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邊緣有紅色物體在上升?國際空間站照片顯示,已超出地球大氣

2020-12-02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以外太空視角來俯視地球,這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除了太空人,一般人只怕很難做到,不過在美國沒有錢擺不平的事情,最近美國對「太空旅遊」發表了最新報價5000萬美元,約等於3.4億人民幣。儘管貴得離譜,但外太空果然不一般,國際空間站捕捉到地球邊緣有「紅色彈簧」在上升。

根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5月10日,當國際空間站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上空路過並向東北方向移動時,發現一群紅色形狀物體出現在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之間的強大雷暴頂部,存在時間極短。說時遲那時快,這短暫畫面被國際空間站上間隔拍攝相機捕捉到。

有人將這紅色形狀物體稱之為「紅色彈簧」,事實上「紅色彈簧」是一種自然現象,科學中早就給出了說法,並給它取了個名字「紅色精靈」,意思是它跟精靈一般神秘莫測。根據美國宇航局說法,這張照片顯示了精確高度,從雷電一直到達地球表面100公裡高度被綠白色雷電覆蓋。

而紅色精靈則出現在綠白色光芒上面,這意味它已超出地球大氣層,觸及到太空邊緣,與極光,流星和夜光雲一起都屬於太空天氣現象。不過紅色精靈現象對科學家來說,仍存在很多不解的地方,因為最新研究發現,紅色精靈現象與宇宙射線強弱也有關係。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宇宙射線可能會增加觸發紅色精靈電離「火花」的可能性,當太陽能量處在最小值時期時,太陽磁場就會減弱,那麼來自深空的宇宙射線比平常更多地穿透地球大氣,紅色精靈現象頻次就會增加,尺寸也會增大。因此紅色精靈並不是一種與雷電相伴的簡單現象。

此外,這張來自國際空間站的照片還顯示其它景觀,淡綠色的大氣邊緣,漆黑的外太空,白色的點點星光,還有地球地面比星光還明亮的照明燈光,以這個角度看地球真的是太美了,估計看多久都不會累。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地球各地
    截至今天,通過國際空間站,人類已在宇宙的持續生存了18年171天。((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STS-121/發現號太空梭/國際空間站) 休眠和活動的火山揭示了我們星球的盛行風。 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不僅使噴發的火山變黑,也使附近的山變黑。在國際空間站可以看到休眠和活火山,例如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非常令人信服。
  • 2018年太空月食照片!太空人在太空拍下令人窒息的血月照片
    上個月的月全食讓地球上的觀眾眼花繚亂,但是從太空看月全食是什麼樣子呢?這是太空人拍攝到的最神奇的血月照片。國際空間站(ISS)上的太空人可能是觀看7月27日月食的最佳地點。在地球上,當月亮穿過地球的陰影並呈現出深紅色時,它似乎變暗了。
  • 地球大氣層邊緣出現神秘閃光!已超出物理學範疇,究竟是為何?
    雖然人類現在對地球的了解有很多,但是地球上還有很多非常奇怪的現象,令人們費解,連科學家都解釋不了。最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布了消息,俄洛蒙諾索夫天文衛星在大氣層邊緣發現了神秘的閃光。地球大氣層邊緣出現神秘閃光,已超出物理學範疇,究竟是為何?
  • 太空的邊緣離地球只有12英裡?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它可能就在離地球50英裡的地方——就在這張照片中藍色變成黑色的地方。圖片:NASA麥克道爾是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其新論文將刊登在《宇航學報》上:關於大氣的邊緣和太空的起源爭論早於第一個人造衛星的發射。最被廣泛接受的邊界是所謂的卡門線,現在通常定義為離地球100公裡(62英裡)的高度。
  • 地球和太空中旋轉星光的科學原理
    下圖左這張照片我們基本上都見過,是很經典的一張照片,那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太空飛行器是什麼外觀呢?就是下圖右!讓我們先看看國際空間站是怎樣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跟地球所有的衛星一樣,國際空間站在離地球表面只有400多公裡的地方繞著一個近乎完美的圓形軌道運行。
  • 國際空間站發現「紅色精靈」,已捕獲約70個!常雷暴天出現
    > 這種現象確實在地球表面上空是很難看到,只有在國際空間站或比較特殊設備觀察比較容易,雖然形成的條件也非常苛刻,但依然是正常的自然現象。這次的拍攝是來自國際空間站沖天爐天文臺拍攝的。 根據歐洲宇航局(ESA)指出,如果我們看到了這種「紅色精靈」不要感覺到奇怪,因為這不是幻覺,而是自然變化產生的,並且大多數都是在「雷暴天氣」之中出現,通常是形成於天空60至80公裡的區間。
  • 太空垃圾有多可怕?一個油桶大小的碎片,能使得國際空間站癱瘓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地球軌道上最大的空間平臺,它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它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
  • NASA照片顯示:太空梭附近出現了「發光物體」
    雖然不是第一個把人類帶入太空,但是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研究遠超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我不是崇洋媚外,這是事實,你所看到的太空照片有幾張不是人家拍的,在太空領域美國還是早早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當然,這也給無事生非的人帶來了可乘之機,尋找外星生命的專家們分析了NASA拍攝的老照片,認為他們在奮進號太空梭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個不明飛行物。奮進號太空梭是NASA的退役軌道飛行器項目,從1992年運行到2011年。該計劃是建設國際空間站(ISS)的關鍵,但也許沒有什麼比可能在火箭附近發現不明飛行物對地球的影響更重要的了。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11月2日是第一批太空人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20周年的紀念日。從那時起,這座近地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設施就一直有人類居住。  在太空環境下連續運行20年,使國際空間站成為了解地球以外人類如何生活的理想「自然實驗室」。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11月2日是第一批太空人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20周年的紀念日。從那時起,這座近地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設施就一直有人類居住。在太空環境下連續運行20年,使國際空間站成為了解地球以外人類如何生活的理想「自然實驗室」。
  • 20張照片看地球
    NASA剛剛發布了2020年太空人最喜歡的20張地球照片。在國際空間站上生活工作的太空人們每年都會為地球拍攝數千張照片,從加拿大渥太華的緋色秋日到西澳的晨昏線,這些照片捕捉了地球的自然之美,也讓我們得窺太空視角的母星地球。古巴和巴哈馬加勒比海和大西洋的多色調水域勾勒出古巴和巴哈馬的身形。
  • 用太空垃圾代替國際空間站,繼續空間站的任務?美國人腦洞真大
    如今在太空中,人類、物品的運輸與微重力下的科學研究變得越來越頻繁。在這個時代下,空間站有了更重要的作用。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工作壽命為15~20年,自2000年至今已達到極限。近年來空間站故障頻發,甚至於前不久的12月19日,據俄羅斯稱空間站再次漏氣。國際空間站已達到退休的邊緣。要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國際空間站成功躲避太空垃圾[組圖]
    3月10日一名太空人拍攝的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3月10日,美國太空人邁克·芬克在艙外維護國際空間站。新華社/法新 新華網莫斯科3月12日電(記者聶雲鵬)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12日宣布,國際空間站當天晚間成功躲避了太空垃圾。
  • 國際空間站實驗顯示 微生物太空冶金邁出一大步
    國際空間站一項實驗顯示,可在微重力環境下利用微生物開展太空冶金,提取稀土元素等礦物質。未來,這項技術獎為人類定居其他星球提供技術支持。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英國《泰晤士報》11日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把18個微生物冶金「迷你反應器」送往國際空間站
  • 一個凸起狀白色物漂浮低地球軌道,國際空間站相機拍到
    作為剛剛才掌握航天技術的人類,對離地球較近的幾顆星球進行了探索,38.4萬公裡外的地球衛星月球,與地球軌道相隔數千公裡的紅色星球,還有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然而至今也沒發現跟生命相關的任何痕跡,由於科學家在尋找地外生命方面進展,這讓不少人失望之極:或許在整個宇宙中,只有行星地球才孕育出了生命和高智慧生命,其他的所有行星都是一顆死寂星球。
  • NEOWISE彗星在國際空間站拍攝的精彩照片中閃耀
    太空人們在本周末觀看了一場令人驚嘆的自然光秀彗星,這也讓地球上的天文愛好者眼花繚亂。那個裸奔者,叫做NEOWISE彗星或C/2020 F3,於三月底首次出現。那時,我們天空中的冰團相當模糊,天文學家不確定這種情況會不會改變。
  • 國際空間站已運行20載,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已運行20載,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   人類對於宇宙的觀測雖有數千年的歷史,但直到 20 世紀,人類才開發出了進入太空的航空技術。
  • 一名太空人從國際空間站拍攝了「血月」,他的照片令人難以忘懷
    太空中的一名太空人拍攝了星期五月全食的 令人難以忘懷的照片,因為它的橙紅色令人毛骨悚然 ,也被稱為 血月 。地球物理學家和太空飛行老兵德國太空人亞歷山大·格斯特在進入軌道的短時間內,他完成了一些令人驚嘆的地球和月球攝影。
  • 太空照片揭示馬爾地夫正受海平面上升威脅(圖)
    本圖可以生動地說明,馬爾地夫共和國是受到海面平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這是9月7日在馬爾地夫上空拍攝到的一個旅遊島。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近期拍攝了馬爾地夫群島馬累環礁的一張特寫照片,照片生動地說明馬爾地夫共和國是受到海面平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這張由太空人所拍攝的照片是馬爾地夫列島無數環礁之一的特寫。馬爾地夫是亞洲的一個島國,位於印度西南的印度洋中,由26個環礁組成。26個環礁形成了一個南北方向延伸的鏈狀,南北長約900公裡。
  • 太空空間站是如何避免太空垃圾攻擊的?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鵬楊科普,從人類航天起步以來,已經有超過9000顆衛星發射入軌,隨著近年來發射頻率爆炸性的增長,太空也變得越來越擁擠,除了目前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地球周圍還漂浮著大約1億塊太空垃圾,其中絕大多數都小得無法追蹤,那麼太空中一個小小的物體會給太空飛行器帶來多大危害呢?我們又是如何保護國際空間站免受其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