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珠峰新「身高」如此難測?院士帶你了解「海拔高度」的這些冷知識

2020-12-06 文匯網

作為世界最高峰、「地球第三極」,珠峰高程測量不僅是測繪領域的大事,也是公眾關注的熱點。

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影響,青藏高原屬於全球板塊運動劇烈地區之一,珠峰也處於整體隆起和漂移狀態,獲得珠峰隆起的具體數值一直是地球科學工作者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同時,珠峰高程測量數據可為研究青藏地區板塊運動、冰雪消融和環境變化等提供重要參考。精準的珠峰高程測量成果不僅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體現,更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和社會效益。

我國第三次珠峰高程測量使用了多種技術手段,包括水準測量、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主要包括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我國的北鬥)測量、三角高程測量、航空與峰頂重力測量,以及雪深雷達測量等。這樣的安排不僅有利於不同測量手段結果間的檢核,更是為了綜合不同觀測技術以提升高程解算結果精度。

不少公眾也許會問,既然有了全新的GNSS測量,為何還需要傳統的重力測量?珠峰高程測量究竟有多難?不妨讓我們從頭說起。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後,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來源:新華社

身高起算的「大地水準面」

高程可通過不同測量方式得到,包括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GNSS測量技術等。但無論使用哪一種技術,重力測量對高程結果的最後確定至關重要。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得從高程的基本定義出發。

何謂「高度」?比方說,一塊紀念石碑上刻著珠峰高度8844.43米,這是2005年我國官方發布的「珠峰高度」值。「高度」是通常的說法,或者是口語的叫法,「高度」的專業稱謂是「高程」,是指地表點沿鉛垂線方向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又稱「海拔高」或「正高」。

這裡有一個「大地水準面」的概念。它指與平均海水面重合,並延伸到大陸內部的水準面。大地水準面是高程的「起算面」或「基準面」,我們所說的「珠峰高度」就是相對於這個起算面的高度值。

大地水準面是有物理含義的。在這個參考面上,重力位是等值的,所以也稱為「等位面」。也有一種說法,「高程」是相對於平均海平面而言的,這就是它為什麼又被稱為「海拔高」的原因。

沿用至今的「國家高程基準」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十分精準的全球海平面模型,這使得全球高程系統的統一問題,一直是國際大地測量界的難題。各國採用區域平均海平面為基準定義「海拔高」。

我國在確定高程時,採用的是黃海平均海平面作為參考面。依據這個參考面,國家測繪主管部門發布了「1985國家高程基準」,一直沿用至今。它是依據青島驗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海潮記錄得到的海平面變化「平均值」,又稱為「平均海平面」。

珠峰高程就是峰頂相對於黃海平均海平面的高差。傳統的珠峰高度測量採用水準測量,也就是從我國青島水準原點開始,一路向西,就像測量樓梯臺階高度那樣逐段測量,一直測到珠峰,採用高程傳遞方法獲得珠峰高度。

但這種測量方式不僅距離長,而且路徑十分複雜,每次能測量的距離十分有限,這導致高程傳遞誤差大,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十分昂貴。在極寒、地形極複雜、極度缺氧的珠峰地區,用水準測量方法直接測定珠峰高程,還不具備應有的條件。

從多次珠峰高程測量來看,採用直接水準測量與測距高程導線測量,測得的高程僅到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海拔更高位置的測量使用的是三角高程測量技術。

理論上的「正常重力值」

在精密水準測量中,重力測量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知道,由於大地水準面存在起伏,導致重力位水準面也不是標準球面。在精密水準測量中,如果沿不同測量路線測量兩個水準點間的高差,這會導致得到的高差結果不一致。

在一個大範圍區域開展精密水準測量,如果不加入重力改正,這些測量成果不具備嚴密性,就沒有實用價值。通過水準點上進行加密重力測量,獲得水準點上的實測重力值,再利用相鄰水準點重力異常值與實測高差完成重力異常改正,通過在精密水準測量數據處理中加入正常水準面不平行改正、重力異常改正(統稱「重力改正」),獲得最終的觀測高差,用其進行水準網平差,推算水準點的高程值,這樣就能確保精密水準成果的科學性、唯一性和嚴密性。

另外,應該注意的是,地球並不是標準球形體,而是一個近似橢球體。為方便科學研究,歷史上德國科學家引入了一個理想橢球體來近似真實地球,又稱為「平均橢球體」或「參考橢球體」。

這個參考橢球體包含了地球所有質量,其面上的重力可通過理論模擬獲得,行業領域將這個理論模擬稱為「正常重力值」。也就是說,一旦確定了橢球面上某點位置,就可以知道該點的幾何坐標和正常重力值——參考橢球面是處理大地測量成果而採用的與地球大小和形狀十分接近並進行定位的橢球表面。

來自導航衛星的「大地高」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成功應用,為高程測量帶來革命性變化。在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中,我國高精度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GNSS技術測量的是衛星到地表測點的距離。由於衛星到地心的距離可通過確定衛星軌道得知,那麼就容易得到地表測點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這一距離又被稱為「大地高」。

通常大地水準面與參考橢球面並不重合,兩者存在一定差異,利用GNSS技術不能直接確定測點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也就無法測定「高程」或者「海拔高」。

利用重力測量,能夠得到珠峰地區及峰頂的重力值,在經過各種改正後(包括儀器零漂、地球固體潮、大氣壓力等,將峰頂點重力值歸算到大地水準面),我們就能得到大地水準面的重力值。結合參考橢球體面已知的「正常重力值」,就能得到大地水準面與參考橢球體面之間的重力差(通常被稱為「重力異常」),從而進一步計算得到大地水準面與參考橢球面間的距離——在珠峰地區,這一「高程異常」大約是-25米(負值代表大地水準面在參考橢球面以下)。

「新身高」精度將達歷史最佳

此次珠峰頂的定點重力測量和北坡1.25萬平方公裡的航空重力測量,將顯著提升珠峰地區大地水準面的精度,為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測量提供歷史最好的海拔高程起算基準。因此,這次珠峰高程測量的精度將達「史上最高」。

簡言之,珠峰高程的測量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珠峰峰頂測點位置到參考橢球面間的距離,即「大地高」;另一個是大地水準面到參考橢球面的差距,即「大地水準面差距」或「高程異常」。GNSS測量技術確定「大地高」,重力測量技術確定「高程異常」。

因此,「海拔高」實際就是「大地高」和「高程異常」之差。這就是為什麼用GNSS測量高程時一定要使用重力測量的原因。

作者:孫和平(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王星

相關焦點

  • 【科普知識】為何珠峰新「身高」如此難測? 院士帶你了解「海拔高度」的這些冷知識
    不少公眾也許會問,既然有了全新的GNSS測量,為何還需要傳統的重力測量?珠峰高程測量究竟有多難?不妨讓我們從頭說起。比方說,一塊紀念石碑上刻著珠峰高度8844.43米,這是2005年我國官方發布的「珠峰高度」值。 「高度」是通常的說法,或者是口語的叫法,「高度」的專業稱謂是「高程」,是指地表點沿鉛垂線方向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又稱「海拔高」 或「正高」。這裡有一個「大地水準面」的概念。它指與平均海水面重合,並延伸到大陸內部的水準面。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昨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
  • 一文讀懂珠峰測「身高」:測量工作已完成 珠峰新高度兩三個月後公布
    最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一行人不負眾望,如願站在珠峰最高點,圓滿完成了本次高程測量的登頂任務。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目標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測量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珠峰高度一測再測:多個「身高」背後有何說頭?
  • 為何又要給地球測「身高」——解讀2005珠峰高程測量(圖)
    為何又要給地球測「身高」——解讀2005珠峰高程測量(圖) ,了解到現在準確的海拔高程已經傳遞至6個峰頂交會測量點,登頂測量的準備工作全部完成。  然而,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珠峰高程測量究竟能帶來什麼?記者日前採訪了曾主持1975年珠峰高程計算工作的國家測繪局特邀顧問、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  珠峰高度變化影響生物圈  為什麼要進行珠峰複測,陳俊勇院士打了個比方。他說:「父母要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是理所應當的。
  • 嗷夜|珠峰高度一測再測,多個「身高」背後有啥說頭
    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出發,向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進發。(圖片均來自新華社)測量技術不同珠峰高度差了3米多在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為何還要再次給地球測「身高」?大地測量學家陳俊勇曾打了個比方說,「父母要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是理所應當的。
  • ...珠峰高度為什麼一直在變?從專業角度解讀珠峰新身高地理意義!
    對珠穆朗瑪峰高程的測量是人類認識地球、了解自然的過程,從8848.13米到8844.43米再到8848.86米,對珠峰高程的一次次的追問,是我國測量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的發展史,同時這更是我國一代代測繪人和登山隊員不懈堅持和無私奉獻的奮鬥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珠峰高度如何測量。  8848.86米!12月8日,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
  • 珠峰新身高從青島「量」起 水準原點為何在青島?
    珠峰新身高的發布令人振奮,但鮮為人知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而測量高度的基準,都是來自位於青島觀象山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這處原點就在觀象山公園內一座造型別致的小石屋中,屋內有口旱井,井下鑲嵌著一顆拳頭大小、價值不菲的瑪瑙,點位有18釐米長,這裡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的起算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珠峰「身高」,怎麼測出來的?
    為什麼要在今年重新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時隔十五年,為何我國又對珠峰高度重新測量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峰頂,測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國測量人再次登頂,更新了珠峰的「淨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時隔十五年,中國測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頂,成功獲得珠峰高程測量的最新數據。
  • 珠穆朗瑪峰海拔多少米?珠峰為什麼要重新測身高
    5月6日下午,由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式開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他們從海拔約5300米的珠峰二本營出發,將途經東絨布冰川、中間營地、前進營地,隨後抵達海拔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的一、二、三號營地,最終擇機向珠峰峰頂發起衝擊,正式為珠峰「測身高」。截至5月7日晚,隊員們已行進至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原標題: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 院士詳解:2020年,我們這樣給珠峰測身高!
    在近日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日報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臺、廣州喜揚揚傳媒承辦的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74期《珠峰測量-中國科技「定義」世界新高度》中,徐義剛和2020珠峰測量雪深雷達南方GNSS模塊集成技術負責人、南方測繪集團南方衛星導航副總工程師丁永祥講述了此次珠峰測量的重大意義以及測量過程中運用到的科技力量。
  • 院士詳解:2020年,我們這樣給珠峰測身高
    在近日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日報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臺、廣州喜揚揚傳媒承辦的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74期《珠峰測量-中國科技「定義」世界新高度》中,徐義剛和2020珠峰測量雪深雷達南方GNSS模塊集成技術負責人、南方測繪集團南方衛星導航副總工程師丁永祥講述了此次珠峰測量的重大意義以及測量過程中運用到的科技力量。
  • 遠眺珠峰測高:珠峰高度 八月公布
    傳統測量方法,就是把高程引到珠峰腳下,再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測定珠峰高程;GPS測量,則是將GPS測量設備帶至峰頂直接獲取數據。這兩種方法都需要在進行重力、大氣等多方面的複雜改正計算後,再確定珠峰高程。  2005年中國重測珠峰高程登高測量工作,是今年3月15日正式開始的。據介紹,我國將在對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基礎上確定珠峰精確高程,並有望在8月向全世界公布。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
    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
  •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中國科學家為何再次登上珠峰
    我們在低海拔的地方,在西藏來說是相對低海拔的地區,即海拔5000米以下,你必須適應。你老背著氧氣瓶,哪有那麼多的氧氣供應?5000米以上我們叫特高海拔地區,沒有氧氣就很困難了。  再次測定珠峰「身高」  筆者:珠峰科考在整個青藏高原研究中具有什麼樣的作用?  孫鴻烈:這裡高度達到8000米,因此有很多特殊的東西。從生物學角度我們很有興趣。
  • 給珠峰「量身高」 為何不能用無人機替代人?
    自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出發以來,不少人心存疑問,其中最大的疑問便是:現在科技這麼發達、設備如此先進,為什麼一定需要人攀登上去測量?不可以坐直升機登頂嗎?不是使用測量型無人機嗎?不能通過遙感衛星測量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去看看專家怎麼說。4月30日拍攝的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無人機照片)。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是這樣測出來的!
    你是世界的高度1975年,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上峰頂測出你的冰面高為8848.13米2005年,我們再次登頂識得你的「淨高」——巖面高為8844.43米今天,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你的「新身高」8848.86米!知道嗎?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 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新華社記者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海拔從哪兒算?
  • 珠峰「身高」從黃海測?——專家解讀珠峰測高原理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9日消息,日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公布衝頂隊員名單,何時登頂成輿論關注焦點。為人測身高,從腳量到頭頂即可;為世界最高峰測「身高」,如何確定「頭」和「腳」?如果說登頂測量找到了珠峰的「頭」,那世界最高峰的「腳」又在哪裡?記者近日採訪相關專家,解讀珠峰「身高」測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