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位童鞋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瀕臨動物不放開讓民間飼養?
嗯,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對我們認識野生動物保護有幫助,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來說個故事吧
先說人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他得了重病,家人都很著急,這時候有一個自稱神醫的人出現了,他對家屬說:「我有辦法讓他活下來,但是你們需要付出所有的錢,而且為期一個月的治療的過程你們不能偷看。」家人思考再三,還是同意了,就這樣病人被轉移到了「神醫」那裡。
過了一個月,家人來到「神醫」的工作室,孩子說:神醫神醫,你一定把我爸爸治好了吧!
「神醫」說:那當然了,我正想要去找你呢!
進來一看大家立即傻了,病人早就涼了……
憤怒的家屬立即抓住了「神醫」,要他給個交待。
你猜「神醫」是怎麼回答的?
他不慌不忙,說:「你先把我放下來,你們的家人當然還活著,我帶你去後面看他!」
家人愣住了,還有這種事?於是把「神醫」放了下來,看看他要怎麼交待。
來到了工作室的後面,那裡一個人都沒有,只堆積著大量的培養皿。
「我的爸爸在哪裡呀?」孩子問道。
你看這些小盒子,裡面可都是你爸爸的細胞吶!一個人大約有39萬億的細胞,我這裡已經培養了差不多接近40萬億細胞了,比你爸爸原來還要多,所以說你爸爸並沒有死,只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
後來這個「神醫」被人打死了……
不在自然中的動物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好的,故事說完!你們有沒有從故事中領悟出主題呢?
也不廢話了,讓我直接點明主題吧!
人類進行的瀕危動物保護並不只關心動物的存續,其背後的生態修復才更為重要。離開了自然環境的瀕危動物就像是離開了身體的細胞,雖然作為個體還是活著的,但已經完全失去了它本來在自然生態中的重要功能,依然等於在破壞生態。
為什麼保護生態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所有生存在自然界的動植物在百萬乃至千萬年來慢慢磨合的脆弱關係,這張網是如此脆弱,就像一座用火柴堆砌起來的大廈,有時候只要挪動其中一根,就會引發連鎖效應,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導致多種動物的滅絕。
而我在曾經的文章中解釋過,生命是這個地球幾十億年留下的珍貴寶物,它們擁有巨大的價值,只是以我們現在的能力還無法解開其中的秘密,只有將這些寶藏保護好,作為我們給子孫後代的禮物。
所以對瀕危物種的保護本質上是對生態環境的修復,它們變成瀕危並不是因為太弱小需要人的保護,只要生態環境正常這些動物本來就可以活得很好。那麼只要直接治本,還原生態環境本來的水平,這些瀕危動物不需要人類額外的保護就能變得恢復。
人離野生動物越遠越好
知道什麼才是人與自然相處的真諦嗎?那就是人與野生動物的距離……越遠越好!
可愛的動物畢竟是少數的,像大熊貓這樣的只是個例,多數動物看起來既不可愛也不好養(大熊貓也是極度不好養的)。可是那些醜醜的動物同樣是生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通過鼓勵民間飼養來達到所謂「保護」的目的,就會給大家「可愛的動物才有保護價值」這樣錯誤的觀念,那麼生態保護的意義和方向就完全被帶歪了。
▲瀕危動物指狐猴(Aye-Aye),要養嗎?
民間飼養還有很多重大的隱患,比如疾病的傳播,這一點近期大家肯定有相當深刻的認識,我就不再贅述了。還有一種更惡劣的可能性,甚至會加快瀕危動物的滅絕速度,合法反而成了罪惡的遮羞布。
試想一下,如果某種瀕危動物成了網紅,大家爭相飼養,那麼這種動物的交易一定是合法的,如果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在高價的驅使下,勢必會有一些不法分子將黑手伸向野外。他們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將本來非法的盜獵偽裝成合法的飼養,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
▲處理野生動物產品的最好辦法就是「永遠非法」
總結一下,要保護動物要從生態開始保護起,合法飼養於保護野生動物完全沒有幫助甚至還大有害處,完全沒有實踐的可能性。
這一篇就到這裡拉,我是酋知魚,一條關心瀕危動物的科學作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