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重點"保護動物",卻成了湖南的下酒菜,當地人:是合法的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對於飲食是非常的講究的,為此我們國家還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飲食文化,當然,也正是因為我們國家地域比較廣闊,所以受到了相關地理因素的影響,每一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以及一些相關的美食,比如中南和西南一帶的人,往往都比較喜歡吃辣,還有些地方比較喜歡吃甜的等等。
當然,也是因為不同的飲食文化,出現了不同的美食,而這些美食往往採用的是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食材,而其中一些野生的國家保護動物是不能夠用來食用的,因為這些動物現在瀕臨滅絕,我們必須要好好地保護起來,但是在湖南有一種我們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卻經常成為當地人的下酒菜,而當地人也是表示,這是合法的。
這種動物就是"娃娃魚,"雖然叫做魚,但是其實是一種兩棲動物,因為叫起來的聲音非常的像嬰兒哭泣的聲音,所以就被稱之為娃娃魚,娃娃魚的體型還是算比較的大的,是一種喜歡吃肉的動物,整體的歷史研究價值也是非常的高,目前發現的娃娃魚化石距離現在已經有1.65億年了,所以這種兩棲動物也被稱之為"活化石"。
目前娃娃魚是我國的一個"二級保護動物",成年的娃娃魚可以長到一米左右,而一般野生的娃娃魚非常的喜歡生活在水流比較急、水質比較清涼的小溪當中,所以是不允許被捕捉和使用的動物之一,但是在我國湖南地區,有很多的餐廳都有著很多以娃娃魚為食材而搓出來的美食,而當地人也是表示,這是合法的。
事實上,很多外地的人來到湖南旅遊,基本都不太敢點娃娃魚這樣的一道菜,因為就外觀上面來說,娃娃魚長得還是有點可怕的,當然這也僅僅是外觀可怕而已,娃娃魚的性格是比較的溫順的,而且娃娃魚的整體營養價值極高,有著"水中活人參"的稱呼,對於旅客來說,是一種大補之物。
而湖南當地使用的娃娃魚其實不是野生的,都是屬於人工養殖出來的,而在湖南當地,有著多個娃娃魚的養殖基地,主要集中在湘西地區,而當初為了能夠培養出可以人工養殖的娃娃魚,當地的有關部門也是付出比較大的力氣的,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去吸引遊客的到來,體驗當地的美食。
而人工養殖娃娃魚,也是湖南當地的一個旅遊特色,很多的娃娃魚養殖基地基本上都是都是對外開放的,旅遊如果想要進行參觀也是可以的,當然,有關於娃娃魚的菜品,目前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推廣,主要也還是集中在張家界一帶,主要還是人工養殖娃娃魚的規模其實也不大,算得上是一個嘗試。
當然,自然界當中的生物和我們人類本身也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的,我們對於一些瀕臨滅絕的生物,還是要多加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