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兩地將探索建立跨省財稅分享機制

2020-11-29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15年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2015年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片區)建設重點工作方案》,明確今年川渝兩地推動重慶空港園區與鄰水縣共建高灘川渝合作示範園,探索共建模式和財稅分享機制。同時,兩地將推動環境共同治理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加快渠江、嘉陵江水汙染治理項目建設,共同開展環境應急演練,實施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聯治。

  建設跨區域合作園區,關鍵點在於建立財稅分享機制。在這方面,此前省內跨市合作園區已有較成熟的經驗,但跨省財稅分享機制尚未破題。《方案》明確今年示範區建設的目標和具體內容。廣安地區生產總值將力爭突破1000億元大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開工建設廣安市過境高速公路東環線及渝廣支線,推動與重慶共建國道210線鄰水高灘至重慶興隆公路。

  在產業協作配套方面,將啟動華鎣山國家旅遊區和國家(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申報建立華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在加強公共服務合作方面,將建立渝廣社會保險接續制度,加快渝廣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待遇、領取等信息對接平臺建設,開展渝廣異地醫療費用聯網結算;爭取西南大學等部屬高校在廣安建立分校,加強渝廣兩地中小學校、中高職業教育學校(院)之間的交流合作,選派教師到重慶培訓或掛職,抓好廣安市博物館、廣安市體育中心等社會事業重大項目建設。(記者 梁現瑞 王詩俠 劉川)

    

相關焦點

  • 川渝醫保籤約戰略合作,力爭年底前開通跨省門診特殊疾病費用直接結算
    「籤署川渝醫療保障戰略合作備忘錄、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合作協議,是醫保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起步」,籤約儀式上,四川省醫保局局長吳琦表示,這次籤約標誌著川渝醫保合作進入全新發展階段。據悉,川渝將爭取年底前開通跨省門診特殊疾病費用直接結算,讓兩地門特患者少跑路、少折騰。
  • 別慌,這是川渝兩地應急演練
    11月26日,廣安市某化工廠發生燃爆事故導致汙染物洩漏,並隨消防水進入長灘寺河和嘉陵江,威脅下遊武勝縣真靜鄉場鎮及重慶市合川區飲水安全,甚至可能對出川斷面水質造成影響,形勢非常嚴峻……別慌,這只是四川、重慶兩地在廣安聯合舉行「天府行動—2020年嘉陵江川渝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合演練
  • 川渝兩地將聯合申辦奧運會?四川省體育局回應
    川渝將共同積極申辦2032年夏季奧運會 消息一出引發不少網友關注 「是真的嗎?」 近日,四川省政府官網公開了《四川省體育局對政協四川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364號提案答覆的函》(簡稱「答覆函」),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的部署,下一步川渝兩地將共同申辦奧運會,著力打造具有成渝獨特印記和文化特色的奧運會,提升成都、重慶體育的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
  • 養老、救助、區劃邊界……川渝將在民政9板塊合唱「雙城記」
    川渝養老服務:逐步統一養老服務管理服務標準協議提出將探索「養老扶持政策跟著戶籍老人走」的機制和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制度。促進養老服務資源共享,引導區域內聯建共建養老服務設施,發展醫養結合,實行養老服務信息互通互聯。
  • 解讀川渝合作兩大「新區」 合作力度更大、為雙城經濟圈一體化推進...
    因此,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規劃範圍,包括遂寧市和潼南區的全域。 按照批覆要求,遂寧和潼南將按照「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的總體要求,立足成渝、聯動雙城、先行先試、形成典範,推進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機制創新、公共服務「五個一體化」,助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 渝鄰兩地攜手戰「疫」 築牢川渝邊界疫情防控「堡壘」
    2月13日上午,川渝邊界,在距離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一橋之隔的高灘鎮川渝交界處檢疫檢測站,鄰水縣委書記趙璞與渝北區委書記唐川兩位領導,為了邊界疫情防控工作這同一項工作偶遇了。出於防疫需要,兩人相隔還有1米,就各自停下了腳步,商量起了如何深化兩地協同合作,聯防聯控開展防疫工作。川渝合作是四川和重慶發展的重要動力,而區縣則是具體落實川渝合作的層級。
  • 珠江流域建立跨省河流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協作機制
    中國水利網站12月1日訊(通訊員 鄭寧)近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與生態環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共同籤署《珠江流域跨省河流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協作機制》,為提高珠江流域跨省河流突發水汙染事件防範和處置能力、切實保障流域生態環境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 觀察|川渝「同城化」,全球最大的「市」來了?
    比如跨省公交的開行,聯合開通線上求職招聘信息,異地互認辦事窗口的開辦,異地辦理的營業執照,搞聯合治安聯調室、交通武裝檢查站,川渝兩地住房公積金「一地辦」……這些合作主要還是部分部門級層面單項、市區縣合作層面,要讓兩省市居民更加便利、更加快捷融合生活,需要頂層設計,需要一份事無巨細的清單式執行方案。
  • 川渝同下「一盤棋」 跑出發展「加速度」
    鄒樂攝兩地居民生活更便捷隨著「復興號」在成渝線上開跑,成都重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1小時互通。不僅僅是高鐵。早在2020年4月,川渝兩地首條跨省城際公交——重慶潼南城區至四川遂寧磨溪公交線路開通,兩地實現公交互通,讓沿線近100萬群眾出行更加方便。
  • 川渝融合加速推進!不僅是拆除「省界」,而在締造全球最大「市」
    比如跨省公交的開行,聯合開通線上求職招聘信息,異地互認辦事窗口的開辦,異地辦理的營業執照,搞聯合治安聯調室、交通武裝檢查站,川渝兩地住房公積金「一地辦」……這些合作主要還是部分部門級層面單項、市區縣合作層面,要讓兩省市居民更加便利、更加快捷融合生活,需要頂層設計,需要一份事無巨細的清單式執行方案。
  •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指尖上的便利」觸手可及
    從區域上看,專區已接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川渝等區域政務服務專區,設置了省際「跨省通辦」專區、地方「跨省通辦」專區等服務,為經常需要在這些區域間跨省辦事的群眾提供便利。據了解,「跨省通辦」服務專區還可以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APP、微信、百度、支付寶小程序等多個移動端進行訪問,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辦事指南、提交辦理材料、查詢辦理進度,體驗到更多「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的高效服務。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為例,現已接入社保、醫保、公積金、防疫、工商財稅等多個「跨省通辦」事項,方便企業和群眾進行「掌上」辦理。
  • 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 防範重大生態環境...
    三是開展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處置應急演練,提高聯防聯控實戰能力。京津冀地區在應急聯控機制探索上起步較早,制定了《京津冀水汙染突發事件聯防聯控工作方案》,2017年起連續三年開展了京津冀突發水環境事件聯合實戰性演練。2019年廣東與福建兩省共同開展了汀江—韓江跨界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應急演練。以上工作為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應急演練與處置提供了經驗。
  • 45萬人次「雲遊」川渝科技館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程茵芷)1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由重慶科技館、四川科技館共同主辦的「雲遊川渝科技館,攜手共謀新發展」線上主題活動日前落幕。作為川渝科技館首次雲聯動,為期一周的活動共吸引45萬人次參與、體驗別樣的線上科普之旅。
  • 兩部委:省級政府要建立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
    近日,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聯合印發《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著眼解決目前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各地機制建設工作實踐經驗,聚焦機制建設「誰來做」「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明確省級政府負責統籌建立並落實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包括建立協作制度、加強研判預警、科學攔汙控汙、強化信息通報、實施聯合監測、協同汙染處置、做好糾紛調處和落實基礎保障等。
  • 川渝籤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
    根據協議,雙方將對標國內發達地區,加強招商引資政策的研究分析,相互學習借鑑形成政策合力。圍繞汽車、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等重點領域,研究產業協作的空間、重點、前景,謀劃推動產業協作的機制、辦法、平臺。
  • 《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
    《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發布 2020-01-21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省通辦」58個高頻事項 黃岡九江群眾辦事不再「多地跑、折返跑」
    湖北日報訊 (記者柯利華、通訊員範學鰲、田甜)12月起,「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職業資格證書核驗、學歷公證、駕駛證公證」等58個高頻事項,在我省黃岡市與江西九江市的行政服務網上辦事大廳、實體辦事大廳「跨省通辦」,群眾不再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
  • 永川:川渝兩地首條飛行訓練航線正式通航
    最後,成功降落在重慶市永川大安通用機場,標誌著川渝兩地首條飛行訓練航線正式開通。目前,按照永川、自貢以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達成的合作協議,通過這條航線,川渝兩地將在飛行人才培養、空乘運輸等方面加深合作同時,雙方今後將在低空空域協同、飛行服務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共同推動本區域低空空域改革,為兩地更好的實質性融入到成渝雙城經濟圈作出積極貢獻。
  • 四部門:支持沿黃九省(區)探索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9日電 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9日發布《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指出,2020—2022年開展試點,探索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標準核算體系,完善目標考核體系、改進補償資金分配辦法,規範補償資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