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萬人次「雲遊」川渝科技館

2021-01-13 華龍網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程茵芷)1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由重慶科技館、四川科技館共同主辦的「雲遊川渝科技館,攜手共謀新發展」線上主題活動日前落幕。作為川渝科技館首次雲聯動,為期一周的活動共吸引45萬人次參與、體驗別樣的線上科普之旅。

在此次活動中,重慶科技館運用「網際網路+科普」思維,創新技術手段,運用虛擬漫遊技術開發設計了一套契合川渝兩館戰略合作主題,既能展示川渝兩館場館特色,又能普及科學知識的益智闖關遊戲「雲遊川渝館」。遊戲以川渝兩館吉祥物攜手闖關為主線,按照「兄弟攜手、探寶之旅、解密之旅」,將實景漫遊、益智遊戲、知識問答、抽獎等形式融入其中,突破地域界限,讓公眾在雲遊兩地科技館的同時,了解科技館概況、川渝科技與人文等知識,真正實現技術和服務、科普資源的相融互通。

據了解,自2020年4月重慶科技館與四川科技館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川渝科技館一直互動頻繁,積極探索科普服務「共建與共享」相結合的統籌協調機制,以及「科技與人文」相融合的綜合服務模式。目前,雙方圍繞交流研討互鑑、科普資源共建、科普信息共享、人力資源共濟、合作機制共贏等方面,聯合開展了科普講座直播活動、科普大篷車巡展等系列活動,實現圖文、視頻等科普資源50餘部交換共享。

「此次活動以資源共享、技術互通為基礎,以精準科普服務為導向,為應用信息化技術促進區域互聯互通提供了實踐參考,對促進川渝兩地科普事業協同創新發展也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重慶科技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雙方還將加強科普資源共享與科普活動聯動,探索雲端科普新模式,共同推動川渝兩地公民科學素質提升。

相關焦點

  • 帶你雲遊川渝科技館,快來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吧
    帶你雲遊川渝科技館,快來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吧 2021-01-06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
    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光明網訊 疫情期間公眾出行減少,為滿足公眾科普需求,中國科技館積極創新教育活動開展方式,在暑期(自7月16日至8月31日)特別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每天推出一期,通過圖文、音視頻、在線直播等形式,將展覽展品、科學課、品牌活動等豐富的科普內容移至雲端。
  • 雲南機場集團「雙節」運送旅客144.45萬人次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何丹 報導: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雲南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機場集團)所轄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1.26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4.4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412.15噸,航班起降架次同比增長5.29%;航班放行正常率為94.88%。
  • 達州、萬州、梁平等川渝東北部都在搶建機場,誰將是最終大贏家?
    (萬州五橋機場跑道)最近幾天,重慶及川渝渝東北部搶建機場的話題,一度成為廣大川渝老鄉們討論的熱點。重慶第二機場:搶佔川南生意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佔地約30平方公裡,終端保障能力為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0萬噸。
  • 去遼寧省科技館看屠呦呦手寫藥物篩選單
    遼寧省科技館資料圖片《人民日報》報導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成功的喜報、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重大科技成果的批示、已經泛黃的屠呦呦手寫藥物篩選單……9月22日,大量首次在全國範圍內與公眾見面的珍貴史料亮相遼寧省科技館主題展覽。
  • 蒙古語版《海洋:藍色星球》首映式在內蒙古科技館舉行
    以下文章來源於內蒙古科技館 ,作者內蒙古科技館 內蒙古科技館內蒙古科技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
  • 廣東科學中心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榮獲「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
    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實習生 王怡然、通訊員 吳晶平報導:7日,廣東科學中心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這是我國科技館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也是目前唯一一個。
  • 展品超連結——雲遊非洲大草原
    今天,我們帶你雲遊非洲大草原,讓大家足不出戶也有機會看到發生在非洲草原的有趣故事。去年七月,迪士尼動畫電影《獅子王》「真獅版」在各大院線熱映。威武的獅王木法沙被風吹動的鬃毛索索浮動,萌化人心的小辛巴嗚嗚掙扎,25年的經典故事在銀幕重現。
  • 陰陽師曼珠沙華線索是誰 現世雲遊委派曼珠沙
    陰陽師曼珠沙華線索答案攻略是現世雲遊委派攻略,玩家們需要按照線索選擇正確式神喔,那麼陰陽師曼珠沙華線索是誰、現世雲遊委派曼珠沙華線索答案式神選擇推薦呢,跑跑車手遊網為大家帶來介紹吧。陰陽師鮫歌汐夢活動攻略:《陰陽師鮫歌汐夢活動怎麼玩 鮫歌汐夢陣容搭配攻略》 陰陽師現世雲遊線索答案大全:《陰陽師現世雲遊線索答案大全 現世雲遊委派線索任務式神選擇推薦》 曼珠沙華:彼岸花
  • 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 成立「天文研究中心」
    上海科技館 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鄭瑩瑩)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之際,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將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該中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
  • 布局時代風口,陽光城川渝區域開啟新紀元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開啟川渝區域新紀元。 2020年,對川渝兩地意義重大,對於陽光城來說也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在入川4年、入渝3年之後,陽光城川渝區域公司在2020年正式成立,開啟了川渝跨越式發展的新藍圖,顯示出其深耕川渝兩地,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布局。 令行業內外驚嘆的是,陽光城川渝區域公司在成立當年就實現了銷售、籤約雙破百億。
  • 全國優秀科普產(展)品巡展暨流動科技館走進井岡山
    原標題:全國優秀科普產(展)品巡展暨流動科技館走進井岡山   11月7日,為期3天的「全國優秀科普產(展)品巡展暨流動科技館進井岡山」活動在井岡山中學啟動。
  • 上海科技館天文研究中心亮相 十二生肖特覽開幕
    上海科技館自2001年成立以來,已累計接待國內外觀眾逾7200萬人次,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20家博物館、最高位列第六名,連續五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當天,上海科技館舉辦了天文研究中心成立、十二生肖展覽亮相、並推出三館吉祥物等一系列「慶生」活動,感謝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
  • 菲律賓火山噴發:45萬人恐需撤離 或引發火山海嘯
    當地政府機關和各級學校已停班停課,當地馬尼拉國際機場部分關閉,恐有45萬人需要撤離。當局將為最糟狀況做準備。火山或很快大爆發 45萬人恐需撤離!據法新社報導,塔爾火山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南方約65公裡,12日開始噴發,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消息。但菲律賓火山與地震研究所指出,塔爾火山附近區域已發生75起地震,當中32起震度較強。
  • 秉持一流理念 上海科技館成立研究中心打造金牌科研團隊
    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已進入布展階段,預計明年將會與公眾見面。日前,上海科技館在其開館19周年之際,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吸引全國知名天文學家加盟,由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地球與太空對話,離不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 川渝同下「一盤棋」 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即「兩中心兩地」的戰略定位。一年來,川渝兩地召開黨政聯席會,疏通行政壁壘,籤訂框架協議,構建一體交通,協同公共服務,共辦專項活動……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落地見效,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 廣州大學城科技館好玩嗎?廣州大學城科技館有什麼好玩
    廣州大學城科技館佔地45萬平方米,它南、北臨江,西靠濱江生態公園,東鄰廣州大學城外環路,主入口正對廣州大學,是廣東省最大的科技場所。  廣州大學城科技館被稱之為世界展示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科普教育場館,從遠處望去,它仿佛一艘正待啟航的航空母艦,從空中俯瞰,它又變成一朵在藍天下怒放的巨大木棉花。
  • 永川:川渝兩地首條飛行訓練航線正式通航
    8月10日下午2點30分左右,兩架單發四座(單獨發動機、四個座位)固定翼從四川省自貢鳳鳴機場起飛,在45分鐘的跨多區域的轉場飛行中,跨越了瀘州、隆昌等4個地區,翻越了兩座山脈,飛行高度是1200米。最後,成功降落在重慶市永川大安通用機場,標誌著川渝兩地首條飛行訓練航線正式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