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的這位科學家,被稱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科學家,他就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這位頑童一樣的物理學家,業餘愛好是開保險箱、打賭、玩桑巴鼓,人生信條是:能捉弄人的時候,絕不放過。
費曼的成功絕非偶然,這和他性格裡不服輸的勁頭,密不可分。從小,費曼就喜歡將所有精力用在實踐上面,十歲左右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修收音機,這個愛好非常考驗動手能力,因此也刺激了費曼的不服輸。
他經常在舊貨市場淘來舊的收音機,然後進行修理。其實這些收音機出故障的原因,大多是內部電線連接上出了問題,常常一修就好了。但有的卻要花費很大的功夫,費曼能夠將收音機修到什麼程度呢?
可以讓街坊四鄰花錢來請他去修,當時有很多人看見費曼後並不相信這個孩子能修好收音機,但這樣的態度反而更加激勵了費曼的鬥志。最後,費曼修好後,得意的和別人說:「當有人瞧不起你時,你立刻展現出自己的實力,那些人的態度會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當然,實踐可以出真知,但也可以鬧笑話。
對於不能讓費曼心服口服的事物,他是一定要探究到底的,大學時,他和同學爭論起尿液是不是因為地心引力而排出體外的?費曼堅持說不是,而且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費曼一邊倒立,一邊小便給別人看。
雖然費曼用狼狽的後果證明自己錯了,但這種凡事一定親自實踐、追究到底,並且不服輸精神頭,讓他在物理學的天地裡得以大展拳腳。
在一次國家級研究中,費曼迷上了新的愛好,那就是「開鎖」。
由於整個研究人員龐雜,規模巨大,很多機密文件的存放都是隨隨便便,甚至有些人的柜子連鎖都不上。費曼靈機一動,決定給這些粗心的人提個醒。
有時候,當費曼需要一些文件,而管理人員恰好不在時,費曼自己開鎖然後取走文件,後來,當同事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將整個辦公室都換上了更複雜的、數字組合而成的鎖。
可費曼不會向數字鎖認輸,於是他的開鎖技能更上了一層樓。後來,一些領導知道費曼的這項技能後,居然在內部通知;但凡費曼先生靠近過的保險箱,請更改密碼。
等到二戰結束後,費曼需要一些研究資料,於是就去了好朋友的辦公室找。可好友恰好不在,而費曼需要的資料就在這個辦公室的九個保險柜中,許久沒有開鎖的費曼躍躍欲試,他先是打開了第一個保險柜,然後拿走自己需要的資料。結果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發現他的這位好友把九個保險柜的密碼設置的一模一樣,這簡直讓費曼哭笑不得。
捉弄人的人生信條讓費曼在保險柜裡留下一張字條:借走文件,撬鎖專家費曼留。
然後又在別的保險柜裡寫到:這個柜子也不難開啊,聰明鬼留。
結果,晚上費曼在餐廳碰到了這個朋友。費曼就和朋友說需要一些文件。這位朋友帶著費曼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可他偏偏打開了中間的一個柜子,裡面的字條是:密碼全都一樣,柜子各個都不難開,同一人留。
朋友被嚇得魂飛魄散,因為這些資料全部都是機密文件,費曼在一旁假裝驚訝地說:「密碼都一樣啊!這可不是個好主意。」
最後朋友才在第一個保險柜裡看到費曼的留名,不過朋友也沒有生氣,反而感激地抱住了費曼。
費曼的興趣愛好不僅僅是開鎖,他的一生,為後人津津樂道,開鎖專家、跨界鼓手、業餘賭徒以及繪畫家。不僅如此,費曼還從不歧視低級行業的人,他會跟著同性戀去參加不一樣的晚會,會尊重妓女。
也許,這些事情可能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可費曼卻不這麼認為,對他來說,興趣就是最大的意義。
費曼的一生都在拒絕順從權威,因為他順從了自己的內心。
就像費曼在自傳《別鬧了,費曼先生》的最後寫道的一樣:
「希望你們能夠找到一個地方,可以自由自由堅持自我品德,而且不會因為現實的社交壓力、經濟壓力而喪失你的品德。」
誠心祝願,我們每個人都能獲得這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