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10點,中央軍委頒授「八一勳章」和授予榮譽稱號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八一勳章」獲得者頒授勳章和證書,向獲得榮譽稱號的單位頒授獎旗。
▲上圖為八一勳章。下圖為八一勳章證書。新華社發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籤署命令,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建立卓越功勳的原91708部隊副部隊長麥賢得、海軍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主任馬偉明、空軍指揮學院原訓練部副部長李中華、96722部隊71分隊班長王忠心、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景海鵬、原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正軍職常任委員程開甲、山東省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韋昌進、武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隊某支隊支隊長王剛、原81032部隊副軍職調研員冷鵬飛、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普洱市支隊支隊長印春榮等同志「八一勳章」。
其中有一位「八一勳章」獲得者——程開甲,引起政在協商(cppcc_china)的注意。記者梳理發現,程開甲與政協淵源匪淺。1953年,他加入九三學社。1964年起,被推選為第三屆、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熟悉的人知道他是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正軍職常任委員、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人們尊稱他為「核司令」,出生於1918年的程開甲,如今已近百歲高齡。
「八一勳章」獲得者之一——原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正軍職常任委員程開甲,是忠誠奉獻、科技報國的「兩彈一星」元勳(7月27日攝)。
他更知名的身份,則是中國「核司令」,「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
從1963年起,他踏入「死亡之海」羅布泊,在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參與主持決策了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增強型原子彈、兩彈結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豎井試驗在內的多種試驗方式30多次核試驗任務。
他隱姓埋名近40年,直到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才從幕後走向臺前。
2013年時,程開甲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年已95歲。老人說:「我做的一切都和祖國聯繫在一起!」
直到今天,走過近一個世紀風雨的老人,仍舊不忘初心。近日《人民日報》刊發的一篇文章中,他這樣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
「在我近百歲的人生裡,走過了70多年的科研創新路,因此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述很有感觸。我體會到,只有創新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創新的實踐才能培養出真正有用的人才,才能實現夢想。過去是、現在是,永遠都是不破的真理。」
為這位世紀老人和其他9位「八一勳章」獲得者點讚,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關於「八一勳章」,你了解多少?
八一勳章,是由中央軍委決定、中央軍委主席籤發證書並頒授的軍隊最高榮譽,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建立卓越功勳的軍隊人員。一般每五年授予一次。 2017年6月,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中國軍隊新設立「八一勳章」,並組織開展首次評選。
根據中央軍委批准的評選頒授方案,「八一勳章」評選條件有四項: 第一,信念堅定,對黨絕對忠誠,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牢固,堅決維護權威、維護核心、維護和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第二,實績優異,聚焦聚力練兵備戰,忠實履行使命職責,在促進戰鬥力生成提高、完成作戰等重大任務、推進科技興軍、推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作出傑出貢獻,建立卓越功勳,是本系統本行業的標杆; 第三,作風過硬,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自覺實踐「三嚴三實」和「四鐵」要求,忠誠、乾淨、擔當,始終保持「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良好形象,特別是在廉潔自律方面要非常過硬; 第四,群眾公認,在部隊官兵中具有很高威信,在軍內外享有高度讚譽、產生重大影響,堪稱忠誠踐行強軍目標的時代楷模。頒授對象原則上應獲得過一等功以上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