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有不行一光年這種話題?種花家剛看到這個標題時候也著實有些詫異,一般以步行計的距離大都以千米計,最多也不超過數十千米,如果間斷步行的話也能難以超過數千公裡,這一光步行要多久呢?
一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離,光速是一個常數,即:299792458米/秒,那麼想當然乘以一年的時間即可,但多久是一年呢?我們一般以儒略年來計算光速!
儒略年是一個天文學中的時間測量單位,定義的數值是365.25天,每天的時間為86400秒,那麼一個儒略年的時間為31,557,600秒,這是西方社會習慣使用的儒略曆中年的平均時間,它並沒有對應的特定日期,與任何其他年曆都沒有關係。
一光年=299792458米/秒×31,557,600=9460730472580800米
也就是:9.46×10^12千米!
基本上需要用指數來計數大都是天文數字了!這個距離要步行絕對是夠嗆!
普通人步行速度大約5千米/小時左右,那麼走一光年大約需要215998412.616年。
即:2.16億年!
這是不停步行的結果,如果每天休息八小時的話大約需要3億年!
如果每天要吃1千克糧食,1千克飲水,那麼需要236518261.8噸補給
大約是2365萬噸補給,不知道需要多大一個團隊在做後勤,而且每個人走80年的話需要400萬代人來完成這個任務。
方法倒是有一個,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實現!
愛因斯坦在1916年發表廣義相對論,其中有一個幾乎「萬能」的引力場方程,這是一個二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不同的條件與尺度下會有不同的結果,當年史瓦希就一戰戰場上從引力場方程中解出了嚴格解,這就是大家熟知的黑洞!
1922年弗裡德曼假設宇宙物質均勻分布,從引力場方程中解出了宇宙的形狀,他發現大部分情況下都宇宙都是膨脹的,而勒梅特去得了同樣的結果,1929年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繼而天文界提出了宇宙大爆炸說!
1948年伽莫夫推測了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原初物質聚變過程,他的同事則推算出了大爆炸的背景輻射約5K,果然在1964年觀測到了微波背景輻射為3K.......
廣義相對論是個金礦,從中能推導出什麼結果,完全取決於你想幹什麼!
這個金礦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
其實這個概念最早在1916年就已經由路德維希·弗萊姆提出了,1930年左右時愛因斯坦和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黑洞與白洞通過蟲洞連接,認為可以透過蟲洞做瞬間的空間移動,或者時間旅行!當然到現在為止也沒有觀測到這樣的結構存在過!
而黑洞則有另一個特性,即鏡像宇宙解,早期愛因斯坦對它的嗤之以鼻!因此曾經天文學家就認為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個數學技倆而已,但1963年時紐西蘭的數學家羅伊·克爾的研究發現,黑洞並不只有史瓦希解出的靜態黑洞,而都會存在旋轉,坍縮保留了角動量,因此不會形成奇點,而是一個奇環,重力場並不會無限大,因此從理論上看飛船可以穿過這個重力場到達另一個宇宙。
理論上是可行了,但事實上最近的黑洞都在2800光年外,就像我們要過一條河,卻發現所有的造船工具與材料都在對岸!這是在有些尷尬。
《星際之門-宇宙》中的星門無疑就是最好的案例,但很可惜它只是停留在科幻片中,而且沒有交代任何製造星門的方式,因為一開始它就存在了,而且據說跟亞特蘭蒂斯有關係,或者跟宇宙中的上古文明有關係,比如命運號的來歷就很可疑!基地被攻擊,教授帶著一幫老小隨機撥通了一個地址,結果到了命運號上!
而且這是一艘航向宇宙盡頭的飛船,上面沒有一個生命物種,似乎是一艘被遺棄的飛船,但上面的補給應有盡有,而且一路上設置了多個星門可以補充物資!最後居然還有一種超喪的技術,通訊石,可以通過它交換意識,結果就是帶著別人的身體去看望自己的老婆,還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件,是在是太有意思了,各位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也算是比較硬核的科幻劇,可惜爛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