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年是365天,是個時間單位。但說到光年,可能有一部份人不清楚了,還以為是多少年。這裡科普一下,光年不是時間單位,是個距離單位!光年是天文學上計量天體時空距離的單位。一光年,就是以光速在宇宙真空中直線傳播一年時間的距離!
在天文學,科學家一般用秒差距或者天文單位來描述,秒差距是一個很常用的單位,一秒差距相等於3.26光年,一個天文單位為地日的平均距離,約為149,597,870千米。因此一光年也等於63,240天文單位。
一光年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和月球距離的2500萬倍,太陽和地球距離的6.3萬倍,一光年的距離可以並排放下7.4億個地球,680萬個太陽。
如果坐飛機穿越這麼距離的話,需要多長時間呢?常見的客機時速大約是每小時885千米,以這樣的速度飛1光年需要1220330年。如果乘坐太空梭,可以達到每小時11260千米的時速。那麼假設讓一個人去走完1光年,這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在正常情況下,人走路的平均速度是一秒走1.1米,1小時差不多可以走4公裡。人要走完9萬4千6百億公裡,大概就需要2萬4千億個小時,差不多得2億7千年才能走完1光年,當然,這在實際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可在宇宙尺度上來看,1光年又顯得很渺小。1光年差不多就能走出太陽系,但是1光年對人類來說已是如此遙遠。
在太陽系外,是十分遼闊浩瀚的星際空間,即使是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都至少需要4.2光年才能到達,而銀河系中各個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都有數光年。
在銀河系外,各個星系之間的距離則可達數十萬光年,這都是常見的情況。如此浩瀚的宇宙空間,人類還能夠去實現星際旅行嗎?
目前人造的飛得最快的物體是美國於1970年發射的探路者二號探測器,其飛越1光年也要用4000年的時間。倘若放在古代,那真是「異想天開」的事情,但現在人類已經做到了。不過,這離人類要實現的星際旅行還是很遙遠的距離。
儘管如此,星際旅行還是有可能實現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指出,飛行速度越快,時間過得越慢;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流逝速率越接近於零。
另一方面,廣義相對論指出,蟲洞是可以連接宇宙裡兩個實際上距離十分遠的地方。因此,通過亞光速飛行,或者蟲洞,星際旅行不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人體冷凍技術逐漸浮出水面。在未來,人類是有可能會實現星際旅行的。將理論變成實踐,就需要人類進一步的努力了。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光年光年,說的是時間單位,因為有一個「年」字。長大了才知道,合著這是個距離單位。但是後來,當我知道目前人類探索到的最遙遠的星體,是距離地球150億光年。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星體正好是15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時誕生的,那麼,人類看到的就是這個星體剛剛誕生時發出的光。150億年前的事情,我們現在才看到,那這麼算起來,光年不僅是距離單位,更是時間單位了呀,哈哈哈哈哈哈。
嗯哈~我也開始抖抖抖起來了
先neng一個號試試
搜索: GoyeChina 或 洩密食堂
公眾號:GoyeChina
【洩密食堂】主持人龍大姐,熱衷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Go野是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之一!酒足飯飽,茶餘飯後,向世界傳遞最性感的虛情假意
關注二維碼,來彈我JJ
歷史很騷,它比小說可要精彩多了
有些人在評論中胡說八道
明顯有悖於正能量的積極傳播
我受夠了,暫停開放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