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汽車產業進入深度融合發展新階段

2020-12-06 人民網重慶視窗

在位於兩江新區的長安汽車兩江基地乘用車工廠焊接車間整車線,機器人繁忙有序。目前長安在四川省有數十家供應商,60多家經銷商。(本報資料圖片) 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在沙坪垻工業園A區的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裝配汽車。目前,小康在四川省的配套企業有37家,年採購金額約13億元。(本報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孫凱芳/視覺重慶

  7月21日上午10點,重慶戴卡捷力輪轂製造有限公司智能製造車間內,傳送帶上銀光燦燦的輪轂整體排列。這些輪轂下線後,將被送往沃爾沃成都工廠。

  同一時間,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創新中心,來自四川富臨精工的研發團隊正和青山技術團隊熱烈討論著。他們共同推動的汽車變速箱一款重要電磁閥的技術自主化,即將獲得成功。

  前不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鏈供需信息對接平臺也正式上線。在該平臺上,整車企業可發布零部件需求,零部件企業可上傳企業產品情況。企業還可通過平臺顯示的聯繫方式,直接與相關企業對接聯繫,迅速實現供需配套。

  ……

  一首汽車產業間的「協奏曲」,正在川渝兩地間奏響。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聚集區,川渝汽車產業鏈的協作配套,已進入技術、研發、人才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深度合作打開協同發展新格局

  三年了,青山工業副總經理馬雄記不清富臨精工的研發團隊到訪了多少次,只記得他們每一次都會待上兩周左右,跟青山的技術人員幾乎是形影不離。

  近年來,青山工業重點推進汽車變速箱產品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化,富臨精工作為一家電磁閥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同時又是四川企業,自然成為了青山工業配套合作的首選。

  此前,青山工業該款電磁閥為全進口。為了實現產品技術自主化,雙方團隊經常在一起沒日沒夜地工作。最終,這塊「硬骨頭」被他們啃了下來。電磁閥試製產品完全達到了青山的採購標準,預計明年下半年將實現量產。

  青山工業與富臨精工的合作,只是川渝汽車工業深度融合的一個片段。

  四川建安工業是長安汽車的配套商,每年對長安銷售額達10億元,佔建安年銷售額的40%。建安工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的研發中心還有另一塊牌子:長安汽研院分中心。雙方在協同研發上的緊密關係可見一斑。

  成都毓恬冠佳也深度參與了長安逸動、CS75、睿騁CC等系列車型的配套。該公司負責人稱,相關配套項目往往都是從立項階段就提前介入,與長安協同設計研發。

  此外,戴卡捷力為四川的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吉利等提供深度定製輪轂;小康集團與成都蓮洲科技就模型製作材料領域展開密切合作;江淮汽車、坤鼎車業、海特汽車等兩地車企及配套商之間,實現了智能化協同設計和製造……數不清的案例背後,呈現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合作,早已從單純的訂單往來,發展成為同步規劃、同步開發、同步量產的新格局。

  兩地汽車產業互相陪伴成長

  川渝汽車產業鏈如今的深度協作態勢,既源於兩地間長期形成的產業互信關係,也得益於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各項舉措。

  20世紀80年代末,四川華川電裝就開始與長安合作。長安第一款奧拓車的雨刮總成、交流發電機、起動電機、風扇總成等5款電機電器件,都是華川生產的。而建安工業上世紀90年代建廠時,也得到過長安的直接支援。

  戴卡捷力董事長曾平表示,從2011年公司投產開始,就為四川第一個引進的整車企業配套,「可以說川渝汽車產業,是在互相陪伴下成長起來的。」

  市經信委相關人士介紹,2019年,重慶生產汽車138萬輛,實現產值3227億元;四川全省生產汽車111.7萬輛(含成都一汽大眾),產值近3000億元。兩地汽車產量佔全國比重超過10%,為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地在汽車產業發展路徑上各有側重,並已著手研究針對性政策,促進產業補鏈成群。」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已形成了以長安係為龍頭,十餘家整車企業為骨幹,上千家配套企業為支撐的「1+10+1000」優勢產業集群,具備年產400萬輛的綜合生產能力,在發動機、變速器、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車橋、內飾系統、空調等各大總成方面有較完整的供應體系。

  四川則持續加快汽車產業中高端產品導入,整車企業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神龍、沃爾沃、吉利等。零部件企業涵蓋了動力傳動系統、底盤懸架系統、電子電器系統、車身及內外飾等產業鏈各個環節。

  兩地產業交叉互融,一體化程度正不斷提升。

  以長安和小康為例,目前長安在四川省有數十家供應商,60多家經銷商。小康在四川省的配套企業有37家,年採購金額約13億元。

  馬雄介紹,青山工業目前對四川方面6家公司進行穩定採購,還在成都設立了分公司,整體年採購金額達到5億元。馬雄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進使得兩地產業合作進展加快,預計2022年以前我們採購金額還將翻倍。」

  除了業務層面,兩地企業間人才交流也日趨緊密。如電子科大博士生可到長安汽車來工作鍛鍊,研究生可在中國汽研進行工程實習,而中國汽研的工程師等儲備人才則可推薦到電子科大深造。小康集團計劃與電子科大進行5G+汽車方面的產學研合作。長安汽車、華晨鑫源、北京現代重慶分公司等企業也在四川省開展學生實習項目以及人才招聘。

  共克時艱攜手走向未來

  川渝汽車產業的合作,不只是注重現實的利益結合,更是放眼長遠、充滿人情味道的互助和支撐。

  年初受疫情影響,四川建安工業、華川電裝等企業均在生產交付和資金方面遇到困難。對此,作為主要客戶,長安、小康、隆鑫、英特等重慶企業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重慶整車企業率先開展復工,並和川渝兩地政府部門積極協調,解決了華川電裝的物流車輛調度、產品準入等問題,對該公司準時交付產品起到了關鍵作用。

  建安工業市場營銷部部長嶽俊剛表示,當時國內很多主機廠都因為疫情影響,選擇延遲給配套商打款。但長安卻在2月中旬提前打款,解了配套企業的燃眉之急。

  「自主品牌要邁向高端製造,產業鏈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有短板,我們全力支持川渝兩地配套企業,既是出於情誼,也是理性判斷的結果。」馬雄表示,該公司在保障質量、成本和交付的前提下,對配套商保持穩定配套份額,並幫助配套商形成多線支撐的業務格局。

  在研發方面,富臨精工等配套商一開始沒有足夠的產品開發驗證數據支持,青山工業毫不猶豫,將自身掌握的數據與富臨精工共享,讓富臨精工的研發團隊十分感動。

  除了在生產、技術方面的支持,重慶整車企業還在四川開展了直接投資。2017年,小康集團收購湖南容大變速器公司及所屬瀘州容大變速器公司,將這兩家公司的變速器板塊與小康集團汽車整車板塊進行銜接,2018年基本實現扭虧,2019年生產1.5萬臺變速器,產值1.2億元。未來,瀘州容大將具備年產15萬臺產能,預計年產值10億元。

  未來,川渝兩地將更充分地發揮汽車產業資源優勢,提升配套合作、推動技術創新,產業鏈協作之手將越挽越緊。

  本報記者 白麟

(責編:陳易、張禕)

相關焦點

  • 川渝同下「一盤棋」 跑出發展「加速度」
    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2020年12月,四川開江至重慶梁平高速公路聯合開工,這是重慶直轄以來川渝首次聯合開工的一條省際高速公路,標誌著兩地交通協同聯動進入新階段。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拉近了成渝兩地的「時空距離」。川渝兩地交通越來越便捷,老百姓辦事也越來越方便。近日,重慶市萬州區公安局為來自四川射洪、在萬州工作生活多年的何雪梅辦理了「一站式」戶口遷移。
  • 川渝粵攜手搭臺: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為臺青就業牽線搭橋
    「臺灣的民宿產業、酒店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等做得非常棒,這些產業與集團的發展非常契合。」新希望集團四川總部公共事務總監邱鵬旭表示,集團後續還將推出更多面向臺灣青年實習就業的招聘計劃活動,讓更多臺青將臺灣的理念和思路帶到大陸。「四川對臺灣青年創業就業的扶持力度很大,我會優先考慮來成都發展。」
  • 川渝籤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
    4月10日,四川省經濟合作局、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在重慶籤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對標國內發達地區,加強招商引資政策的研究分析,相互學習借鑑形成政策合力。圍繞汽車、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等重點領域,研究產業協作的空間、重點、前景,謀劃推動產業協作的機制、辦法、平臺。協同開展雙向集群招商、產業鏈互補招商,聯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融合。
  •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期間,6家單位共同籤約推進南沙區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建設,將促進第三代半導體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融合創新與集群發展,助力南沙構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司副司長雷鵬在致辭中表示,很高興看到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汽車這兩個國內相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進行交叉融合,這勢必在產業應用方面碰撞出新的火花、催生出新的生態,希望本次論壇上的專家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凝聚共識、深化合作,進一步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和交叉融合,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2020年網絡安全產業深度對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11月30日,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為緊跟國內外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動態,關注重點產業的綜合現狀,作為高峰論壇的重要一環,網絡安全產業深度對話分論壇同期召開。
  •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和政策雙驅動創新階段
    來源:新浪財經1月15-17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202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雲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出席並發言。萬鋼表示,從國家發展的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和政策雙驅動的創新新階段。
  • 新能源車如何分類及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深度解讀?
    新能源汽車如何分類?新能源車發展階段及環保技術如何解讀?貓哥為你展開深入分析:1、交通能源歷史知多少?2、新能源車如何分類?新能源車指的是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及驅動方面技術,形成的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其按照動力來源的不同,分為混合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氫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超級電容汽車五大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的是汽油、柴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乙醇汽油、甲醇及二甲醚等七種。3、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劃分?
  • 川渝融合加速推進!不僅是拆除「省界」,而在締造全球最大「市」
    1、川渝締造全球最大「市」便捷生活的頂層設計有了看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我朋友,區域大號「川渝橫貫線」李不是兄說,其實普通人不那麼關心經濟競合,老百姓就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川渝方方面面的融合,對大家生活、公共服務的獲取來說,非常方便。
  • 川渝兩地將聯合申辦奧運會?四川省體育局回應
    今年4月28日川渝體育合作正式按下啟動鍵,重慶市體育局和四川省體育局籤署了《川渝兩地體育公共服務融合發展框架協議》,就川渝兩地共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立體育公共服務融合發展合作平臺、共同申辦系列重大國際綜合性賽事、推動體育設施融合發展、共同推進體育人才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內容達成共識。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地深度融合 打造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地深度融合 打造發展新動能2020年9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印發,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行了再細化。高等職業教育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保障和中高水平智力支撐的重要砥柱,是助推形成區域合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的有力槓桿。
  • 陳光祖:全球汽車產業進入混沌發展年代
    為什麼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是電動汽車,多年來提出「一部到位」「彎道超車」和「國外幾乎同步起步,差距不大」,而實際的經歷說明,我們電動汽車和國外的差距是越來越大,而今還有不少問題仍在爭議中?……這些現象說明汽車產業越來越多的遭受那個「看不見的手」的幹擾,也可以說汽車產業也進入了一個混沌發展的年代。什麼是混沌的現象和理論呢?大約在九十年前科學家就提出一項物理學的重大概念。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2021理論熱點訪談錄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強調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協調突出了持續健康要求下的現代產業體系。協調發展通常包括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並重、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融合。
  • 布局時代風口,陽光城川渝區域開啟新紀元
    時至2021年1月,距離成渝經濟圈啟動建設正好一周年,回顧這一年,川渝兩地以成都、重慶兩個城市為龍頭,以前所未有合作力度,在政策、交通、產業等各方面實現了川渝「一盤棋」協同發展,迸發出了驚人的速度和能量,將川渝兩地帶入全新發展階段,也為更多的企業和商家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業,比如陽光城,就敏銳地站到了時代風口,在2020年深耕川渝兩地,助力城市高品質發展,並以令人嘆服的成長速度和業績
  • 新能源汽車業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新勢力倒逼改革、新能源推動碳減排
    然而,面對2020年全球汽車產業在劇烈動蕩中的深化變革、2021年來自「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新挑戰、「新發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更加複雜的成長環境,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將迎接史無前例的巨大挑戰。而未來兩年,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特殊時刻。
  • 川渝兩大新區 兩月三度攜手 同造輻射內陸戰略引擎
    疫情期間,兩地仍然攜手,讓發展腳步大步流星向前。3月25日,兩區共同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39個川渝地方政府,1萬多家企業、行業組織,以及30多萬網友踴躍參與,通過在線峰會的形式,圍繞成渝地區政府和企業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等熱點話題,開展對話和交流。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出席會議並以「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題作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原副院長、社會政法學部主任李培林等作專題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翔主持會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彭博新聞社、路透社、共同社等中外媒體記者參會。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第一章 發展趨勢第一節 新能源汽車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
  • 川渝兩大新區 兩月三度攜手 共同打造輻射內陸地區的戰略引擎
    疫情期間,兩地仍然攜手,讓發展腳步大步流星向前。  3月25日,兩區共同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39個川渝地方政府,1萬多家企業、行業組織,以及30多萬網友踴躍參與,通過在線峰會的形式,圍繞成渝地區政府和企業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等熱點話題,開展對話和交流。
  • 嘉興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原標題: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昨天(10月12日)傍晚,德康醫療器械項目籤約儀式在嘉興秀洲國家高新區舉行。區委書記吳燕在出席籤約儀式時強調,這不僅標誌著浙江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也預示著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區領導李陳源、沈鳳興,浙江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小波出席籤約儀式。
  • 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歷史邏輯、現實意義與路徑探索
    對於中國而言,促進位造業與服務深度融合既是發展環境變化的客觀要求,也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變革,對於破解當前製造業發展矛盾,促進服務業的轉型發展與優化升級,提高我國製造業、服務業國際分工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借鑑發達國家經驗,立足當前國情世情,新時期中國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要圍繞要素結構提升、用戶價值提升、製造效能提升和拓展服務提升4個重要目標探索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