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甜龍竹種植增綠又增收 甜龍竹的種植與管理

2020-12-05 河張花卉園

甜龍竹又稱甜竹.筍期長、筍味美,屬綠色食品,生長適應能力較強,是優良的水土保持竹種。本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闡述了思茅區發展甜龍竹生產的環境氣候,選地、種植要求、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適時採收、效益分析等進行了科學的總結,為今後發展甜龍竹生產提供科學指導依據。下面就來具體了解一下:甜龍竹種植增綠又增收 甜龍竹的種植與管理。

位於恐龍山鎮西北部的九渡村委會大九渡村、李珍莊村因為有蜿蜒而過的星宿江和望不到頭的竹林,因為有溼潤的氣候,素有「祿豐小江南」的美譽。2012年,恐龍山鎮人民政府引進了新品種甜龍竹在九渡試種植。因為試種成功,2015年甜龍竹將在恐龍山鎮達到500畝的種植規模,竹將作為特色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新熱點。

2017年,恐龍山鎮被縣委、政府列為整鄉扶貧鄉鎮,全年甘衝、獨瓦房、阿納三個村委會脫貧出列,涉及177戶667人脫貧退出,任務艱巨繁重。鎮黨委、政府通過探索,通過示範帶動,重點發展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增收能力。計劃投資100萬元完成生豬養殖項目;計劃投資35萬元實施的肉驢養殖正在實施。為充分利用全鎮氣候優勢,發揮群眾經驗,計劃種植一批甜龍竹,經過多方協調爭取和考察,決定在甘衝村委會黃家村到黑泥溝的新莊河兩岸建立100畝甜龍竹示範基地,以此帶動全鎮竹子產業建設工作。整項工程共需資金59萬元,鎮政府、村委會、群眾投入42萬元,縣林業局協調補助項目資金17萬元。

目前,竹子長勢良好,兩三年後,新莊河兩岸又會出現一片竹林景觀,綠化美化家園,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

1、甜龍竹適宜的環境條件適宜的土壤:由砂巖、砂頁巖、頁巖、花崗巖、紫色砂巖發育而成的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和紫色壤土上生長良好,要求土層厚度在60cm以上,土質疏鬆、肥沃、溼潤,其中以赤紅壤、紅壤土、輕黏土最為適宜生長,筍材品質最佳。適宜生長的範圍:海拔在1350m以下,溫度在-3~40℃之間,土壤pH值在4.5~8之間的江河兩岸、荒灘、荒坡、房前屋後、路邊和田邊地角等均能良好生長。忌霜、風口和貧脊山地種植。

2、甜龍竹種植後的管理澆水與排水:竹苗定植後如遇久旱不下雨,時間持續在7~10d,土壤乾燥時,要及時澆水;如果連續下雨時,結合培土開溝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竹園被雨水衝刷或積水,保證竹苗的成活率。中耕除草:定植後的竹園每年要進行中耕除草1~2次。第1次中耕除草在6—7月,這時雜草幼嫩,剷除的雜草易腐爛;第2次中耕除草8—9月,結合深翻壓青,清除雜草,竹蔸覆草,使土壤的土層變厚,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保水性,發筍時竹筍不向外暴露,保證竹筍肉質嬌嫩,味道獨特,色香味美。科學施肥:藉助冬雨的土壤水分施冬肥,時間在11月初,施冬肥時先把竹根附近發竹筍位置的土適當扒開,曬2~4d後再施肥,冬肥主要以有機肥配合45%硫酸鉀型複合肥施,每棚的使用量有機肥10~15kg,45%硫酸鉀型複合肥0.5~0.8kg,鋅硼鐵鎂微量元素肥0.1~0.2kg,施肥覆土後,有條件的竹園澆水。

甜龍竹種苗:種苗根據長勢、稀密、生長方向決定,一般定植1~2a留種苗1~2株、3~4a留種苗1~3株、5~6a留種苗2~4株。竹園修剪處理:甜龍竹園的修剪時間是在立秋後7月底8月初進行,修剪時在竹高2.5m處斷莖,將頂端2~3節以下萌發的竹枝剪除,儘量不要傷害到竹株莖杆,修剪除的竹枝曬乾後,在早晨風速慢時,就地集中燒除,減少病蟲害發生。經過修剪的竹園通風逶光性好,提高土溫,減少營養消耗,方便竹園中的中耕除草,施肥,割筍等工作。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發現,修剪時間在7—8月,第2年發筍時間在2—3月,修剪時間在9—10月,第2年發筍時間在4—5月,修剪時間在11—12月,第2年發筍時間在6—7月,修剪時間決定第2年發筍時間,所以總結出修剪得早發筍就早的規律。

竹園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是竹煤煙病,主要危害竹葉及小枝,嚴重影響光作用,使甜龍竹生長衰弱,竹煤煙病是由蚜蟲或介殼蟲危害引發的,蚜蟲和介殼蟲的分泌物是竹煤煙病病菌的營養來源。防治煤煙病同時要注意防止蚜蟲及介殼蟲,每667m2選用2.5%功夫乳油75mL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75g兌水45kg全株噴霧;竹銹病防治,每667m2選用4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75g加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60~80g兌水45kg全株噴霧,或每667m2用80%波爾多液可溼性粉劑200g兌水45kg全株噴霧;竹蟲害主要有竹象鼻蟲、幼蟲蛀食竹筍,使竹筍內部黴爛,甚致死亡。成蟲每年發生1代,竹根土壤中越冬,5月開始出現活動,6—7月活動盛期;竹苞蟲的幼蟲吐絲卷葉取食,發生嚴重時竹葉被吃光,影響光合作用,發筍產量底,6月中下旬取食竹葉,7月中下旬老熟,冬季在竹蔸附近疏鬆土中越冬;蚜蟲危害竹葉及莖杆,蚜蟲體形小,黑褐色,具有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竹象鼻蟲、竹苞蟲及竹蚜蟲的防治,每667m2選用70%啶蟲脒水分散顆粒劑15g加40%氧樂果乳油120mL兌水45kg全株噴霧。

適時採收:竹筍進入拔節期時,最頂位置的二片小葉子長度在20mm左右,同時在反轉時就是收筍最佳的時期。割筍採用刀口鋒利的專業筍鑿,順著筍身把土壤扒開,在縮節位置進行平切。要保證切口的平整性,避免下部發筍部位破壞。割筍在清早進行,傍晚把土壤恢復平整,保證切面水分不被蒸發,避免腐爛。竹筍旺發期在4—5月,每隔3d割筍1次。新鮮的甜竹筍可直接上市交易,或經過冷藏處理後長途運輸銷售。

3、思茅區發展種植甜龍竹面積及效益分析思茅區思茅鎮蓮花村通過3.73hm2甜龍竹的試驗示範後,帶動蓮花村的周邊農戶種植甜龍竹面積140.77hm2,種植規模逐年擴大,據2015年統計,目前思茅區推廣甜龍竹種植面積達1325.067hm2,其中有1040hm2進入盛產期,平均每667m2甜龍竹筍產量396kg,給當地的農民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思茅區美化荒山荒坡保持水土帶來社會效益。

相關焦點

  • 養殖不可少的牧草品種,增潤草的種植技術和管理介紹
    增潤草一、種植方法:增潤草種植之前需要將土地深耕增潤草三、種植管理:增潤草種植之後要檢查是否有漏苗的情況8次,管理條件好的情況下可收割10次以上。、羊,種植一畝增潤草可以滿足供養肉牛8~10頭,可供養奶牛4~5頭,供養羊25~30隻,供養鵝250~300隻。
  • 時傑講三農:香蕉樹在種植完成之後,是需要怎樣來進行管理的
    時傑講三農:香蕉樹在種植完成之後,是需要怎樣來進行管理的香蕉它是一種熱帶水果而且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在賣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水果。這種水果他有著開胃和治療便秘或者是消化不良等等的一些作用,而且這種水果,老人小孩都適合吃。
  • 龍山鎮:種植食用菌增收好「錢」景
    近年來,安龍縣龍山鎮依託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推進食用菌種植,促進群眾就近創業就業,實現穩定增收。我們種這個棚是政府免費給我們種的,現在直接搬進來種植這個食用菌,發展得非常好,而且非常感謝政府對我們的支持。
  • 愛政村農民種植月莧草增收
    東北網綏化11月6日電海倫市愛民鄉愛政村規模發展月莧草種植,使其成為一項富民產業。  從1993年開始,這個村農民開始試種月莧草,但都是小打小鬧,沒有形成規模,直到1998年,村裡與吉林省舒蘭市植物油廠聯繫,廠家提供種子,全村種植2000畝,收到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農民種植月莧草的熱情逐年高漲,也使一大批農民通過種植月莧草發了家。
  • 崇明生態島「二麥」面積減少八成 帶來豐產增收好環境
    原標題:崇明生態島「二麥」面積減少八成,代之以紫雲英蠶豆等綠肥「減麥增綠」帶來豐產增收好環境  東方網2月18日消息:「種麥子收益低、成本高,秸稈處理也麻煩;今年全部改種了綠肥,這些問題沒有了,還解決了茬口矛盾,利於水稻適時播種,土壤肥力也提高了。」
  • 中和鎮:空閒地不留空,蔬菜種植助增收
    近年來,三都縣依託本地農業基礎好以及氣候資源稟賦等優勢,強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根據不同的季節,有效利用種植空檔期,針對性地選擇蔬菜種植,增加土地使用效率,把閒置的農田和時間轉變成經濟效益,提高農田利用價值,助民增收。
  • 溪尾鎮種植海水植物海馬齒增收
    9月8日,福安市溪尾鎮群眾正在繡溪上種植海水植物海馬齒淨化水質據了解,2012年溪尾鎮與廈門大學合作選育了海馬齒、翠蘆莉、海松針、紅添菜等一批適合當地潮汐、氣候及地理環境,既有耐鹽性、又凸顯營養價值、經濟效益的海水植物,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群眾增收的雙贏。 (李瑩 鄭祖輝 攝)福安新聞網www.fa-today.com
  • 清遠:觀山村種植綠化樹市場前景廣闊助農民增收
    作為大嶺村村民理事會副會長的黃榕新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斷地探索適合促進農民增收的轉型之路,他發現隨著城市化速度的不斷加快,市場對綠化樹的需求量也越來越來大。他相信,「農民種植綠化樹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 圓圓講三農:西瓜種植不容易,尤其在定植方面,這些事項要注意
    大家好,歡迎大家觀看圓圓講三農,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三農知識,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西瓜種植的知識。西瓜應該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種水果了,如今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西瓜幾乎在任何的時間,任何的地點都可以進行種植,所以隨時隨地想吃的話都可以買到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大家知道嗎?
  • 中藥盆栽種植管理
    中藥盆栽種植管理。1月份是全年中溫度最低的一個月,盆栽處於休眠狀態,完開展盆栽植物形狀修剪操作,用於枯枝,傷枝,病枝進行修剪以進行細化。冬天是摧毀花園害蟲最好的季節,可用於盆栽土壤挖掘飛蛾的刺蛾的蟲蛹、蟲繭。集中燃燒,改變良好的土壤結構。此外,我們還必須做好防凍和防寒保護工作。努力防止盆栽植物被凍結。2月氣溫較上月有所回升,盆栽植物仍處於休眠狀態。
  • 花椰菜的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科學的方法很重要
    本期主題:花椰菜的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科學的方法很重要三農導語:花椰菜,又稱花菜、菜花,是一種很受人們歡迎的蔬菜,它的味道鮮美,做法多樣,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礦物質等,還具有抗癌功效,平均營養價值及防病作用遠遠超出其他蔬菜。
  • 蕊蕊談三農:種植奈李不是個簡單的事,不掌握要點很難高產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蕊蕊談三農,很高興和大家分享一些三農的知識。今天和大家說一下奈李的種植方法以及需要掌握的要點。一些酸甜的的水果總是能夠讓人慾罷不能,而奈李就是這樣的水果。1.選種高質量的土地有一些種植者消息挺靈通的,聽說奈李的銷量好,他們就會蜂擁地擠到種植奈李的行列裡去。不過他們有點太衝動了,沒有掌握到奈李的種植方法就馬上種植,導致最後失敗告終。就拿奈李的生長的環境來說買它是個很喜歡溼氣的水果,一旦你在的地方沒有很多的水汽的話,怕是它也很難長得好。
  • 龍膽科植物的種植方法及種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本期題目:龍膽科植物的種植方法及種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三農簡介:龍膽又稱地膽頭、草鞋根、苦地膽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藥材,全草可入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溼等功效,也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如發熱、扁桃體炎、咽喉痛、溼疹等。
  • 洋姜這麼好吃,農民為什麼不大面積種植?
    那麼,種植洋姜不用管理,一次種植多年採收,農民為什麼不大面積種植,或作為產業發展呢?對此,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原因如下:第一,洋姜在農村沒有廣泛的市場。我們查找資料得知,洋姜原產美洲,17世紀經歐洲傳入我國,它的學名叫「菊芋」,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稱為「21世紀人畜共用作物」。
  • 秋來杏李滿枝頭——溫宿縣綠疆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領農民種植...
    地處該村的溫宿縣綠疆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果園裡杏李掛滿枝頭,「鳳味皇后」「鳳味玫瑰」「恐龍蛋」「味帝」「味辛」「味厚」等杏李品種依次成熟,社員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笑容。9月25日,在溫宿縣綠疆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辦公室裡,合作社理事長田開建正在和副理事長、理事、監事及部分社員代表一起分析杏李市場情況。
  • 臨縣「增綠」促「增收」好生態帶來好生計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臨縣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將生態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徑之一,統籌生態生計的同時協調了增綠增收,在一個戰場打響了脫貧攻堅與生態治理兩場脫貧大戰役。眼下正是秋冬季植樹造林的時節,在山西臨縣玉坪鄉生態治理工程現場,5個造林合作社的100多名工人正在山頭忙碌,在很多行走不便的陡坡上,當地還動用無人機來幫忙運輸苗木。
  • 烏拉特前旗:打好產業結構調整牌,種植玫瑰花助農增收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積極引導黃河沿線村民調整當地農業種植結構,發展玫瑰花種植產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近日,在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蓿亥村農貿合作社玫瑰花種植基地裡,二十多位農民正在忙著種植玫瑰花苗,大家分工協作,有的挖坑、有的放苗,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 七葉樹的種植和管理,七葉樹怎麼養護
    下面我們來談談七葉樹的種植和管理。 採用發酵的牛馬糞作為基肥,然後對土壤進行消毒,種植後保持土壤溼潤,常除草,常鬆土,確保透氣。 2、溫度 七葉樹正常生長的溫度在5-35度之間,如果超出這個溫度範圍會對它的長勢產生危害。在冬季如果低於5度的情況下,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凍。
  • 三農種植知識分享:如何種植和栽培堅果樹!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確實可以種植各種堅果樹,那到底該怎樣種植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杏仁樹。杏仁樹的生長條件也不算非常苛刻,它需要生活在排水良好的環境裡,這樣才能保證它的根莖葉可以為主幹提供各種養分,減少一些疾病的產生。可是即使大家選擇了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要保證在適合的季節裡,杏樹的葉子也能夠得到充分的養護,而這個季節就是春季。
  • 鹽鹼地可以種植什麼?
    問題:鹽鹼地可以種植什麼?答案:不在鹽鹼地區生活的人們,不知道鹽鹼地區的農民的痛苦。鹽鹼地區的人們吃的水都是苦澀的帶鹹味的水。土地上,通過改造的土壤,第一兩年種植的莊稼,產量還行,隨後越種,產量越低,最後,種子不發芽了,發芽後苗期就慢慢的枯萎死亡了,甚至顆粒無收。鹽鹼程度輕的地塊,可以種植一些耐鹽鹼的糧食作物,如高粱、葵花籽(即向日葵);中藥材有枸杞、沙棗、紅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