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土星最大的衛星,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同時擁有稠密大氣層和液態海洋的衛星。因為同時擁有大氣層與海洋,被冠以可能擁有生命的衛星的猜測。也被稱為「泰坦」。
泰坦比水星和冥王星大,土星的泰坦衛星是除了地球和火星外,唯一同時擁有堅實地表和濃厚大氣層的星球。如果泰坦不是繞其他星球的軌道運行,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把泰坦稱為一個活躍的行星。我們知道一旦說到泰坦,就會非常興奮,它就像是一個謎,隱藏在它迷霧重重的大氣層中。
卡西尼號探測器證實泰坦被橘色濃霧層包裹。實驗室測試表明,被橘色濃霧層包裹的原因可能是,45億年的陽光照射導致氮氣層和甲烷層發生化學反應。卡西尼號的相機透過薄霧只能看到一部分泰坦的面貌,斑駁的地方看起來很像陸地和海洋。在抵達泰坦之前,所擁有的圖片表明,泰坦是一個漆黑,可怕,寒冷的星球,宛如暮色下的地球。
2004年的聖誕節卡西尼號開始了它的旅程,人類之前從未企圖登陸這麼遠的星球,直到惠更斯號探測器最終到達泰坦星。歐洲任務控制中心接管了它,探測器以每秒6千米的速度衝進泰坦大氣層,當探測器減速時,探測器周圍發出紫光,在探測器剛開始降落的80英裡的過程中,除了霧霾以外看不見任何東西,當接近泰坦星表面大約3萬米的位置時,地表特徵開始透過霧霾顯露出來。逐漸地,右邊的丘陵景觀呈現眼前,這些丘陵由小的深色的凹槽分割開來。這表明,在過去的某個時間裡,那裡曾經下過雨。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泰坦的很多地方都使人感到熟悉,這些都是從軌道上所看不到的圖片。特別像地球上乾涸的土地。還有那些樹枝狀的引流結構,這些結構看上去像是地球上可能出現的河流系統。
惠更斯著陸在泰坦上之後,直到沒電停止工作之前,它發回了幾百張圖片。探測器在河床附近著陸,照片顯示河床上散落著圓形的鵝卵石,那些鵝卵石顯示出這些小石頭或是冰粒,在過去某個時刻被河流衝刷過。科學家們表示,泰坦衛星大約200華氏度,比乾冰的溫度還低。由於泰坦的表面溫度如此之低,事物和其表現出來的都不一樣,泰坦是個有液體的世界,區別在於種液體並不是水。而是液態甲烷。
有趣的是,泰坦上的雨是液體甲烷滴落到冰的表面上,它落下後直接進入到冰體,消失在冰裡面。甲烷液體浸入冰中就像是地球上的水滲入土壤。何其的相似!
除了液態甲烷以外,科學家們還在泰坦衛星發現了乙烷,一種稍微複雜的碳氫化合物,還有一些丙烷等等。利用高科技又進行了溫度探測,發現泰坦衛星的溫度很低,平均溫度在-183度左右。了解了整個星球之後也並未發現液態水的存在,再加上它並沒有磁場的保護,所以它現在肯定是不適合生命居住的。
但是,科學家們還在星球上發現了整片的湖泊甚至是海洋,與此同時還發現了與赤道接壤的大片泰坦星是被沙丘覆蓋的沙漠,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太陽系七大奇蹟之一!無窮無盡的大沙丘海與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沙丘的大小和規模完全相同,有些區域除了幾百公裡的沙丘外什麼也看不見。這些能說明什麼呢?說明它在未來還是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地球的!
科學家們通過各種分析與計算發現土衛六目前的狀態其實與早期的地球非常接近,也許未來很有可能會誕生生命!
總結:當今世界還有很多科學未解之謎存在,僅憑猜測我覺得很不契合實際。只有等人類能真正登陸哪些星球,找到實際的生命體,一切疑團都會解開。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幫忙來個三連鼓勵哦,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