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遊評書」自然進化的拓荒之人 空前絕後的博物學家

2020-10-07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撰寫 | 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 遊蘇寧

稍有科學常識的人,對查爾斯·達爾文都不陌生。學醫出身的筆者,自以為對他非常了解。然而,當讀完《達爾文的故事:一個天生的博物學家和他的進化論》之後,才發覺無論是對進化論的發展史,還是對這位空前絕後的博物學家的科學貢獻,自己都所知甚少。在本書中,英國作者約翰·范維爾利用自己25年的專題研究,從達爾文的孩提時代到羽化西去,從開啟小獵犬號航行到對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傳奇研究,從他的婚姻到日常生活和起居,從私人信件、手寫筆記、個人日記到偉大著作的出版,忠於史料並詳細地揭示了這位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科學巨擘的生活。《物種起源》的撰寫與出版無疑是達爾文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他討論的是所有物種而非任何一個特定物種是如何起源,並且明確指出,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的起源和歷史終將得以闡明。他設法詮釋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基礎模式,提綱挈領地將所有的「科」「屬」「種」在一個美麗而簡單的系統中聯結起來,正如所有生命都系統地通過一棵枝椏眾多的大樹聯繫起來,達爾文稱其為「通過自然選擇以修正血統的理論。」本書並非科學史家通常所寫的那種學術著作,它是一本將科學史、達爾文本人及進化論介紹給廣大讀者的科普圖書。在這本內容引人入勝、印製精彩紛呈、裝幀優雅不俗的書中,通過優美的文字與珍貴稀有的圖片,為我們全方位展現出這位不可思議的人中騏驥的精彩人生。

自然進化的拓荒之人

達爾文是一位天生的博物學家,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國一個富裕的紳士之家,其父親是內科醫生和金融家,祖父為著名的哲學家和詩人。從孩提時代起,他並非循規蹈矩的學生,覺得在學校學習古希臘和拉丁典籍完全是浪費時間。他更喜歡與哥哥在家裡一個花園棚房裡建立的「實驗室」中學習化學,他們一起通過混合、煮沸、分離和結晶等方法探究多種常見物質的化學組成。通過這些操作和對化學書籍的仔細研讀,達爾文習得了科學實驗的基本原則。他後來回憶道:「化學是我在學術上受到的最好教育,因為它向我展現了實驗科學的實際意義。此外,他很喜歡鄉間野外運動,例如騎馬、狩獵、釣魚和獨自散步。1825 年,年僅16歲的他就開始在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但他非常不喜歡學醫。1931年,他從劍橋大學畢業後,作為一位能力可期的博物學家,受邀登上了小獵犬號,開啟了長達5年的環球航行。他不擅長語言學習,不會法語和德語發音,在探險航行過程中基本都在使用西班牙語。達爾文在眾多領域都技能高超且秀出班行,他的閱讀、收集、解剖、描述與編目分類技能都非常傑出。他的工作包羅萬象,從珊瑚蟲的顯微觀察到整個大陸的地質史的調查與重建,再加上他具有環遊世界的經歷,意味著全球生物的分布都讓他盡收眼底。

此次環球之旅中,在具有傳奇色彩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經歷更為大家所熟知,他們在那裡停留了5周,船員們繪製的一系列海圖到百年之後還在被使用。他始終對科研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很高的參與度,從而奠定了他畢生的探尋之路。縱觀其一生,為探究自然奧秘投入近乎童稚般的熱情,他具有兩個終生不變的性格特徵:謙虛誠懇,對於理解事物運行原理有著永不滿足的好奇心。達爾文從看似微小卻平淡無奇的現象中搜尋原因,以解開重大自然之謎。他發現以狩獵採集為生的野人像動物一樣蜷曲在地上睡覺,這一情景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最終使他相信人類身上有著不可否認的動物性。文明雖與他眼前的野蠻有天壤之別,卻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消失。人類之間的差別竟然這麼大,當時他身邊既有實實在在的野蠻人,也有最富教養的英國上層紳士。在1837年宣讀的論文中,達爾文首次公開表達了他對物種起源的興趣。到1845年,其觀點才逐步趨於成熟。1846年末,他基本完成了長達10年的項目,將他在小獵犬號航行期間的經歷、理論和採集的標本撰文發表。

空前絕後的博物學家

本書作者範維爾是全球著名的科學史學家,「達爾文在線」的創始人和總監。眾所周知,達爾文是偉大的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和博物學家,是進化論的奠基人。他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的生物進化論學說,徹底改變了人類對生命起源的認識。在範維爾筆下,忠實記錄了進化論被揭示的過程,其真正歷史與多數人熟知的版本大相逕庭。作者藉助於諸多珍貴的史料和插圖,將達爾文的經歷和他對自然現象的研究生動地重現於讀者眼前。他基於自然選擇的進化論,在當時令人震驚並引起爭議,回溯該理論從提出至今逾百年的發展史表明,它始終是生命科學的基礎。此次為期5年的航行中,達爾文大約有1162個夜晚是在岸上露營的,僅有579個晚上在船上度過。他收集了數千種標本,有化石、花卉、真菌、鳥類、蜥蜴、老鼠、蝴蝶、魚類、變形蟲、藤壺、蝙蝠和青蛙等,包括鳥的胃和齲齒類動物口中的寄生蟲,幾乎網羅了所有的現生物種。他還對其進行了檢查、解剖、標本填充、挑選、記錄及編目。他曾經一天捕捉到68個不同種類的甲殼蟲。他測量出巨型陸龜的移動速度為每10分鐘54米。

他對蚯蚓的研究證實,蚯蚓的行為對土壤有著巨大的價值,通過掘穴使得土壤更加肥沃和透氣,從而能吸收更多的水分,有助於植物根系的生長。其插圖最多的著作是《小獵犬號之旅的動物學》,共有166幅,其中包括82幅彩色的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插圖。達爾文對植物的卷鬚十分著迷,總計研究了超過100種攀緣植物。他的研究方法,既讓不可見的東西變得可見,並通過揭示微小變化如何累積產生了重大變化,來解釋表面上看起來無法理解的事物。在關於蘭花的研究中,他第一次詳細地闡述了自然選擇的力量,複雜的適應性確保了花朵能夠被不同的植物體授粉。他發現自然選擇可以用於解釋極小的花朵中那些微不足道的曲線和形狀,從而以合適的結構來為昆蟲做導向,指引著它們進入正確的位置,進而使花粉塊能夠在昆蟲通行途中附著在其身上,並且能夠接受到訪昆蟲所帶來的花粉。他採集的標本和所撰寫的論文證明他是一位具有傑出素養的博物學家,他被人喜歡不只是因為他風趣幽默和樂觀的性格,還因為他的才華和能力,而且從來沒有高傲和令人討厭的野心,畢生都是一位具有紳士風度的科學家。

熠熠生輝的不朽理論

回眸史冊,每門科學史都顯示出,最偉大的進步時代並非那些對客觀事物的新發現層出不窮的時代,而是那些使已有的事實能夠被整合併歸納為普遍原理的新思想誕生的時代,並將對後世的探索給予新的方向。達爾文從宏觀視野上研究他的物種理論,這對我們理解地球上生物存在方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們絕對無法相信《物種起源》會永遠地改變世界,該書的全名為《論藉助自然選擇方法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種族的物種起源》,於1859年11月出版,爆發了一場關於科學與宗教的偉大爭論。達爾文並不十分在意他的理論能否被大眾接受,他最關心的是相關知識領域科學家們的觀點。本書出版10年後,大多數科學家都接受了達爾文的觀點。達爾文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地球上生命的理解,他最為人所銘記的是他基於自然選擇的進化論,一個已經成為生命科學統一基本原則的偉大綜論。他認為,不僅人類自己起源於更早期的動物物種,而且所有現在和曾在地球上存在過但已滅絕的生物,不管成功還是失敗的後代,都是具有同樣簡單的繁殖過程的生物。

達爾文從對動植物習性長期持續的觀察中,欣賞到隨處可見的生存鬥爭。受到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啟發,他想到一定是那些有利的變化傾向於被保留下來,而不利的則會被毀滅,其結果就是形成新的物種。生物的數量能年復一年地保持基本穩定,唯一的解釋就是絕大多數後代都活不到繁殖的那一天。他在《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一書中,用人和其他動物之間的相似性、胚胎發育的相似性、人類不再有實際功能的殘留結構三個方面,以壓倒性的證據闡述了什麼是人類,以及人類從何而來,證明人類最終還是那個要吃、要睡、會殺戮,也會相互傳染疾病的動物。作者非常遺憾地指出,迄今很多人並不理解達爾文的成果,解釋複雜的基因不一定有助於理解進化論的基本事實。生物個體間微小的自然差別,事實上就是我們需要理解的進化論的全部。迄今為止,人類祖先的發現最令人激動和興奮,而對於這一切,達爾文厥功至偉。

編輯:孫陽鵬

排版:劉凱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0年18期第23版

相關焦點

  • 《動物森友會》之十大「細思恐極」
    動物森友會》發售有 20 多天了,各位島主們想必也已經從最初的「白手起家開山拓荒」進化到了「安穩度日炒股致富」的階段,稍微努力點的話備不住都已是千萬富翁了。雖說「動森」打造的是一種「田園牧歌」的休閒生活模式,但在這個看似安寧祥和的小島上,卻有著種種不能去細想的設定。這次我們就篩選出其中 10 條最有代表性的「細思恐極」細節與島主們分享,一同來感受一下可愛清新外表下的「陰暗恐怖」吧!
  • Evologie「進化論」打造素顏之美
    因此面部肌膚缺水是一個緊急信號,此時應當給予肌膚最溫和、最精準的護理,給大家推薦Evologie「進化論」的產品,一個精準護膚、打造科技護膚之美的品牌。Evologie「進化論」的核心技術體現在再生法則,通過科技成分的有效配比,進行精準的調配,打造精準、高效且有效的3R護膚配方。
  • Evologie「進化論」科技護膚之光
    雖然大家提起護膚品,更多的是想到蘭蔻等一些大牌產品,但是其實護膚的最大誤區就是人云亦云,隨大流真的不是明智之舉,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不能因為一個產品推薦的人多、價格高漲就一味跟風種草,到手才發現它根本解決不了自己的肌膚問題,反而是被營銷號割韭菜。
  • Evologie「進化論」
    Evologie「進化論」是精準科技護膚品牌,倡導科學護膚,致力於用精簡有效的配方,降低對肌膚帶來刺激的同時增強肌膚自愈力,精準修復肌膚問題。Evologie「進化論」致力於運用科技智慧,打造肌膚的生態美學,構建肌膚的生態養護世界。
  • 「老遊評書」科學計量的全面普及 學術精英的修煉指南
    林墨由一群從事科學計量研究並滿懷科普熱情的青年才俊所組成,他們懷揣「讓科學家更懂自己」的夢想,以微薄之力向學術界普及科學計量知識,以便讓更多人具備計量智慧、恰當使用科學計量指標、更了解科學家群體。他們一邊利用業餘時間講科普故事,一邊互幫互助,分享科研數據,打磨彼此文章。2016年7月30日,林墨公眾號上線了首篇文章。回眸林墨成長的歲月,無數人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色給予他們鼎力支持與無私幫助。
  • 「老遊評書」人類進化的艱辛之旅 基因揭示的漫遊地圖
    動起來更是攝人心魄在很多不熟悉她的人看來震驚之餘「如果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活不出想要的自己,不行,我要做一個很酷的人。挫折也讓人更勇敢這樣漂亮小姐姐誰不愛?
  • 達爾文進化論真的「反智」嗎?又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
    科學家把它定義為——「一個種群內基因頻率的變化」。自然選擇的過程,需要三個條件。第一,最初的種群必須有差異性。比如,種群中的老鼠,必須有不同的毛色。如果沒有淺色老鼠,自然也無從選擇。第二,差異性的一部分必須源於基因的改變,也就是說,差異性必須要有遺傳基礎。
  • 日本「世界自然遺產」攻略:4個美如仙境的世界自然遺產
    我們經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這幾個字,民眾對於世界自然遺產僅止於文字上的理解,其實世界遺產是由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根據國際公約條款所登錄,主要是要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價值的自然或文化,並分有「世界文化遺產」跟「世界自然遺產」兩種。
  • 自然博物學家-喬治.居維葉
    喬治.居維葉(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年8月23日-1832年5月13日),法國自然主義者、動物學家和博物學家
  • 《博物學家的神秘動物圖鑑》——關於神話動物的前世今生
    這也凸顯了龍與路西法——宗教上的光之使者和地獄之主人的相似性。與龍作戰,就是與惡魔作戰,所以聖者與騎士才要將它們趕盡殺絕。獨角獸一直是聖潔的象徵嗎?維吉爾在《農事詩》中寫到了獅鷲與母馬的愛,十六世紀時,《瘋狂的羅蘭》的作者阿里奧斯託寫到:「母馬同獅鷲交合生出了它。從父親那裡,它繼承了羽毛、翅膀、前足、腦袋以及爪子。它其他的部位都長得同母親一樣,它的名字叫作駿鷹。」所以這是一種與馬相近而不是與獅子相近的動物。
  • 南京萬科「光年系」| Halo,進化中的城市
    處於「上升期」的南京在城市進化的大浪潮之下,正成為一個發光體,煥生出令人振奮的未來。城市進化的複合多樣必然開啟不同於前的生活方式,而要打動人心,精神上的志同道合,比任何浮於表面的認同,來得更加真摯。因此,誕生了南京萬科「光年系」,為一座勃發而上的城市,也為一種無限生機的生活。什麼是光年?
  • 蜘蛛如何「御電而行」?
    1832年,達爾文正在「小獵犬號」上擔任博物學家。一日,他在甲板上發現了件怪事——一夜之間,甲板上多了上千隻小紅蜘蛛。此時,「小獵犬號」距離海岸足足有60英裡,蜘蛛是怎麼過來的呢?一個自然的想法,便是認為蜘蛛靠著海風,「御風而行」,抵達船上。
  • 「數碼寶貝 最後的進化」發布終極預告
    「數碼寶貝 最後的進化」發布終極預告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神魔之塔》「背城之旅龍.藍託」戰慄級任務展開 競技場「朗傑...
    此外,競技場角色「見習魔導士.朗傑」即將開放進化成火屬性的「顛世的魔音.朗... 《神魔之塔》16.0 版本即進踏進第六週,營運團隊宣布「背城之旅龍.藍託」即將壓軸出場,為召喚師帶來「巨龍的追憶」戰慄級任務。此外,競技場角色「見習魔導士.朗傑」即將開放進化成火屬性的「顛世的魔音.朗傑」。
  • 「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正式定檔發布預告片
    「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正式定檔發布預告片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為什麼很多人說「自然吸氣發動機」可能會被淘汰?
    在物體質量不變的前提下,輸出馬力越高則物體移動速度越快,車輛的加速能力自然會越強且車速更高。所以優秀汽車是需要大馬力的,但是不同的類型的發動機提升馬力的方式存在很大差異,其中水平最差的是自然吸氣機型(下文簡稱NA)。
  • 「老遊評書」學術評價的條分縷析 科學之路的進階寶典
    其作者是一群從事科學計量學研究並熱衷科普事業的青年才俊,他們以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決心,立志通過自己的公眾號向普羅大眾普及科學計量學知識,以便讓更多人具備計量智慧,恰當使用科學計量指標,更全面了解科學家群體。本書是編者從「林墨」公眾號已發表的文章中精選出近百篇佳作結集成書,奉獻給立志於獻身科學者作為入門指南和進階寶典。
  • 遊戲王DT系列主題卡組故事:神之假身的接觸與「機殼」的啟動
    「靈獸的騎襲」<霊獣の騎襲>「騎襲」=奇襲。卡圖中,「聖靈獸騎 火獅」和「邪龍星-睚眥」在「自然的神星樹」的樹冠上激戰,周圍還有許多打醬油的「影依」怪獸。然而,在「影牢之咒縛」的卡圖中出現過的黑影卻當著「薰風的神裔 皮莉佳」的面拐走了「聖靈獸騎 川豚」。「靈獸使 蕾拉」「騎」著「精靈獸 火獅」去「襲」擊敵人,倒頭來是自己人被奇襲了。
  • 解密古埃及「荷魯斯之眼」
    現在左眼被奪走了,月亮神騷特自然要出手相助。在一個月圓之時,荷魯斯在月亮神的幫助下,經過殊死搏鬥,終於打敗了塞特將左眼奪回。何魯斯將這隻失而復得的眼睛獻給了父親、冥神奧西裡斯。 「荷魯斯之眼」能夠辨別善惡、捍衛健康與幸福的護身符,是埃及人信奉的最有魔力的闢邪與祝福好運的護身符。
  • 「太空時代」的設計
    例如:基於對美國大眾文化產品的研究,而在英國興起的「波普運動」;試圖顛覆資本社會傳統利益語境的義大利「激進運動」;隨著加加林登月悄然而至的「太空時代美學」;以原始自然為靈感的「嬉皮士風」。處於新意識形態語境下的人們自然不會滿足於「舊」的、過去的或是說被認為「過時」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