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目前正抓緊編制。按照時間表,明年上半年將全面完成規劃編制任務。
在生態環境部今天(25日)下午召開的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調度會商會議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透露,按照規劃大綱既定的時間安排,今年12月底前,要形成規劃初稿,明年3月底前形成規劃的徵求意見稿,6月底前上報國務院。
翟青表示,這兩個「十四五」專項規劃是今後一個時期內,指導全國各流域海域、各省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關鍵性文件。編制實施好這兩個規劃意義重大。
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2019年起,該部組織開展了重點流域、海洋兩個「十四五」生態環保專項規劃編制。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編制這兩項規劃的前期,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了大量的實地調查。經初步統計,流域規劃編制參與調研人數超過6000人,共調研了2.8萬個點位,查出水生態環境問題6941個;海洋規劃參與調研人數超過1000人,調研了6050個點位,查出海洋生態環境問題926個。
「動員如此大的力量進行如此大範圍的調研,在生態環保規劃編制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翟青說。
生態環境部。攝影/章軻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現場調研完成後,技術專家開展質量審核。水生態環境保護要點一次審核通過的地市有159個,未通過審核的地市有183個,通過率為46.5%;海洋規劃要點中,40個地市為「通過審核」,12個地市規劃要點為「基本通過」。
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十四五」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將更加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編制出的規劃也更加強調「管用、好用、解決問題」。
翟青表示,流域、海域規劃編制中,要搞清楚「十四五」到底想做什麼,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更好地發揮規劃的引導作用。特別是從各流域區域海域的實際出發,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突出「一河一策」「一灣一策」,體現不同流域海域特色,使長江像長江,黃河像黃河。
翟青介紹,對於「十四五」水環境目標,生態環境部經反覆研究,明確提出了「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目標。在有河有水方面,使之前斷流的河恢復有水;有魚有草方面,從開展水生態修復、恢復土著魚類等多方面入手,形成良好的水生生態系統;人水和諧方面,針對老百姓對美麗河湖的嚮往,立足實際,進一步改善水環境、水生態。
此外,上述規劃的編制還將與「建設美麗中國」目標相融合。翟青介紹,生態環境部提出了「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與保護的任務目標體系,通過逐步樹立一批又一批「美麗河湖」「美麗海灣」正面典型,到2035年使絕大多數的河流建成「美麗河流」,絕大多數的海灣建成「美麗海灣」。
翟青透露,將同步啟動國家、流域、省三個層級的規劃編制,各省、各流域海域將抓緊梳理各自的主要問題、重點任務等內容,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