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達爾文:從頑童到博物學家的完美逆襲

2021-01-14 中國科普網

189年前的1831年12月27日 ,查爾斯·達爾文登上英國海軍艦艇「貝格爾」號,開始了為期五年的科學考察之旅。此行中孕育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思想,後世把此次航海稱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航海考察之一。但最初達爾文登上艦艇只不過是作為艦長的旅伴,父親甚至認為這次旅行純粹是浪費時間。從一個不被父親看好的頑童,追隨自己的內心渴望,找尋方向,勤於思考,達爾文終於成為改變世界的博物學家。

由丹麥生物學家、科普作家漢娜·斯特拉格撰寫、達爾文後人推薦的《達爾文傳——從平凡頑童到博物學家》,講述了一個追貓逐狗的少年如何在興趣的引導下,善用資源,成長為進化論奠基人的故事。

父親眼中兒子「不學無術」

「你整天不是打獵抓狗就是抓老鼠,你這樣會讓自己和全家人丟臉的!」達爾文在垂暮之年回首往事的時候,腦海裡還縈繞著父親對他的呵斥。

達爾文出生於名門世家,祖父是一位科學家,父親是著名的醫生,母親來自陶瓷產業大亨韋奇伍德家族。但是,達爾文童年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他9歲那年被送進了公立學校,但是對學校裡的拉丁文和希臘文完全沒有興趣,他晚年在回憶錄裡寫道:「對我而言,作為一種教育手段,那所學校整個就是一片空白。」

雖然達爾文對學校的課程沒有興趣,但是更廣大的沒有圍牆的學校卻讓他陶醉其中。他在大自然裡釣魚、收集礦物和鳥蛋,和哥哥在花園的棚子裡做化學實驗,騎馬、打獵。

16歲時,達爾文被送到了名校愛丁堡大學學醫,但他對解剖屍體和在沒有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給病人做手術毫無興趣。他「吊兒郎當」學了兩年,正經課不好好上,卻花了大量的時間參與課外活動。對父親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很不成器的孩子。但是達爾文有自己的堅定的興趣所在,他認為自己生來就是一個生物學家,他遵循自己的興趣為自己尋找老師。他認識了一位年輕的動物學家羅伯特·格蘭特。雖然達爾文在大學裡沒有選修過格蘭特老師任何的課程,卻成了格蘭特最用功的學生之一。他跟隨老師在福斯灣附近進行了多次的野外考察,在觀察和描述那一帶沿岸海域的海洋生物方面得到了全面的訓練,這些技能使他在多年後的「貝格爾」號航行中一展才華。更重要的是,達爾文在追隨格蘭特老師學習的過程中間接觸到了物種變異的最新的思想——也就是進化論的雛形,這些思想雖然有很多漏洞,但在當時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追隨本心探究自然奧秘

達爾文退學離開愛丁堡的時候,沒有拿到醫學學位。學醫不成,父親建議他將來當牧師。達爾文壓根不想當什麼牧師,但期間用業餘時間搞的自然史研究,卻完全可以被他人所接受。為了實現研究自然的潛在夢想,他接受了父親的建議,前往劍橋大學學習。希臘語、拉丁文以及神學課程,達爾文依然沒有興趣,但是為了學位也還是湊活著學完了。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對收集甲蟲簡直走火入魔。他甚至抱怨說:「連個可以一塊聊聊昆蟲的人都沒有,感覺(自己)在一點點地死去。」

想學習的人總能找到自己的老師,很快,他結識了植物學教授約翰·亨斯洛和地質學教授亞·賽奇維克。在兩位老師的幫助下,通過課外講座、實地考察和非正式的小組學習,他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劍橋畢業之後,達爾文本應該聽父親的安排,歸隱鄉間去當個牧師,但是他的內心裡還是想要去旅行和探險,這時好運來了。他在劍橋結識的亨斯洛教授被人要求推薦一位植物學家跟隨英國皇家海軍乘坐「貝格爾」號軍艦進行一次勘測和探險航行,亨斯洛教授建議達爾文擔任這一任務。起初父親對這個計劃很不以為然,為了成行,達爾文向舅舅求助,舅舅幫助他說服了父親資助這次旅行。這次的航行的確改變了達爾文的人生軌跡,並不是浪費時間。

細心觀察發現「達爾文鴕」

追隨自己內心的渴望,達爾文踏上了環球旅行。一路上,他細心觀察、善於思考。比如原本名不轉經傳的加拉帕戈斯群島,讓達爾文有了很多新發現,生態環境看起來相差並不大的群島中,每個小島上的物種都有著微妙的區別。比如當地常見的地雀屬,它們如此近緣,喙卻變化多端。這是為什麼呢?達爾文不停地思考。

在南美洲海岸上山騎馬打獵,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鴕鳥,比普通美洲鴕鳥更小,顏色更深,羽毛一直垂到腿上,開始他一無所獲,後來他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聖誕前夜,在「貝格爾」號的鍋裡有燉熟的鳥肉,吃完飯他猛地想到剛吃到的肉可能就是他非常渴望做標本的小鴕鳥。達爾文及時保住了那個鳥的頭、頸、腿、羽毛和皮膚,並送回給英國的亨斯洛教授。後來這種鴕鳥被命名為「達爾文鴕」。

五年時間裡,達爾文四次橫渡大西洋,探訪南美洲大陸及周邊島嶼,深入南太平洋,遠赴印度洋,並對沿途的種種生物、地質現象、民風民俗,以及當地的政治制度等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和記錄,同時帶回大量珍貴的標本。

進化論並不是達爾文第一個提出來的,但是達爾文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利用詳實的證據,綜合前人的觀點,最終發布了石破天驚的著作《物種起源》。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李崢嶸 教育碩士、金牌閱讀推廣人

編輯:毛夢囡

終審:尹宏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

相關焦點

  • 書薦丨《達爾文傳》:從平凡頑童到博物學家,達爾文教給我們:不要...
    《達爾文傳》[丹麥]漢娜·斯特拉格 著中信出版集團達爾文從未忘記小時候父親對他的呵斥:「你整天不是打獵、養狗,就是抓老鼠,你這樣會讓自己和全家人都丟臉的。」達爾文雖出生於名門世家,但童年的他並未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學過醫,當過鄉村牧師,曾想歸隱山野輕鬆度日。直到 22歲時,達爾文登上「貝格爾號」,開始了一次環球航海探險旅行,才真正激起了他對科學的興趣,這才有了博物學家達爾文。人類與大自然的聯繫越來越少,孩子們花在大自然中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閱讀達爾文,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
  • 男子撞臉達爾文 10英鎊紙幣上的博物學家活了!
    男子撞臉達爾文 10英鎊紙幣上的博物學家活了!時間:2017-03-19 18:52   來源:中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撞臉達爾文 10英鎊紙幣上的博物學家活了!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跟明星長得非常相似,而那張明星臉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還原度都非常高。近日,就有人在英國發現了一位當代達爾文。
  • 最熟悉的陌生人: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說了啥?
    紈絝逆襲:天才曾經是不學無術的少年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出身名門,家學淵源,祖父是赫赫有名的醫生和博物家,父親繼承衣缽也是一名醫生,而母親是科學團體的成員。「貝格爾號」航行路線沿途達爾文如饑似渴地收集一切能夠帶走的東西,包括動物、昆蟲、貝殼、不同沉積層的巖石樣本以及化石,這位年輕的博物學家工作起來非常有條理,他把所有的觀察結果仔細地記錄在航海日誌裡。
  • 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可能對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一無所知!
    紈絝逆襲:天才曾經是不學無術的少年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出身名門,家學淵源,祖父是赫赫有名的醫生和博物家,父親繼承衣缽也是一名醫生,而母親是科學團體的成員。「貝格爾號」航行路線沿途達爾文如饑似渴地收集一切能夠帶走的東西,包括動物、昆蟲、貝殼、不同沉積層的巖石樣本以及化石,這位年輕的博物學家工作起來非常有條理,他把所有的觀察結果仔細地記錄在航海日誌裡。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1831年12月,達爾文登上英國「貝格爾」號海軍勘探船,開始為期5年的環球航行考察,先後到達南美、澳大利亞、非洲等地。在此期間,他採集了大量動植物標本,重點考察了火地島、加拉帕戈斯群島等地的生物。1835年9月16日,時年26歲的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跟隨一艘名為「小獵犬」號的英國海軍測量船到達加拉帕戈斯群島。
  • 追隨本心探究自然奧秘,細心觀察發現「達爾文鴕」
    此行中孕育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思想,後世把此次航海稱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航海考察之一。但最初達爾文登上艦艇只不過是作為艦長的旅伴,父親甚至認為這次旅行純粹是浪費時間。從一個不被父親看好的頑童,追隨自己的內心渴望,找尋方向,勤於思考,達爾文終於成為改變世界的博物學家。
  • 達爾文人生的轉折點
    兩年之後,老達爾文終於明白無法讓兒子繼承衣缽,必須重新設計達爾文的人生。達爾文家族除了出醫生,還出律師和軍人,但是小達爾文顯然缺乏從事後兩種職業所必需的自律。老達爾文覺得當教區牧師是遊手好閒的人的最佳選擇,有穩定的收入,有體面的社會地位,而且有充裕的業餘時間讓達爾文做博物學研究。達爾文想想也是,當時許多博物學家的職業都是牧師。於是達爾文聽從父命,進了劍橋大學學神學。
  • 英國博物學家、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生平介紹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英語: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又譯達爾溫,英國博物學家、生物學家,達爾文早期因為地質學研究而著名,而後又提出科學證據,證明所有生物物種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
  • 從「超體」到老祖母,到底誰現出了猿形?1831年,達爾文上了賊船
    ——殷融《從猿性到人性》達爾文: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和博物學家作為一個文史愛好者和科幻迷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一涉及到科學著作,就實在有些枯燥乏味,雖然它的過去指向歷史,它的未來指向科幻,但它並不能生動有趣地為我解釋:為什麼達爾文那麼討厭孔雀?!這些天,偶然讀到了一本文史科學著作《從猿性到人性——生命史上最完美的劇本》,愛不釋手。
  • 「老遊評書」自然進化的拓荒之人 空前絕後的博物學家
    然而,當讀完《達爾文的故事:一個天生的博物學家和他的進化論》之後,才發覺無論是對進化論的發展史,還是對這位空前絕後的博物學家的科學貢獻,自己都所知甚少。在本書中,英國作者約翰·范維爾利用自己25年的專題研究,從達爾文的孩提時代到羽化西去,從開啟小獵犬號航行到對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傳奇研究,從他的婚姻到日常生活和起居,從私人信件、手寫筆記、個人日記到偉大著作的出版,忠於史料並詳細地揭示了這位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科學巨擘的生活。
  • 達爾文生平
    1831年12月,達爾文登上了英國皇家海軍艦艇小獵犬號,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前往南美洲從事自然調查研究工作。最初他們在南美海岸調查,並多次進入南美洲西邊的加拉巴哥群島,經過太平洋到達紐西蘭、澳大利亞及南非,然後又回到南美洲,直到1836年10月才回到英國。 對於達爾文來說,這段經歷是他受到的「第一次真正訓練,或者說思想教育」。
  • 達爾文環遊世界發現之旅
    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於1831-1836年間乘坐「小獵犬號(Beagle)」做了一次環遊科學考察,根據他對地質結構、動植物形態等的觀測結果
  • 達爾文誕辰200周年 媒體總結你所不知的達爾文
    在他父親的眼裡,達爾文非常懶惰,父親曾表示,除開射擊、養狗和捉老鼠外,其它事物完全不能引起達爾文的興趣。」  3.曾經有一段時間,達爾文在他父母的堅持下,立志成為一名醫生,但是由於他害怕看到血液,因此考慮放棄。  4.最終,達爾文獲得了劍橋大學神學學位。  5.達爾文喜歡進行收集,尤其是收集甲蟲。
  • 世界史:「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
    這時,一位學生模樣的青年大步流星地趕來,他就是船長邀請來參加遠洋考察的博物學家查理·達爾文。達爾文於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國希魯茲伯裡小鎮上的一個名醫家庭。他從小就接受學校的正規教育,但他不喜歡那些高雅的經典名著,卻用百倍的精力去觀察大自然,觀察各種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他還非常喜歡動手做實驗。一次,他在學校裡做化學實驗,校長發現後,立即把他叫到辦公室。
  • 帶你走進一個低顏值的達爾文
    達爾文的長相從小就令人不敢恭維,但是他並不把這當回事兒,始終保持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常常陶醉在豐富的動植物世界中達爾文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醫生,都希望達爾文將來繼承祖業。16歲時,達爾文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可是,達爾文無意學醫,經常到野外採集動植物標本。
  • 達爾文之光——達爾文首先是地質學家
    自然而然,一般人心目中的達爾文,當然是偉大生物學家的形象了。 此外,由於他自小就痴迷於收集昆蟲標本,尤其是在劍橋大學讀書期間,更是迷上了甲殼蟲;因此,他作為昆蟲學家的名聲也很大。 圈子裡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有一次,達爾文走在路上抓到了兩隻過去不曾見過的甲殼蟲,即新的種類,便抓到後一手握著一個。
  • 達爾文是怎麼發現進化論的?
    1831年,達爾文剛從劍橋大學畢業,他受到「小獵犬號」船長菲茨羅伊的邀請,作為博物學家,參加環球考察航行。經過五年時間的考察,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理論,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進化論。只不過在這次考察結束20多年後,達爾文才將這一理論通過《物種起源》發表。
  • 達爾文是怎麼發現進化論的?
    1831年,達爾文剛從劍橋大學畢業,他受到「小獵犬號」船長菲茨羅伊的邀請,作為博物學家,參加環球考察航行。經過五年時間的考察,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理論,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進化論。只不過在這次考察結束20多年後,達爾文才將這一理論通過《物種起源》發表。
  • 國家地理 達爾文的演化遠徵 中文字幕
    Beagle)環遊世界的五年之中,達爾文只在加拉巴哥群島待了五個星期。有別於一般的看法,他最大的頓悟並不是發生在加拉巴哥群島上,其實是原自多年在南美洲野地探險的經驗,當地的森林成為達爾文信仰的教堂。在這個從沒見過的世界裡,達爾文的感官被充滿生命的環境淹沒,但他的發現,卻使19世紀的博物學家感到困惑。
  • 達爾文的進化路
    回到英國後,鳥類學家兼畫家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為「小獵犬號」帶回的鳥類標本製作詳細圖解時才發現,達爾文眼中的「蠟嘴雀」,其實屬於不同的雀科種類。從古爾德的工作中,達爾文這位自學成才的博物學家逐漸明白,雀科鳥喙的大小是經過幾代改變,才得以適應不同島嶼上植物種子和昆蟲的體積差異的。1839年,達爾文回到英國後,發表了《小獵犬號航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