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江區土博鎮和宜州交界的山旮旯裡,有一個村子叫世界村。初聽起來可能感到滑稽可笑,可是聽老人們講起它的來歷,卻很有趣。
傳說不知是哪個年代了,一天夜晚,村裡突然有一頭牛被盜走了,被偷牛的人家哭天喊地,村裡的人到處去找也找不到。為了安全起見,人們馬上架起衝牆桶,在村周圍衝起圍牆,但沒過幾天,土匪挖開了牆洞,又把一頭牛給偷走了。人們一邊求天拜菩薩,一邊把狀告到縣府衙門,也沒有把牛找回來。大家只好上山去割艾草,拿回來捆成一筒一筒的,晚上點燃驅蚊子,通宵達旦守侯在牛欄邊不睡覺。這樣一來,守夜的人個個兩眼紅腫,筋疲力盡,走起路來像個醉漢,搖搖晃晃,沒精打採的。村裡有個老漢見狀,疼在心裡,計湧心上,就對大家說:「我有個好主意,哪怕牛走到天涯海角都能找到……」
老人叫人們帶柴刀到村後的竹林裡,砍下一根根手臂粗的竹子,鋸成一節節尺把長的竹筒,回家後,叫大家用錐子在竹筒底下鑽一個個小孔。到了晚上,叫大家用石灰粉灌滿每節竹筒,然後把竹筒綁牢在每頭牛的大腿上,全部綁好後就吩咐大家回去睡覺。可是,天剛亮,又有人撲在牛欄邊錘胸頓足哭喊著:「天啊,牛又挨偷了!這回去哪裡找啊……」 老人聞訊趕到牛欄邊,只見他彎著腰,蹲下身子,這裡看看,那裡瞄瞄,一下又趴在地上,像尋找什麼東西。突然他將大腿一拍,招呼大家過來,指著地面說:「你們看看,這是有什麼?大家彎下身子,仔細一看:是一條鞋底線細的石灰印子。這時,村民立馬拿起扁擔、糞叉、棍棒等,順著這條帶著石灰印子去攆。最後,在一個山洞裡將土匪抓獲,找回了牛。
從那以後,牛再也不被偷了,遠近的村民都有知道這個村有個足智多謀、本事大的老人,他的名聲越傳越遠,傳遍天下,聞名世界,遠近的群眾就把這位老人叫做「佬些該」(壯語,意思是世界老人),把這個村叫做「板些該」(壯語,意思是世界村)。
來源:據《土博史話》整理,文字稍有改動,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