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改編自藍色獅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的是錦衣衛官二代陸繹和六扇門小捕快袁今夏,兩人在一起辦案的過程中,一邊瓦解奸佞的黑暗勢力,一邊談情說愛發狗糧。
原著節奏緊湊、情感細膩、情節跌宕,探案過程不拖泥帶水,拋去結尾有些倉促之外,算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所以影視化之後受到了一定的期待。
電視劇版目前已經收官,豆瓣目前評分7.5,這個分數在國產劇中還是不錯的,一度讓人以為是一部高質量的改編劇。
但劇情注水、特效五毛、道具簡陋等等一系列問題,讓原本期待很高的劇質感盡毀。改編之後擴充的原創情節,徹底暴露了劇情邏輯漏洞。
比如陸繹和袁今夏在船上時,丟失了送給達官的生辰禮物,小說中對這一事件的描述非常簡短,可電視劇為了湊時間,將半集就能講完的內容活生生擴充成了兩集,劇情拖沓冗長。
編劇還開了條原創支線情節,就是在烏漆墨黑的海上,碰到了一艘幽靈船。幽靈船?14年前《加勒比海盜》系列開始,被翻來覆去玩爛了的梗,老梗新寫不是不可以,但是至少有改頭換面的創新能力,或後期特效是否能夠達到驚豔的程度。
在追查倭寇的過程中,發現這些人正在研製一種藥,可以令人喪失理智變成狂人。這些狂人不攻擊彼此,他們只攻擊未感染者,躲避的方法竟然是在身上抹狂人們彼此熟悉的味道,這個腦洞確實匪夷所思。
這是什麼梗?生化危機的殭屍梗,如果不能超過《溫暖的屍體》對愛情的描述,達不到《行屍走肉》對人性的剖析,還不如老老實實多發點狗糧。
在人設上,除了主CP討喜以外,其他配角並沒有多大出彩之處。為了給男女主的情感創造波折,烘託出男主人設的高大可愛,非要把男二寫的和沒有智商的巨嬰一樣,各種無理取鬧且情商為零,這樣的男二有競爭資格麼?
此外劇中的特效也是一大槽點,說是五毛錢特效可能還有些多了,也就一毛的程度。
男主在皇宮內陪皇上打捶丸時,身後的城牆背景簡直和照相館裡面拉出來的幕布一樣,也太假了點,旁邊站著的兩個守衛NPC目光呆滯,在畫面中顯得異常突兀,如果不是他們的衣擺被風吹動的話,觀眾可能會懷疑這倆人也是P上去的,傳說中皇城的威嚴呢?群演的職業素養呢?
船上的場景也是摳圖感強烈到讓人窒息,整個船看起來就像是二次元中的一樣。狂風暴雨時,船身連一點晃動的跡象都沒有,只能靠演員在船上自行搖擺,不知道是該誇讚這艘船的質量過硬,還是該表揚演員的演技撐起了劇情。
情節也不行,特效也不行,在副線劇情拖沓注水,主線故事也略微狗血的情況下,為什麼觀眾還能看得津津有味?我想,唯一能夠撐起這部劇的也就剩下兩位主演了。
男主陸繹,大明錦衣衛,狂拽酷炫屌炸天,口嫌體正直。
女主袁今夏,六扇門小捕快,活潑可愛,喜歡碎碎念。
兩個人一邊辦案一邊彼此了解互相傾心,其實就是古代版的辦公室戀情,刑警大隊長 vs 派出所片警。
女主的人設很有新意,有靈氣少女感十足。表面上一副貪財好色的嘴甜,還是經常抱大腿的馬屁精。實際上遇事絕不拖後腿,有腦子,有謀略,有膽識,從來不與其他男人搞曖昧,對男配角有多遠躲多遠,這樣的人設確實很討喜。
譚松韻飾演的袁今夏古靈精怪是比較難駕馭的,演不好就會覺得尷尬,她的表演簡直就是最好的教科書,自然而不做作,各種小表情、小動作活靈活現。無論什麼時候都會由衷地散發出真正的可愛,而不是所謂的裝可愛。
而任嘉倫飾演的男主陸繹,估計是很多人追劇的唯一動力吧?
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男主陸繹的:陸繹應該是肖似其母,威武不足而俊秀有餘,唯獨那雙眸子酷似其父,神色間波瀾不驚,與年紀不大相稱的沉穩,又多了幾分清冷。
換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長得漂亮,任嘉倫在氣質和外形上恰恰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都說外看「演技」,內看「眼技」。看一個演員的演技如何?主要在於眼神的詮釋。
眼神的演技是最考驗演員演技的,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很多時候我們在沒有語言和肢體外在的表現時,眼神就是最直接的情感表達。
任嘉倫將人物的冷酷、悲傷、憤怒、驚訝、高興等各種情緒表現的淋漓盡致,靠眼神就能演繹出無數情緒變化。
早期的陸繹霸道高冷,不近人情。這種角色其實特別難演,演的太「過分」,就會顯得油膩,演的太「收斂」,會直接演成了面癱。而任嘉倫通過細膩的微表情和生動的眼神變化,演活了陸繹這個角色。
在短短1個小時之內可以看到陸繹從22歲、到15歲,到13歲,到8歲的一個逐步變化的過程。通過不同的眼神轉換,每一個時期都很有辨識度。
15歲時的少年,防備心很強,有心事話不多,手中的繡春刀是他最重要的物品;
13歲的小少爺,雖稚氣未脫,但已經歷喪母之痛,對有關於有著母親記憶的手鍊格外重視;
8歲時的小孩子,生活無憂無慮,撒嬌賣萌、噘嘴、搓手手等小動作,害怕打雷時會求助別人。
任嘉倫的微表情控制真的很到位,他的臉部特寫是一種資本。霸總人設年少有為的錦衣衛就應該是這樣沉穩中有一點狂拽,正義中有一點陰狠,囂張中有一點惡趣味,淡漠中又有一點溫柔。
對於古偶劇來說,男女主之間是否有CP感格外重要。
很多言情劇中都喜歡用霸道總裁人設,或是男女主身份相差懸殊,但只要談起戀愛就可以完全拋棄自己的身份,完全脫離了正常邏輯。
《錦衣之下》的男女主,雖然也有霸總人設,但劇中的上司就是上司,下屬就是下屬,他們之間的身份一直很明確,這一點很符合邏輯。
女主就像是萬千社畜中的一員,對老闆的彩虹屁隨時輸出,但工作時也絕不馬虎。她從沒想過要靠男人上位,也不會放過任何升職加薪的機會,該要的一定不會放棄,不該要的也絕不多想。
而男主對女主動心後,也沒有立刻拋棄自己的身份和驕傲,而是默默的關心和暗示女主,儘量多的製造兩人的相處機會。
男女主氣場相投,同框即是撒糖,隨便一句對話、一個對視,就能碰撞出各種粉紅色的小火花。劇中沒有壁咚、沒有強吻,卻能通過他們之間的各種細節、動作、眼神,撩撥的人心神蕩漾,有著溢出屏幕的濃厚CP感。
再尷尬的臺詞,再注水的劇情,在他們出色的演技中都成了浮雲。扭轉了劇本的局限,使人物能夠獨立閃光。演員憑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力挽狂瀾,才令人物有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讓觀眾將注意力不用再放到稀爛的情節中。
一部劇是否優秀,骨在劇本,魂在演員,演員演技是是整部劇的靈魂,服道化決定了皮相美醜,後期特效則是錦上添花,有時候即使劇情、特效等都不合格,選對了演員可能也會扛起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