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許多地方都流傳著「瘋婆婆」的傳說。「瘋婆婆」是河北保定地區高陽人,據說她常常一個人四處飄蕩,邊走邊唱著「順口溜」。起初人們並沒有注意她嘴裡哼唱的是什麼,後來人們發現,她唱的「順口溜」居然是一種神秘的預言。傳說她所哼唱的預言有很多已經應驗,比如:「樓上樓下,燈頭朝下」,意思是高樓大夏出現了,人們已經用上了電燈。雖然「瘋婆婆」故事只是坊間傳說,但在某種意義上證明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民間曾經出現過各類能預測未來的神秘人物。我國古代北宋時期就出現過能預言未來的奇人——邵雍。
在我的《數點梅花天地春,《梅花詩》預言了什麼》一文中,我們已經熟悉了邵雍,且已把《梅花詩》第一首喻義向大家做了解釋。接下來我們在解讀《梅花詩》第二首,看看邵雍在其中預言了什麼。(如果想了解《梅花詩》全詩,請查閱我的文章。)
《梅花詩》
(二)「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瀰瀰。」
「湖山一夢事全非」, 湖山為湖光山色,即美好的宋室江山。此文隱喻:平日耽於逸樂,不理朝政,不管江山的昏君,懵懵懂懂中,一夢醒來,大局已變,江山不保。
」再見雲龍向北飛」, 欽宗繼位後,立即誅除奸臣,力圖振作,但金寇深入中原,大勢已去,宋軍無力回天,但求議和,議和不成,徽、欽二帝被俘,宋都南遷,北宋滅亡。
"三百年來終一日", 宋朝傳承三百年後,終有滅亡的一天。「終一日」同時隱喻:宋室將告終於一位有日為名的皇帝,正是末帝趙昺,亦稱昺帝。
"長天碧水嘆瀰瀰", 宋朝最後三位幼帝,同為宋朝十五主度宗所生,元滅金後,大舉南侵,第一位幼帝被逼到海邊被俘。第二位被逼到外島,驚悸而亡。第三位趙昺,為陸秀夫背負投海而亡。
第二首詩預言:宋朝傳承三百年後將滅亡。其中北宋亡於二帝被俘,一去不回。南宋滅於三幼帝,逃到海邊而亡。
《梅花詩》第二段不知道邵先生是什麼時候寫的,但邵雍先生去世時間是公元1077年,而1077年正是農曆丁巳年(蛇年),北宋熙寧十年。據此猜測,這首《梅花詩》顯然是寫於北宋滅亡之前。問題又來了,既然「梅花詩」已經預測到了北宋滅亡,那麼為什麼沒有引起當時政權的注意呢?預言,不是「勿謂言之不預也」,這是已知警告未知。而預言是未知言未知,且預言又是悖論。如果提前做好防備了,並且成功阻止了預言中發生的事,那還有現在的預言嗎?恐怕連現在的時空都要更改吧。
在邵先生那個時代,這首《梅花詩》的解釋可能是與現在截然不同的意思;這就好像歷史是個小姑娘任由後人打扮一樣,彼時境界言它時,今時意境論今昔。
如果您喜歡請關注後續《梅花詩》預言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