年產鮮果1萬噸,產值超億元。
  • 貴陽市農投集團:抓牢「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創收
    從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設施蔬菜保供基地到長順縣萬畝蔬菜保供基地,從長順生豬產業扶貧項目到印江縣5000畝蔬菜保供基地……截至目前,貴陽農投通過自建、合作和訂單等模式,已在貴陽市和全省37個縣(區、市)建設蔬菜種植、畜禽養殖、生態漁業等特色產業扶貧基地項目54個,覆蓋全省農戶20436戶、8778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592戶、26158人)。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慶城縣 中藥材產業帶動200多戶村民增收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慶城縣 中藥材產業帶動200多戶村民增收  甘肅省慶城縣薈萃中藥材種植農民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土地流轉+扶貧車間+農戶」的經營模式,流轉土地1900多畝,種植金銀花、黨參、黃芪、柴胡等中藥材1萬畝,形成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帶動200多戶村民發展中藥材產業,戶均增收2000多元。
  • 英德市西牛鎮:引進韭菜基地項目帶動農戶增收
    攝影 朱子榮  西牛韭菜基地項目由英德市聯合前進食品貿易有限公司投資,計劃把韭菜主種植區建設成以韭菜為特色產業、「韭菜產業種植基地+蔬菜交易中心+農副產品加工+農業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美麗田園綜合體」。  據英德市聯合前進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廣華介紹,目前項目已種植韭菜超過4000畝,覆蓋小灣、花田、花塘、赤米等村,年產量可達6000萬斤、年產值1.08億元。
  • 川渝兩地將聯合申辦奧運會?四川省體育局回應
    近日,四川省政府官網公開了《四川省體育局對政協四川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364號提案答覆的函》(簡稱「答覆函」),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的部署,下一步川渝兩地將共同申辦奧運會,著力打造具有成渝獨特印記和文化特色的奧運會,提升成都、重慶體育的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
  • 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甜檸檬效應和酸檸檬效應的區別
    要說起這個水果,是有很多的,來說說檸檬,都知道檸檬就這樣吃是酸的,那麼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甜檸檬效應和酸檸檬效應的區別?  水果,這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經常吃水果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好處的,那麼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 重慶潼南:暢通雙循環 靠一顆酸檸檬過上了甜日子
    匯達檸檬鮮果存儲車間。羅列 劉錦 供圖創新發展尋新機作為中國檸檬的核心產區,潼南有著發展檸檬產業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和資源優勢。近年來,匯達檸檬深耕潼南,致力於發展檸檬產業,吸引周邊20多萬農戶和匯達籤訂收購協議,形成30多萬畝的種植規模,成為當地特色經濟產業和農村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同時帶動了當地上下遊食品加工產業鏈的發展。
  • 川渝汽車產業進入深度融合發展新階段
    ……   一首汽車產業間的「協奏曲」,正在川渝兩地間奏響。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聚集區,川渝汽車產業鏈的協作配套,已進入技術、研發、人才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兩地汽車產業互相陪伴成長   川渝汽車產業鏈如今的深度協作態勢,既源於兩地間長期形成的產業互信關係,也得益於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各項舉措。   20世紀80年代末,四川華川電裝就開始與長安合作。長安第一款奧拓車的雨刮總成、交流發電機、起動電機、風扇總成等5款電機電器件,都是華川生產的。
  • 渝鄰兩地攜手戰「疫」 築牢川渝邊界疫情防控「堡壘」
    2月13日上午,川渝邊界,在距離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一橋之隔的高灘鎮川渝交界處檢疫檢測站,鄰水縣委書記趙璞與渝北區委書記唐川兩位領導,為了邊界疫情防控工作這同一項工作偶遇了。出於防疫需要,兩人相隔還有1米,就各自停下了腳步,商量起了如何深化兩地協同合作,聯防聯控開展防疫工作。川渝合作是四川和重慶發展的重要動力,而區縣則是具體落實川渝合作的層級。
  • 雙城鎮:小小娃娃菜託起增收大產業
    公司依託當地海拔高、光照足、晝夜溫差大等先天條件發展露地蔬菜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提高了農村就業率,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以產業帶動就業,以就業穩定增收。公司採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在前進、南安、北安、齊家湖等村組流轉土地種植娃娃菜、紅筍、制幹辣椒等露地蔬菜。現銷售收入已達到2億元。基地的建成,有效帶動當地物流、勞務、包裝、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實現了本地群眾多渠道增收,多途徑致富。
  • 魏縣:「小」蘑菇「大」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邯鄲魏縣積極引導種植大戶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種植蘑菇等高效經濟作物,將小小的蘑菇發展成了大產業,實現了產銷兩旺,帶動了當地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餘畝,現在平菇已經大量上市,一個棚能產四萬斤蘑菇,產值六萬塊錢左右,在這上班人數有1000多人,現在銷路非常好,準備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建。
  • 東興:淡水龍蝦養殖助農增收
    在東興市馬路鎮大橋村,鼎盛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敢試敢為,率先在東興市規模化養殖世界最名貴的經濟蝦種之一——澳洲淡水龍蝦,在提振效益的同時,合作社示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特色養殖,幫助他們走上穩增收脫貧致富路。
  • 廣西90後靠養殖「爆漿」竹蟲帶動上百農戶增收
    廣西90後靠養殖「爆漿」竹蟲帶動上百農戶增收
  • 遂潼兩地如何一體化發展?這幾個關鍵詞很重要
    依託兩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集聚高端要素資源,合力打造智能製造、電子信息和先進裝備製造、環保表面處理、綠色建築建材等產業集群,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增強人口集聚能力。推動兩地中心城區相向發展,強化提升遂寧和潼南中心城區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做大做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橋頭堡和節點城市。
  • 福州鼓樓區扶貧協作 中蜂養殖帶動6900多戶群眾增收
    得知他的需求,今年6月下旬,對口幫扶岷縣的鼓樓區溫泉街道的幹部就來到盧新紅家中,為他送上5個蜂箱,並邀請福建農林大學的養蜂專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如今,盧新紅養殖的中峰數量已達到28箱,年產蜂蜜200公斤,收入達3萬多元。  岷縣植被豐富,廣泛生長著600多種天然蜜源植物。自鼓樓區與岷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中蜂養殖就成了產業扶貧的重要項目之一。
  • 川渝兩地將探索建立跨省財稅分享機制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5年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2015年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重點工作方案》,明確今年川渝兩地推動重慶空港園區與鄰水縣共建高灘川渝合作示範園,探索共建模式和財稅分享機制。
  • 重慶秀山:脫貧攻堅尋新路 油桐產業助增收
    油桐花開 張曉峰 攝「以前,桐果都是背到街上零零散散地賣,現在好了,有專業的公司負責來收,不用愁賣不掉,」雅江居委會德隆組的貧困戶雷全珍手裡拿著賣桐果賺的錢笑得一臉燦爛,「我還在油桐樹下種了點包穀,這下荒地真的變成錢了,我兩個老今年多有了
  • 川渝同下「一盤棋」 跑出發展「加速度」
    鄒樂攝兩地居民生活更便捷隨著「復興號」在成渝線上開跑,成都重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1小時互通。不僅僅是高鐵。早在2020年4月,川渝兩地首條跨省城際公交——重慶潼南城區至四川遂寧磨溪公交線路開通,兩地實現公交互通,讓沿線近100萬群眾出行更加方便。
  • 南沙11個農業行業分會揭牌成立,助農戶抱團增收
    記者了解到,此次成立農業行業分會旨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南沙農業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推動農業特色做強、產業做精,促進鄉村振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11個行業分會為一條龍服務農戶 「成立行業分會後,農民可以免費加入我們的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