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門傳統手工技藝的背後,都閃現著手工藝人的心血與智慧;每一個精美絕倫的瞬間都凝聚著歲月與人生生的坎坷滄桑。尋找最東方千名手藝人,續一段時光在此傳揚。
以物動人· 以手言心
日月星辰,
是人類遙望宇宙時永恆的暢想。
然而回到現實,
我們偶爾興奮地抬頭仰望時,
很大概率上看到的只是高樓窗戶裡點亮的燈光。
正因為「臥看牽牛織女星」變得越來越珍貴,
所以「星空攝影師」滿世界追著天象拍星星,
才更加讓人無比羨慕和好奇。
他可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看北極光
在絲綢之路玉門關上看冬季銀河拱橋
在西子湖畔看中秋滿月緩緩落在雷峰塔尖
在雲南昭通看金星
在南太平洋復活節島看250萬光年外的仙女星
在喜馬拉雅山脈裡看最清澈的繁星掛空
就算是在車水馬龍水洩不通的北京,
也依然能找到一處淨地,
等到聖誕夜晚的浪漫星空。
11年前,
在貴陽梵淨山旅遊時,
22歲的戴建峰登上山頂,
抬頭望著藍色幕布下的熠熠星光,
瞬間就被眼前的自然景象打動了。
而這,
也成為了他漫漫「追星」路的一次起點。
再回想那個讓他決意出發的夜晚時,
戴建峰說:
那種感覺,就好像一瞬間被什麼東西擊中了,
想把這美好的一幕記錄下來。
其實戴建峰原本的工作是和汽車工程相關,
而星空攝影這件事,
除了對攝影本身有著技能和審美要求之外,
還必須要熟知各種專業的天文學知識,
比如包括但不限於
氣象、天體運行規律、天象觀測等等。
起初戴建峰只是在業餘時間,
跟著一些及時的天文信息報導去拍攝,
後來越來越為星空攝影著迷,
加之感到需要花在專業學習上的時間完全不夠用,
索性就辭掉了工作,
一心去當攝影師了。
與滿船星辰為伴,
和月升月落同行,
這個自帶浪漫光環的自由事業,
背後卻是無數次負重探險的艱辛。
天文攝影大多數時候都需要去一些人煙稀少,
甚至是人跡罕至的地方,
畢竟最乾淨無汙染的天空下,
才能看到更清晰的星象軌跡。
他曾在拍攝中掉進過冰河,
還曾被9條狗圍追過。
後來同行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戴建峰和攝友們也都儘量優先選擇去那些
開車就能去到的地方拍攝。
並且,
從去年開始,戴建峰還開始嘗試做了觀星直播,
超過千萬的網友對著星辰在線雲許願。
和過去自己一個人站在夜空下看星星相比,
這樣的體驗也讓他覺得一直以來的這份堅持,
沒有那麼孤單了。
應該也有很多人,
是在戴建峰的直播鏡頭裡,
才有機會第一次見到阿拉善遺址上的星軌運動
天壇前的鬥轉星移
麗江上空的獵戶座大星雲M42
完整清晰的「天狗食月」軌跡
「讓更多人看到祖國的名川大山
在夜空下的獨特美景」
成為戴建峰在新徵途上的期待。
去年,
戴建峰在微博更新了自己對新年和未來的期許:
32歲了,追星的第十個年頭,
我想,
我還是和2011年第一次看星空時的我一樣。
走出半生,仍是少年。
億萬星河遙雖遙不可及,
但卻讓跋山涉水的追星人,
每一次抬頭都有夢可做。
圖片素材:
微博@Jeff的星空之旅
圖片經作者授權發布