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目前世界上保值的最佳選擇,很多人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都會提到一句,換成黃金吧。而黃金曾經也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貨幣體系,即便如今,仍然是很多國家官方金融戰略儲備的主體。導致這一情況的存在,最主要的就是因為黃金的金屬「惰性」,它們基本不會與任何元素發生反應,也就是說,它是世界上最為純淨卻孤獨的物質,當然,這個世界也可以沒有它。
正因為這樣,再加上黃金本身的稀有程度,導致黃金的價格一直非常穩定。不過,安裝地球中的元素比例來計算,地球上的黃金含量大約為60萬億噸,而地球的中認可也就70萬億,平均下來,一個人能分9000噸,每個人能擁有近萬噸的黃金,可為啥黃金還是那麼值錢呢?
地球有60萬億噸的黃金不假,但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所存在的黃金總量卻不足20萬噸。才平均一算,每個人能分到的就微不足道了。當然,黃金並不像鑽石那樣,不是人類不想開採,而是無法開採。在地球形成之初,也就是40多億年前,地面自帶黃金還是很可觀的,但也分布很廣,而且在幾十億年的變化中,這些黃金也早已埋在了地帶深處。甚至,就目前市面上的黃金,大都是來自其他小天體砸向地球後而留下的。
不知道大家對當年數量與美國冷戰時期的時候,喊出要挖穿地球的事不,最終,數量在1989年,挖了一個地球上最深的井——12262米,而在9500米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發現黃金含金量遠高於商業開採標準,達到了每噸80克。但是,即便知道這樣的事,可仍然無法開採,要在9000多米的地下開採黃金,無疑是一件難度極高的事情,即便能開採出來,最終成本也會遠高於黃金的價值。
所以,地球雖有60萬億噸的黃金,但卻無法開採,所以黃金稀少,加上特有的金屬屬性,自然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