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開發出大型可拉伸透明電極

2020-12-05 科技信息網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宣布開發出一種製造大面積波浪形納米銀線網絡電極的新技術,該電極不僅具有可拉伸結構,還具有較高的導電性與透明性。

透明電極對基於太陽能電池和觸控螢幕的顯示設備至關重要。當前,基於氧化銦錫(ITO)的透明電極已經得到了商業化應用,但製造過程中用到的金屬氧化物薄層使其可拉伸性變得極差且非常脆弱不適用於柔性和可穿戴設備。因此,開發具有可拉伸性的透明電極對於柔性和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極為重要。通常,銀納米線的直徑只有幾十納米,且體積小、可彎曲、導電性能優異。因此,銀納米線隨機組成的納米線網絡可以用來製造高透明度的柔性電極。然而,儘管銀納米線具有可彎曲性和柔性特徵,但其不能作為可拉伸材料使用。

研究人員探索了製造可拉伸電極的方法,將銀納米線放置在預拉伸的彈性基材上,並鬆弛基材使其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在此過程中產生波浪狀或褶皺狀的銀納米線結構,不過其曲率半徑都很小。此外,該方法有一個主要的問題:納米線很容易因反覆的拉伸-鬆弛循環而遭到破壞。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通常是通過增加納米線的數量,從而形成一個高密度的納米線網絡,這樣即使納米線部分斷裂,仍然可以保持足夠的電連接,以實現彈性電極。然而,創建一個高密度的網絡會大大降低透明度,因此,製造一個高度透明的、可以拉伸的、具有良好導電率的電極非常具有挑戰性。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開發了一種新工藝,通過將納米線網絡與溶劑接觸,形成一個結構上可拉伸的納米線網絡,以克服納米線在鬆弛預拉伸基材時斷裂和損壞的問題。當溶劑被放置在納米線網絡上時,納米線網絡會變得溼潤,單個納米線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得更小。特別是,每一根銀納米線在溶劑中加工後,可以重新排列成具有大曲率半徑的彎曲納米線結構,從而實現穩定拉伸的結構。由於納米線沒有經歷任何不穩定的條件,因此沒有納米線網絡斷裂或納米線層剝落。

該技術工藝製造出的銀納米線網絡,能夠將基材及其納米線的長度拉伸至少50%以上,在大約5000次拉伸循環中仍能穩定地保持透明度和導電性。研究小組還發現,這種類型的材料可以通過使用乙醇和水作為溶劑的廉價環保工藝來生產。

研究人員利用該工藝技術在A4紙大小的基材上形成了波浪形的銀納米線網絡膜,並成功地創建了可拉伸且透明的顯示器,該顯示器的大小與成年人的手大小相同。儘管施加了各種機械變形,該顯示器仍保持其恆定的發光效率。經測試,可將銀納米線網絡長度拉伸至少50%以上,大約5000次拉伸循環中仍能穩定地保持透明度和導電性。同時,研究小組還發現,這種類型的材料可以通過使用乙醇和水作為溶劑的廉價環保工藝來生產,且對除電致發光層以外的所有透明顯示器都適用。研究人員表示,該技術可用於批量生產,有望對可穿戴電子設備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如高性能智能穿戴和醫療設備等領域。(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劉彧寬)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發出大型可拉伸透明電極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宣布,由KIST光電混合研究中心的Sang-Soo Lee博士和Jeong Gon Son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可以製造大面積(比A4紙大)波浪形納米銀線網絡電極的技術,在結構上可拉伸,具有高度的導電性和透明度,可用於可拉伸顯示器。
  • 斯坦福華人教授研發柔性電極,像皮膚一樣柔軟、透明可拉伸
    雷鋒網消息,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鮑哲南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了一種導電性和拉伸性極佳的高分子材料,可用於可拉伸塑料電極。這種柔性電極也可作為可穿戴電子器件。也就是說,如果成功,以後,我們帶有「智能」的衣服或者體內的供電設備就不會再被僵硬的電路掣肘了。
  • 新型透明電導體可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原標題:新型透明電導體可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新華網華盛頓9月2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休斯敦大學教授、著名華裔納米材料專家任志鋒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種可像橡皮筋一樣循環拉伸而不改變性能的透明電導體。這項成果在柔性電子學和人體可植入設備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 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開發超柔性電極,可與大腦神經相兼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利用新型聚合物列印出的超柔性電極:能夠拉伸至其原始長度的好幾倍(上圖);利用該柔性電極製作的透明「電子皮膚」(electronic skin)貼片,能夠很好的與人類皮膚相貼合,從而監測多種生命指標。
  • 光電院赴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等機構開展學術交流
    為了更好地開展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新型飛秒雷射跟蹤儀研發》項目,促進飛秒雷射測量技術的學科發展,1月6日至1月10日,光電院周維虎研究員及《新型飛秒雷射跟蹤儀研發》項目組成員一行9人對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Korea Research
  •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2018-07-09 03:59:33 2018年07月09日 03:59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發出能夠提供高解析度4K AR視頻的頭顯設備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發出能夠提供高解析度4K AR視頻的頭顯設備 來源:映維網 • 2019-03-15 15:07:44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電極結構 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
    韓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採用,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顯著提高,極大促進高性能二次電池的發展。  聯合研究小組的成員分別來自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
  • 韓國開發透明太陽能電池 利用不可見光
    蓋世汽車訊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太陽能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據外媒報導,韓國科學家創新設計高功率透明太陽能電池,推動實現離網生活,構建可持續綠色未來。科學家最近開發出「透明光伏」(TPV)裝置,即傳統太陽能電池的透明版本。與傳統深色、不透明太陽能電池(吸收可見光)不同,TPV可以利用紫外線中的「不可見」光。 傳統太陽能電池可以是「溼電池」(以溶液為主),也可以是「乾電池」(由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構成)。乾式太陽能電池相對略有優勢:更可靠、更環保、更具成本效益,而且金屬氧化物很適合利用紫外光。
  • 重磅綜述:石墨烯導電材料在透明電極中的應用進展
    隨著各行各業的迅猛發展,透明電極的性能也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挑戰,既要求高透光率,同時還要求低電阻。與此同時,對於材料本身的機械強度、耐化學性、耐熱性以及功函數都有極高的要求。而石墨烯作為優良的導電材料,其綜合性能恰能應電子行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其在透明電極領域的應用必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中國科大成功研製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研究組圍繞如何高效宏量組裝納米導電基元,特別是銀納米線,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成功研製了基於納米線組裝體的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為今後規模化製備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彈性導體提供了新的製備技術。
  • 園區牽手韓國科學技術院 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昨天,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舉行籤約儀式,將合作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今後,該創新研究院將圍繞長三角區域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打造中韓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產業合作、人才交流的新平臺。
  • 【科技】韓國KIST開發纖維型電子元件
    韓國研究組在維持纖維固有特性的同時,開發出了具有電氣特性的纖維型電子元件(Fiber electronic device)。用纖維型電子元件製成的電子纖維來製作戴在指尖的頂針型身體信號測定傳感器,並成功測定心率。
  • 蘇州工業園區牽手韓國科學技術院 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本報訊(駐園區首席記者 董捷)昨天,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舉行籤約儀式,將合作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今後,該創新研究院將圍繞長三角區域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打造中韓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產業合作、人才交流的新平臺。  韓國科學技術院成立於1971年,是韓國首個培養頂尖科技人才的研究型大學。
  • 【會員風採】基於透明形狀記憶聚醯亞胺電極的可主動變形的柔性...
    【會員風採】基於透明形狀記憶聚醯亞胺電極的可主動變形的柔性電子器件 2020-06-23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駱玉林在與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一行座談時強調 大力發展高原生物...
    3月13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駱玉林與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事務總長吳健澤一行座談,就深化雙方合作,引進韓國優秀生物醫藥企業,加快推進我省高原特色生物產業發展,合作建立中韓聯合生物醫藥研究院及中韓高原生物產業園等有關事宜交換意見。  駱玉林說,近年來,高原生物產業已成為青海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Nature:銀纖維/石墨烯混合電極,用於高度柔性和透明的光電器件
    本文要點:過將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製造的石墨烯溼轉移到無結的Ag纖維電極上,製造出高度穩定和靈活的混合尺寸TCE,以用於光電子器件。成果簡介 透明導電電極(TCE)在柔性光電器件的開發中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這項研究中,基於二維石墨烯和一維電紡金屬纖維製造了可解決每個電極缺點的混合尺寸三氯乙烯。
  • 透明ZnO電極使氮化物LED更加明亮
    在SMI,這家基於新澤西州的皮斯卡塔韋地區的MOCVD設備製造商,我們開發了這項技術,一個與沉積ZnO電極兼容的生產方法。這些電極是透明的,當它們取代那些基於擋光金屬薄膜的電極時,LED的光輸出將增大80%。
  • 可拉伸性一維柔性電子器件首篇綜述
    近日,韓國延世大學的李泰淵(Taeyoon Lee)教授以及瑞士蘇黎世的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實驗室的李家宏(Jaehong Lee)博士聯合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了該領域的第一篇綜述文章。該文章介紹了一維可拉伸電極的最新工藝,對具有代表性的導電材料、高性能一維可拉伸電極的製備技術以及各種一維可拉伸電子器件的設計與應用進行了深入討論。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成功從氨中大量提取高純度氫,技術已公布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氫和燃料電池研究中心的Young Suk Jo和Chang Won Yoon領導的團隊日前公布了從氨中提取高純度氫並與氫燃料電池結合發電的新技術。這證實了利用氨作為氫氣載體長距離輸送大量氫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