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已進入關鍵時間節點,對工業網際網路來說同樣如此。「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的頂層設計,兩化融合『十四五』規劃正在抓緊編制。」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馮偉近日透露。
9月16日,在重慶舉行的2020工業網際網路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暨「融合發展 平臺賦能」深度行上,馮偉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標誌著兩化融合進入到新階段。今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要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要加快製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
這種變革,與工業網際網路關係密切。馮偉認為,「製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的變革近年來已體現出重要的特徵。從生產方式來看,企業有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基於5G、工業網際網路,基於軟體,基於平臺,對軟硬體資源進行重新組織,原來的流水線生產向網絡化的生產進行演進,原來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正在向供應鏈網絡和產業鏈網絡演變,從而在更大範圍上實現資源的重新配置,
從企業形態的變革來看,軟體化、平臺化、生態化的趨勢很明顯。從軟體化來看,國際上大的公司,例如市值排前十的公司如微軟,亞馬遜,還有阿里、騰訊,都是軟體企業。還有一些傳統的製造企業也在向軟體化轉型。從平臺化來看,網際網路的上半場,電子商務超級平臺包括阿里和亞馬遜等就是典型。目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也成為各個巨頭競爭的焦點。而在生態化發展方面,未來原生的企業形態可能不太存在,更多是基於平臺內各個主體進行賦能。例如智能製造的生產方式、形態,正在發生這個變革。
具體到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經過三年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馮偉認為,從概念上來講平臺是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的全面連接、匯集和配備的樞紐。從架構來講分為三層,可以用一個公式概括,就是數據加模型等於服務。數據從哪兒來,就是從底層的邊緣側進行數據的採集;模型就是把工業技術、經驗、工藝進行模型化、軟體化、微服務化,是內在的,他代表我們對工業生產的理解和認識,以及一些先進的經驗,所以我們把採集的數據和模型進行比對分析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服務。服務的方式包括各種各樣的工業APP,或者雲化的工業軟體等。
從這個公式可以找出另外一個公式,就是如果要實現對工業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優化升級,就需要一個個的行業系統,那麼基於平臺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就是對於工業現場的數位化改造,以及工業APP的定製開發,針對問題實現模型的應用,而通過二者的相互結合就會產生一個一個面向場景,面向特定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
馮偉表示,工信部下一步在工業網際網路方面,有幾項重點工作。
第一是進一步抓好頂層設計。這包括出臺落實今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的《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相關政策,以及編制兩化融合的「十四五」規劃。
第二是抓標準體系。標準對於整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兩年信發司協同相關部門推動了26項國家標準進入了立項流程,包括參考架構、數據、服務等等。
第三是抓平臺體系,信發司最近對平臺體系進行了梳理,把平臺進一步細分,除了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性平臺,還推動面向特定行業和區域的平臺,以及面向某些特定場景單點貫通的平臺的互聯互通,從而展現多層次的平臺體系。
第四是培育解決方案和工業APP。解決方案有三個特點,一是一定要解決企業的重點問題,並且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效益,包括提質降本、節能減排等。二是儘可能的降低應用成本,通過平臺把技術、經驗進行知識化、軟體化,沉澱下來,減少人為幹預。三是要具有應用推廣的市場空間。
第五是抓工業設備上雲。工業領域非常複雜,不同的門類、不同的場景很難找出一個統一的標準化的解決方案,但有些工業設備比如電機、空壓機無論在哪一個行業都在用,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把共性推出來,通過設備上雲就能夠更好進行監測分析,提升效率。
第六是抓平臺監測分析體系。最近一段時間,信發司會同相關的平臺及相關的研究機構在開展這項工作。
第七是打造「平臺+」體系,如平臺+技術,平臺+行業,平臺+服務等。大技術包括5G、AI,AR/VR技術,把技術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平臺+行業就是在各個行業進行深入的應用,最近也在積極的會同相關部委推動平臺在行業的落地。平臺+服務,把人才、資本更好地調動起來,提供更好的合力。
閱讀更多
全球首個5G工業專網+智慧煉鋼應用發布
中國工業報社承辦5G+工業網際網路圓滿結束
識圖鑑平臺——對「一張圖看十大雙跨平臺一年」的分析
工信部組織開展第二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賽
李穎:發揮平臺驅動力量,塑造工業數字經濟新體系
一家工業機器人製造商的數位化轉型故事
郝志強:第二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賽有兩項創新,賽事全面升級
一家工業機器人製造商的數位化轉型故事
推進煤礦高質量發展 智能礦山漸行漸近
我國將研究制定《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
日豐集團「不務正業」 轉型智慧管網服務商邁出第一步
質量碼:浪潮雲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2.0能否破題一業帶百業
正在顯現中的智能工業
從萬馬股份看電線電纜企業如何「連上」新高度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秘書長餘曉暉: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現狀及國內平臺的挑戰與建議
為更好地探討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數位化轉型等話題,及時分享更多信息,交流心得體會,歡迎感興趣的朋友添加以下助手微信,通過後加入「工業網際網路新基建沙龍」微信群。添加微信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務等信息,及「入群」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