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走進大興的軍大人117號:
西安大興醫院GCP 王夢羽
標籤:學習不止 轉型
「要麼不幹,要幹就幹好!」
這句話可能是最能概括王夢羽身上特質的。
王夢羽身上有種魔力,初次見面聊天五六分鐘,就有種相識多年的親近感。175左右的身高,即使隔著厚厚的羽絨服,也遮不住一雙漂亮的大長腿。
與之相談,會不自覺的沉浸在一種乾脆利落的氛圍中,思路清,表達快,頗有種撥開雲霧見天明的爽朗感。
從臨床到藥劑,從軍大到大興,王夢羽娓娓道來的經歷,既是自我生涯的轉型,更是一段職業進階的心路歷程。
「剛開始我是拒絕的」
「事實上,醫生普遍沒有關注到一個問題:臨床試驗對他們究竟意味著什麼?」
作為GCP的老手,王夢羽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2009年剛畢業的王夢羽就入職了空軍軍醫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光榮的成了一名部隊醫院的臨床護士。2017年轉入GCP。
12年的臨床經歷,3年的GCP經驗,不用想,都會以為臨床才是王夢羽內心的最大歸屬。
「其實,剛開始到GCP時,我的內心也是拒絕的,不單是自己沒怎麼接觸過藥學這塊,對於這個新興的行業也不怎麼了解。」王夢羽坦言。
面對新的領域和內心的糾結,王夢羽沒有猶豫退縮,咬著牙鼓著勁,一頭扎進了臨床試驗的書海中。那段時間,王夢羽像是備戰高考的學生一般,「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懵懂到熟悉,從熟悉到熟練,王夢羽用出色的工作表現證明著自己。當問及學習的初衷時,王夢羽笑著說:「在部隊呆了這麼多年,誰還沒有點不服輸的勁兒。喜不喜歡是我的事,但行不行必須得行,沒有人喜歡自己被說不行!」
最為可喜的是,隨著了解的深入,王夢羽發現自己逐漸喜歡上了GCP的工作。
首先,臨床試驗是每一個新藥上市必須經過的一個步驟,是國家賦予醫務工作者的一項神聖職責。把臨床試驗做好,把整個臨床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原原本本地體現出來,為患者的用藥安全保駕護航,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應盡的職責。
王夢羽(右三)
其次,臨床試驗可以提升研究者自身的能力。王夢羽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自己在邏輯上、實踐上和對待醫療規範的態度上已經有了顯著提升。
對王夢羽來說,能做到把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醫院的GCP發展以及個人興趣結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也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要做就做元老」
2020年,在原四醫大的老同事和朋友引薦下,王夢羽來到西安大興醫院。與王瑩一同負責醫院GCP的創建和運行。
來大興這個決定,王夢羽的初心很簡單,「大興有發展空間,再加上GCP初建,我來了也算是個元老。這種成就感可不是『坐享其成』能比的。」
在王夢羽看來,藥物臨床試驗就像一個美豔的剛烈女子,你若好好待她,她必回饋你更多,你若不好好待她,她也不會讓你好好過。這個好的關鍵,就在於你夠不夠規範。
所以,臨床試驗就是好好的做,規範的做,要是不能規範的做,乾脆就別碰。
截止目前,醫院已承接藥物臨床試驗項目3項,醫療器械臨床試驗1項,其中泌尿外科「靈澤片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單臂、開放、多中心IV期臨床試驗」項目和產科的「數字超導可視無痛仿生助產系統臨床用於助產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試驗」均已正常開展。
隨著國家新藥研發政策的大變革,加大對新藥研發的支持力度,雖說工作艱辛,但是大興GCP的騰飛才剛剛開始。更多的挑戰和機遇都會在後面等著王夢羽去發現、去克服。
對王夢羽個人而言,因為熱愛,所以堅守,輝煌才剛剛開始。
通訊員:李晨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